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17页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第一中学八上期中物理试卷1.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A. dB B. s C. m/s D. cm 2. (2022·广州市越秀区·期末) 2022 年 4 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3.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4.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下图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如图所示,透过树丛的光束B.如图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如图所示,雨后天晴,挂在天空的彩虹D.如图所示,把平面镜按一定规律排列,汇聚太阳光的塔式太阳能电站5.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如图所示是的登陆界面,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可以6.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陕西许多路口安装有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出声音的高低辨别方向。
其中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振幅 D.响度7.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8.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9.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发生镜面反射 D.南普陀寺内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10.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如图所示,三角梅是厦门市的市花,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三角梅有各种颜色,在太阳下我们能看到红色三角梅是因为它 A.发出的光是红色的 B.通过的光是红色的 C.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D.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11.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6 s 内通过的路程是 12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 1 s 的速度是 12 m/s B.第 5 s 的速度是 2 m/s C.前 2 s 的速度是 6 m/s D.后 3 s 的速度是 4 m/s 12.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饼形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垂直通过玻璃砖后将 A.被发散 B.被会聚 C.还是平行光 D.无法判断13.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4.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若要使距透镜 20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实像,则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 5 cm B. 10 cm C. 15 cm D. 20 cm 15.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小明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 v-t 图象,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 8:23 B.在 8:23∼8:27 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 8:27 汽车突然开始加速 D.在 8:20∼8:30 时间段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 60 km/h 16.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 a 、 b 、 c 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 a 车以速度 v 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 车以速度 v 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 v;c 车也以速度 v 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 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 ta 、 tb 和 t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ta=tb=tc B. ta
19.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 形成的20.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为了不影响小晶写作业,客厅里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把音量调得很低,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音量低是指声音的 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1.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如图所示,是光射到水和空气两种物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图中入射光线是 (选填 L1 、 L2 或 L3),折射角是 度22.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我校的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线照在池壁上,在 S 点形成一光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 a 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光斑的位置在 P 点,如果 水面上升至 b 位置时,人看到的亮斑的位置在 Q 点,则 P 点在 S 点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Q 点在 S 点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23.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O 为光心,F 为焦点)24.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5.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如图所示,几只小鸟在树上“歌唱”,听觉良好的小馨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唱”;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的夹层内几平抽真),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的“歌唱”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小馨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唱”;(2)小馨夜晚站在窗前向外看去,顿时理解了为什么小汽车夜晚行车时驾驶舱内不开灯,请你也解释一下26.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指出图甲中使用刻度尺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中,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27.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要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1) 本实验的原理是: 。
2) 实验器材除停表、斜面、金属片、小车外,还需 3) 小车在整段路上做 运动选:匀速或变速)(4) 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 28.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小华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 如图所示,小华将呈现反射光线的可折叠的光屏向后折,可折叠的光屏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2) 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 AO 与 ON 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同组的小鹭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华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理由是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60∘60∘ (3) 在图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 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 OA 射出,这说明 29.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小明和小刚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 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这样选择的目的是:① ,② 。
2) 点燃蜡烛 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 A 的像,把与 A 完全相同的蜡烛 B 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 B 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3)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说成的像是 像4) 小明做完此次实验后便得出了结论,但小刚建议还要再多做几次实验,这是因为 5) 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 关系30. (2022·厦门市思明区·期中)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现律”的实验1) 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据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 有什么关系?(2) 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 cm3) 实验前,应先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 4) 实验过程中,若固定蜡烛与凸透镜,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若固定蜡烛与光屏,无论怎么移动透镜,屏上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5) 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 50 cm 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 10 cm 处,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虚”或“实”)像。
6) 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与物距 u 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当 u>2f 时,物体移动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