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服务业的新专业领域名词释意.doc
5页1P7(十五)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积极发展环境政策咨询、环境战略咨询、环境规划咨询、环境工程咨询、环境技术咨询、环境法律咨询、环境服务贸易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业重点发展环境监理、环境风险损害评估、环境技术评价、环境保险、环境审计、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认证、环境教育普及与培训等新兴环境咨询服务逐步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明确社会化环境监测的重点领域与监测范围,鼓励社会监测机构提供面向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环境监测与检测服务P8(十六)鼓励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大力提升环保企业提供环境咨询、工程、投资、装备集成等综合环境服务的能力,鼓励环保企业提供系统环境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鼓励政府、企业综合环境服务外包制定综合环境服务的服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在工业园区、城市和重点行业开展综合环境服务试点积极探索合同环境服务等新兴环境服务模式环境咨询:环境咨询:环境咨询是一种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团体提供有关环境保护项目的政策、战略、规划、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专业的咨询、研究和信息,以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环境监理: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环境监理合同,对项目施工建设实行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对环境监理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对未按有关环境保护要求施工的,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造成生态破坏的,应采取补救措施或予以恢复我国目前环境监理目前主要是由以下三类单位在执行:1) 政府部门(环境保护部门):通常指的环境监察,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环境监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第二条:环境监理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第三条:县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设立环境监理机构22) 各级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环保科研事业单位如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各级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环保科研事业单位如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等3) 监理公司监理公司第 2 和 3 类单位是关于环境监理关注的重点,是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环境建设项目的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监理工作的开展主体。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 6 个部门于 2002 年 10 月 13 日联合发出《关于在重点建设项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此次国家要求实行环境监理的重点建设项目有 13 个,这些大型工程的环境监理标志着我国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强制要求对大型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监理的同时,地方环保部门也对中小项目提出了环境监理要求目前浙江、辽宁、广东等地已开展环境监理这项工作,而宁波是浙江省开展环境监理工作较早的地区,目前宁波市由宁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具体负责开展这项工作近来,南京、武汉、杭州、温州等地的环保部门相继来宁波进行环境监理工作调研可以预见,环境监理工作必将越来越普及环境监理机构的资质管理不明确环境监理机构的资质管理不明确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监理公司可以获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资质证书国内有的地方已经对环境监理机构资质管理出台了地方的规定,如辽宁省、山西省等省份,把环境监理资质申请管理单位定省环保局随着环境监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必然有越来越多的单位(机构)进入这一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尽快明确资质管理主管部门,并制定严格的标准来控制环境监理机构的从业质量。
目前,通常对环境监理机构从业要求对环境监理机构从业要求:一是单位资质必须具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具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二是从业人员资质必须取得国家注取得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及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双重资质册监理工程师及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双重资质,二者缺一不可环境风险损害评估:环境风险损害评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对环境污染导致的风险和损害范围、程度等进行合理鉴定、测算,出具鉴定意见和评估报告,为环境管理、环境司法等提供服务的活动目前,我国在环境风险损害评估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环境责任、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和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规定的还不完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3机制还存在缺失2011 年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 号) ,意见中指出:以“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为指导,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等相关工作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积极性,试点先行试点先行,以“先易后难、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为原则,针对各类环境要素与污染因子,逐步制定、完善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2010 年 11 月 16 日,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研究建立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机制、技术方法体系、工作组织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对环境风对环境风险与污染损害进行定量化、科学化的评估险与污染损害进行定量化、科学化的评估,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为环境行政执法、环境损害案件审理、环境违法行为惩处提供技术支撑,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工作基础环境技术评价:环境技术评价:环境技术评估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方面之一,环境技术评估包括三个主要的内容:一是行业综合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评估按照行业来划分,制定的主体是政府二是国家的一些治理专项,比如水专项,重金属专项,农业的综合污染防治专项,这些要进入评估程序,这也是政府主导的三是环境技术、新技术的验证也即环境技术验证(ETV)的制度,这个制度是对市场化的技术、公司研发的技术进行一些验证ETV 是在政府、环境技术开发者、使用者或其他相关方的委托下,由第三方验证及测试机构对环境创新技术的环境保护效果、环境影响以及从其他环保观点出发的重要性能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试和分析,公开验证报告及验证申明,并授予技术持有方使用 ETV 标识的活动这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评价制度,主要用于环境创新技术的评价。
环境保险:环境保险:环境责任保险又被称为“绿色保险” ,其在各个国家的具体的名称有所不同,如英国称之为环境损害责任保险(Environmental Impairment Liability Insurance)和属地清除责任保险(Own sit clean-up insurance) ,美国称之为污染法律责任保险(Pollution Legal Liability Insurance) 一般认为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玷污或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当然,这种玷污和污染是有严格限制的保险公司只对突然的、意外的污染事故承担保险责任而将故意的,恶意的污染视为除外责任该保险的目的在于避免企业在大型污染事故后因巨大的赔偿和污染处理费用而破产,这也减轻了政府的买单压力4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所谓的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定,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环境审计是伴随环保事业的深入开展、环保资金投入的加大,以及环境管理领域的拓宽的诸多背景下出现的,在环境管理监督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突出意义。
环境审计在促进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使用,以及促进政府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将突出其资金配置功能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由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机关执行(国家审计署及其基层审计机关) 2009 年 9 月出台的《审计署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实现资源环境审计多元化各级审计机关在开展财政、投资、金融、企业、外资、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时,应当将资源环境内容纳入审计方案并组织实施 ”目前,我国已先后在环境保护资金、生态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了环境审计工作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探索阶段,目前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合规性审计,即主要鉴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了各种费用等环境审计的作用主要是限于消极的防范主要是限于消极的防范,远未起到环境审计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
我国在已颁布实施的审计规范和准则中,均没有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我国在已颁布实施的审计规范和准则中,均没有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和评估标准,这是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必须迅速解决的一个问题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算及符合环境保护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生产全过程要求采用无毒、低毒的原材料和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工业生产;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对于产品则要求从产品的原材料选用到使用后的处理和处置不构成和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根据 ISO14001 的 3.5 定义:环境管理体系(EMS,Enviromental Management System)是一个组织内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它通过有明确职责、义务的组织结构来贯彻落实,目的在于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项内部管理工具,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自身设定的环境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高度环境教育普及与培训:环境教育普及与培训: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一种教育,是证明环境价值和澄清概念的一种过程,是培养人们具有理解和评价人、文化及其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监测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