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变形记》的苹果意象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3362206
  • 上传时间:2022-01-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2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变形记》的苹果意象研究    摘 要:苹果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苹果这一意象具有传奇性以及神异性,而在文学作品中,苹果意象的含义则更加丰富与意味深长在《变形记》中,苹果这一意象多次出现,是贯连情节发展的核心意象苹果的出现与出走,标志着格里高尔家人情感行为转变,推动情节走向高潮;作为日常生活中平凡事物的苹果既是小说情节展开的见证者,也连接着文本内部的真实与虚构关键词:《变形记》;卡夫卡;意象作为《变形记》的核心意象,苹果勾连情节始末,构建核心冲突并将其推向高潮,从父亲抛苹果到苹果陷进格里高尔的后背始,苹果作为“可以看得见的纪念品”一直留在他的身上,直到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1]《变形记》的苹果意象有着浓厚的文化含义,需从苹果的文化意象与其在《变形记》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来解析一、苹果的文化内涵就苹果与西方文化的密切关系,南怀瑾曾指出,“西方文化就是两个半苹果的故事”[2]不管是宗教、神话,还是日常生活,苹果都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苹果在西方文化中承载了重要的文化意蕴,见证了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繁荣一)苹果——伊甸园的欲望夏娃与亚当的故事妇孺皆知。

      传说中,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度过一段幸福而安详的生活,作为上帝之子,亚当与夏娃无忧无虑、无所禁忌,平静安详的时间持续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直到有一天,亚当在蛇的诱惑下吃下了上帝曾嘱咐过万万不能食用的苹果亚当与夏娃从此被逐出伊甸园,人类从此不再具有神性,传说中,那一枚苹果核永远卡在了亚当的喉咙中,男子的喉结“Adam's apple”便是这一罪恶的印记因此在西方宗教文化中,人类自出生便带有原罪,终其一生人类都将为自己当初的欲望赎罪二)苹果——特洛伊的霍乱在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特洛伊战争源于不和女神的一个“金苹果”在帕琉斯和海洋女神的婚礼上,未被邀请出席的不和女神厄里斯心怀仇恨送出一个刻有“送给最美的女神”字迹的金苹果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受到美神阿芙狄罗忒的贿赂,把苹果送给了美神阿芙狄罗忒作为回报,美神许诺帕里斯让他得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女子海伦,也让帕里斯和其他女神结下仇恨的果实,未得到“金苹果”的雅典娜、赫拉发誓将会向所有特洛伊人报复,不久之后,海伦则成为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从此特洛伊战火纷纷、民不聊生三)苹果——现代文明的萌芽“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在一个休憩的午后被苹果砸中了头,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科学史上树立了一座赫赫有名的里程碑。

      1976年,乔布斯创建苹果科技公司,从此颠覆了人类百年以来的生活生产方式,开创了一个以云端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智能时代1992年春天,由创始人温迪·包尔及其工作伙伴共同绘制了名为“Green Apple Map”的世界上第一份绿地图;热播剧《绝望的主妇》观众片头夏娃的手中拿了一个苹果,片尾四个主妇的手中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西方的苹果文化甚至渗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男女老少皆在平安夜互送“平安果”象征来年平平安安、多福多寿,而在2014年5月中韩创作团队更是推出了风靡全球的神曲《小苹果》二、苹果的出现与出走苹果意象在《变形记》中的蕴意以苹果的文化内涵为依托,却在此基础上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整部作品中,苹果的出现是以父亲为代表的家人对格里高尔态度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小说情节上的高潮父亲以为格里高尔逃出来是犯了什么暴力行为时,“声音里既有愤怒,也有喜悦”[1]怒,不言而明;喜,则值得探究作为家人,迫于伦理道德的束缚,即使格里高尔变成了一条虫,父亲也只能任其成为家里的累赘,饲养“它”或者只是说让“它”活着然而让“它”活着是在这条虫听话、不惹事的前提下,如若这条虫有什么暴力行为或者伤害到了其他家人,那么,父亲便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表示愤怒和厌弃,而不用顾及那一丝勉强维系的家庭伦理父子关系了。

