
扑动及纤颤PPT课件.ppt
24页扑动与颤动扑动与颤动扑动与颤动扑动与颤动定义:心房与心室的自主性异位心律的频率超过了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节律规则而匀齐节律规则而匀齐 •芊颤:快速且极不规则快速且极不规则•二、机制:二、机制:• 在易损期,心肌的复极极不均匀,兴奋性和在易损期,心肌的复极极不均匀,兴奋性和传导速度显著不一致,在此期若给予较强的刺激传导速度显著不一致,在此期若给予较强的刺激极易诱发一连串的反复激动极易诱发一连串的反复激动 • 目前认为,折返激动是形成扑动和颤动的主目前认为,折返激动是形成扑动和颤动的主要机制扑动与颤动示意图扑动与颤动示意图心房扑动•一.形成机理: 房内大折返环激动•二.特点:ü短阵发性ü自动转为房颤,或恢复窦性三.EKG特征:无典型P波,表现为F波,可以不同比率下传心室四.意义: 器质性心脏病、甲亢心房扑动(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机制机制•主要由心主要由心房内大折房内大折返所致返所致•缓慢传导缓慢传导区区心房扑动房房 颤颤•机制机制::心房内小折返激动心房内小折返激动•心电图心电图::体表心电图没有P波;体表心电图没有P波;QRS波群波群间距绝对不规则。
间距绝对不规则•临床听诊临床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不齐;脉搏短绌症状及体征•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可达100-160次min•当心室率不太快时——患者无明显不适•当心室率过快时——则有心悸、头晕、胸闷、气急等•使心房输出量降低30%,常可发生心功能不全慢性心房颤动时,房内常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常可引起动脉血栓房颤病因房颤病因•器质性心脏病器质性心脏病::–风心病风心病–高血压高血压–冠心病冠心病–甲亢甲亢–其他其他•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器质性心脏病:特发性(孤立)房颤:特发性(孤立)房颤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策略不同类型房颤的治疗策略•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1月内):月内):–发作时控制室率或应用复律药发作时控制室率或应用复律药–发作频繁者,在间歇期使用作用心房的复律药发作频繁者,在间歇期使用作用心房的复律药•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1-6月):月):–转复窦律、维持窦律转复窦律、维持窦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永久性房颤(永久性房颤(6月以上):月以上):–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预防血栓形成治 疗•1,药物转复•2,射频消融术•3,抗房颤起搏器及植入型心房除颤器•4,直流颠复律•5,控制心室率•6,抗栓治疗1,戒烟限酒,茶、可乐、咖啡。
2,谨慎应用含有刺激性成份的药物3,保持情绪稳定,精神放松4,保持身体健康,预防感冒,同时避免血栓脱落5,房颤病人术后需按时用药,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需注意预防各种诱发出血风险的情况房颤护理措施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形成机理:形成机理: 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心室扑动心室扑动 特征:匀齐而连续的宽大心室扑动波,特征:匀齐而连续的宽大心室扑动波, QRS-T无法辨认无法辨认 频率为频率为180~~250次次/分心室颤动心室颤动 特征:特征:QRS-T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节律不消失,代之以大小形状节律不 一的心室颤动波一的心室颤动波 频率为频率为250--500次次/分分 意义:冠心、意义:冠心、IIIAVB、、洋地黄中毒、电解质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室 扑室 颤室扑、心脏停搏、室颤室颤的急救护理室颤的急救护理•1心电监护的观察•2 病情观察 •3 特殊用药护理 •4 心理护理 室颤的护理.docICU护士护士•1有条不紊•2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3熟练的专业知识•3正确的急救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