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无为县襄安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定向练习(人教版).docx
8页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定向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者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传播方向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5、 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所以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 大于34米 B. 大于17米 C. 等于34米 D. 等于17米 6、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7、在农村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8、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信息2 :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请综合1 、2 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快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10、下列事例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A.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B.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C.超声波液位计工作时发出超声波,采用非接触的测量,能测量各种液体和固体物料高度D.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11、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12、蜜蜂采蜜前,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440Hz,采蜜归来,翅膀上沾上了花粉、花蜜,平均振动频率为30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很准确地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的,还是采蜜归来的。
养蜂人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A、飞的高低不同 B、飞行声音的音调不同 C、飞行声音的响度不同 D、飞行方向不同1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5、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在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接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2、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3、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 ;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 ,例如: 4、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5,这个数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5、张华家所在的住宅区靠近高速公路,在调查了本社区噪声污染情况后,大军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以下建议:(1)在社区中植树、种草;(2)向社区中的每位居民发放耳塞;(3)在高速公路与住宅区间建隔音墙;(4)为高速公路旁的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5)制定相关的法律或规定你认为这些建议中,能有效降低噪声污染的是______(填写序号)6、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传播到学生的耳朵.7、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做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公路两侧种有许多树,这是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8、有以下事实:①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②渔民利用声呐发现鱼群;③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病情;④科学考察能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由以上事实,可知:(1)其中靠声音传播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2)可以得出的一个共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9、声音的高低叫 ,它跟声源振动的 有关10、在物理学中,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 ,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称为 ;即使是高低、大小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就是 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在人与山崖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在人与山崖之间拉响汽笛时,人先看见汽笛冒出的烟,1s后听到汽笛声,又经过2.5s听到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人与山崖距离多远?2、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3)若此路段限速为12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3、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
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14,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四、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①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②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有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尽管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是: 3)王明、李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王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铃声越来越 。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提出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王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C重敲一下后,鼓面振动振幅变大,响度增加2、答案: A3、答案:D4、答案: B5、答案:B 6、答案: C7、答案:C8、答案:C9、答案:C 10、答案: C11、答案:D12、答案: B13、答案: B14、答案:C15、答案: A二、填空题1、答案: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答案: 20Hz到20000Hz 频率3、答案: 能量 信息 B超等 4、答案:声音的响度是65dB增大5、答案:⑴、⑶、⑷、⑸6、答案:振动;空气7、答案:无规则振动时 传播过程中8、答案:(1)③ (2)声可以传播信息解析:声和声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是指发声体振动时产生的声波声音只是人耳听到的声波声的范围广,声音是声的一部分声分次声、声音和超声波声音是指频率在20~20 000 Hz之间的声波,而频率低于20 Hz的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的是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都听不到。
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都有次声波产生9、答案: 音调、振幅10、答案: 音调,响度,音色三、计算题1、答案: 765米2、答案: (1)68m;(2)34m;(3)超速3、答案:此处海底深3000m解:此处离海底深度: s=1500m/s×4s/2 =3000m 四、实验探究1、答案:(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将一些小纸团放在桌面上,通过纸团的跳动来观察桌面的振动 (3)小 ① (4)E A D C B。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