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歌阅读鉴赏.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7392699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歌阅读鉴赏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①这首诗用字很讲究,请简要分析“青苔满阶砌”中“满”字的表达效果4分)②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①“满”字写出台阶上青苔之密,间接写出了来人稀少;(2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2分)(共4分,每点2分)②衬托(或“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对比”)2分)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2分)苏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1)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4分)(2)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1)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1分)湖中君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1分)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1分)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天际1分)(2)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2分)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2 分)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2分)无锡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1)这首词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离别之恨?请作简要分析4分)(2)“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两句极富神韵,请结合全词主旨作赏析4分)参考答案(1)深夜听见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到其中充满怨恨;(2分)想在梦中寻找远离的亲人,偏偏梦难成而灯又熄2分)(2)这两句可谓情景交融,其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竹秋韵,那万叶千声在主人公听来都是怨恨之声,引发了无限离愁别恨答出“情景交融”和“拟人手法”各得1分,分析恰当得2分)通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1)、这首词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4分)(2)、具体说说这首词在写景上的特色?(6分)参考答案(1)这首词写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写出季节和情景各1分,写对心情得2分,总4分)(2)这首词一改他诗以视觉形象为主的常见写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神奇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sā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融为一体在基本符合思路前题下,只写特点得3分;具体说特点得6分) 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宫 词 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9.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10.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9. “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10.运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镇江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孤 雁①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①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 (1)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4分)(2)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形象?(4分)参考答案(1)诗人以孤雁自喻,反c映了他流落他乡,亲朋离散(2分,“离散”意答出即可得2分),天各一方,杳无音信,可他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重逢(2分,“渴望”意答出即可得2分)2)诗人用野鸦这一形象比喻当时社会的一些无聊的俗客庸夫(2分),也更突出了诗人当时的悲哀凄苦(2分,答出“悲哀凄苦”即可给2分,意思对即可)连云港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日 [南宋]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5分)(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参考答案(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1分)一是伤春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感慨油然而生2分)一是忧国之情身处南宋,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一种忧国伤时之通郁结心头2分) 扬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九 日  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①竹叶:竹叶青酒。

      ⑴结合前两联,简要分析诗人当时的处境3分)⑵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⑴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3分,每点1分)⑵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1分)的凄凉(1分)景象渲染(1分)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1分)亦可答:对比(1分) 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1分)⑶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每点1分)南京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5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像,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本题5分答出表达技巧2分,结合诗句解说2分,答出表达效果1分)(2)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③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 (本题5分说明看法,1分;答对理由,4分要求结合每一联具体分析,意思对即可)浙江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浙江省温州十校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0、21题6分)甘草子 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20.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景象: 原因: 21.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3分)(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2.针对相同的问题,孔子说出了不同的答案,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方法?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2分,写出三个得满分);原因:“无侣”或“单栖”(1分)21.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3分)22、这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解答学生的疑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考试命题中,标准化试题却泛滥成灾这种标准化考试只能考查学生的思维结果,而不能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只能求同,不能求异;只能唯一,不能举一反三这样既扼杀了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又会导致语文教学的程式化、刻板化意思对即可)(5分)(浙江省杭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禾 熟① 宋·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22.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2分)23.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24.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4分)(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