      对于变形后的格里高尔,父亲采取的一直都是“极端严厉的态度”,只不过念及父子关系以及格里高尔对家庭曾经做出的贡献而一直对格里高尔实施的是“冷暴力”而此时格里高尔是完全无用的,并且有害了,所以父亲有了充分的正当的愤怒的理由,妹妹再也不用考虑为格里高尔准备什么食物了,打扫房间也再也不用认真仔细了,连家里的老妈子都敢直呼格里高尔“屎壳郎”了,所有的家人都不用“照料他”“容忍他”,终于可以设法摆脱他了父亲用苹果打格里高尔是在提醒格里高尔是有罪的、是邪恶的此时,苹果被赋予了西方文化中的欲望与原罪的内涵父亲深深地厌恶格里高尔,从心底里认为他变成了甲虫,他就是有罪的同时父亲用苹果追打格里高尔,而格里高尔在房间转圈躲避的情节无疑是《变形记》情节上的高潮,同时苹果给格里高尔身体上带来的创伤是格里高尔死亡的直接原因,苹果不妨看作是情节发展的催化剂另一方面,比起苹果的出现,苹果的出走便有了更深层次的蕴意,苹果的出走与否与格里高尔未来的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使格里高尔吃了一个多月苦头的重创——那只苹果作为可以看得见的纪念品还一直留在他身上,因为没有人敢取走它——好像使父亲也想起了格里高尔是家庭的一员[1]作为家人厌弃行为结果的醒目存在,苹果使家人有了刹那间的醒悟,父亲想到变成甲虫其实不是格里高尔的错,格里高尔是自己的儿子。

      这只苹果因为使家人太清楚、太分明地看到他们曾经隐忍的、不愿直视的道德谴责赫然于眼前而感到略微不安了,但是人性的矛盾与丑恶使他们终归不能接纳格里高尔在此时,苹果便是不和女神那“不和的金苹果”,苹果是邪恶的,是祸根,苹果的存在赤裸裸地讽刺了人性同时这只苹果印在格里高尔的身上也时刻提醒着格里高尔被家人厌恶抛弃的事实从此苹果使格里高尔时时刻刻都保持一种清醒,他不再自欺欺人地认为父母不来看自己只是因为没有勇气,妹妹打扫完房间马上离开是为了不打搅自己那只苹果至死都陪伴着格里高尔,嵌在他的背上,叫他从此对人世不敢再有半点“非分之想”苹果时刻提醒着他重新和家人团圆的愿望的破碎他清醒地明白了家人的态度和愿望,并愈来愈相信,自己必须横着心走向一种全新的接纳——死亡妹妹“有理有据”的论证“这怎么会是格里高尔呢?如果这是格里高尔的话,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和这样一头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他就会自愿跑掉了”[1]更是印证了全心全意为家人着想的格里高尔走向死亡的必然结局至死都几乎没有怨艾的格里高爾也终将到达属于自己的接纳之地三、苹果的象征意蕴苹果在《变形记》中有一个很明显的象征意义,就是格里高尔背负的艰辛与痛苦格里高尔长年累月地到处奔波,每天赶5点钟的火车,只为了帮父母还债,赡养父母,送妹妹去音乐学院上学,让一家人衣食无忧、幸福快乐。

      格里高尔到死都在挂念家人,他死之前最后瞥了母亲一眼,他是为了不成为家人的负担而死的他背着至死都嵌在他的“躯壳”上的苹果,背着他这一生承受的艰辛与痛苦终于死去了苹果这一日常琐物,让卡夫卡的荒诞得以建立在细节所描绘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就像“架着尘世的车,非尘世的马”[3]格里高尔的变形看起来似乎是最不可能和最不真实的,然而苹果这一日常事物却可以看作是诱发现实真实的细节存在因为有了苹果这一元素,卡夫卡不可思议的故事才显得亦真亦幻,从而极具艺术魅力在《变形记》中,卡夫卡通过在现实生活的元素——苹果,构建荒诞的故事来重新感受真相,在变形这一荒诞故事中,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通过苹果这一元素在文本内部实现了强而有力的碰撞与交流《变形记》中的苹果标志着家人情感行为的转变,推动了情节走向高潮,揭露了人性的丑恶,指明了格里高尔走向死亡的必然结局,同时也象征格里高尔背负的艰辛与痛苦,是连接文本内部的真实与虚构的桥梁,彰显了一代大师卡夫卡匠心独具的叙事策略,进而影响到近一个世纪的中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参考文献:[1]叶廷芳.卡夫卡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96,84,86,95.[2]南怀瑾.历史文化纵横谈[M].上海:华文出版社,1993:1.[3]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小说全集Ⅲ[M].韩瑞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6.基金项目:近二十年长篇小说创新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9YBA145);新世纪以来文学湘军长篇小说创作研究(2000—2019),项目编号:19A17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