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doc
4页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二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周娟单 位库尔勒市托布力其乡学校课题名称窗前的气球学情分析分析要点: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短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认识文中“科、亚、呆”等7个字,会写“周、床”等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话; 2、指导体会人物感情变化,感情流利朗读课文; 3、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感情,珍惜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八个汉字,指导学生写好半包围的汉字; 2、体会课文人物的情绪变化,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并能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生交流:老师出示两只气球(笑脸图案的和没有图案的)你喜欢哪个气球?为什么? 2)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这只气球(笑脸图案)气球的故事,老师板书:22《窗前的气球》 想知道这个红气球的故事吗?想知道“窗前的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文章注音的汉字读准 2、读完了课文,课文是哪一只气球呢?气球是用来干什么的? 三、自主识字 1、看来同学们课文读得还不错,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 (板书生字:科、亚,学生读) 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课文写了科利亚的什么事? 2、出示其他五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张 病 床 户 角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教师正音 3、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同伴之间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自编识记的“儿歌”等) 4、组词练习:给这些字找些好朋友吗? 在课文中找、在生活中找…… 四、流利朗读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把“拦路虎”给去掉了,再来读课文 1、由朗读文章,把语句读通、读顺 2、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看看谁读得好,哪儿读的好? 设计意图: 再读课文:读通、读顺并通过评价、交流方式吸取、学习他人的优点 第二课时 一、交流感悟,感情朗读 1、科利亚怎么啦?从什么地方知道科利亚生病了? 读课文的一段,结合现实说说什么是“传染病”。
如流感) 2、生病住院后的科利亚怎么啦?从哪儿看出来的? 用笔划出有关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人物的内心感情如:静静得、呆呆地,真没意思 (课件出示:科利亚望着窗外的天空)结合课文,说出科利亚此时的心情孤独无聊的科利亚离开爸爸妈妈,离开他的伙伴,他觉得真没意思,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出科利亚的心情呢?(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课件演示:窗外带有可爱笑脸的红气球上下飘动 正在科利亚感到无聊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气球上有什么?用“可爱的……”说话 看到气球在你的窗前飘动,你想知道什么?如:红气球怎么会在窗前飘动呢?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上面还有一个小孩的笑脸呢? 读3到5自然段,讨论解决刚才的疑问?(生读书) 4、科利亚开心吗?读科利亚高兴的句子他为什么笑呢?用“高兴得……”说话 如果你是米沙,你还会怎么做呢?说说你这么做的理由学生交流) 5、大家各种想法都是为了让科利亚开心,谁能用刚才的体会读读课文3~5段朗读时,把自己当作科利亚,看看怎样读? 小结:科利亚虽然病了,但是有了同学们的关心,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重新回到学校和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让我们带着这份真诚,有感情的齐读课文吧!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词语开火车认读。
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那这个字怎么记住的?老师板书“病” 我们要学习一个新偏旁,这叫“病字旁”,看老师写(师边写边说):一点居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一点低着头,一提向上方 3、出现本课几个字半包围结构的字“户、角、床、周、病”,交流识记; 4、指导书写:教师用视频展台在田字格中示范汉字的书写,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才把字写好 5、学生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出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如:上包下的字,在书写是,被包围的部分一定不能超出“包围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比较、观察,正确书写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复述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听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板书设计22 * 《窗前的气球》米沙 科利亚看望同学静静地 呆呆地可爱的……高兴的……作业或预习1.写课后的生字,一个一行2.给父母熟读课文3.预习下一课自我评价1、读文章,主要是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读出自己感受因此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品”和“评”,品是感悟,评是议论,只有通过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真正的理解,才能读好文章。
2、读好的文章,犹如一次人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思想内涵,用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就是我们所提到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