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收口.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36756255
  • 上传时间:2023-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71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改造工程初步设计说明(收口)宿 州 明 丽 电 力 规 划 设 计 院乙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340100472017年01月 宿州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 录1 总述1.1 设计依据1.2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3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期限1.4 造价指标1.5 工程建设必要性2 线路路径2.1 线路两端情况2.2 线路路径方案2.3 线路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2.4 沿线林木砍伐和房屋拆迁情况2.5 沿线重要交叉跨越分析3 气象条件3.1 气象条件的选择3.2 设计采用的气象条件4 导地线及光缆的选择及其防振措施4.1 导线、地线型号的选择4.2 防振措施5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5.1 污秽等级的划分5.2 导线绝缘子型号的选择5.3 空气间隙5.4 防雷和接地设计5.5 地线绝缘设计6 绝缘子和金具6.1 绝缘子的选择6.2 金具的选择7 导线换位8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9 杆塔和基础9.1 杆塔型式选择9.2 杆塔规划及设计原则9.3 杆塔使用情况9.4 杆塔的登塔及防盗措施9.5 杆塔型式选择9.6 杆塔主要设计原则9.7 基础9.8 主要设备材料汇总表 1、总述1.1 设计依据(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1.2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2.1 建设规模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改造工程:本工程起于110kV黄口变35kV构架,止于杨楼变35kV进线构架,路径长度约16.3(1×16.1+2×0.2)km,导线型号:JL/G1A-240/30;另拆除原线路15.1km以及拆除原“马井~杨楼35kV线路”65#-67#杆0.2km(本工程建成运行后拆除)。

      根据系统通信要求:随本工程新建线路架设1根24芯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路由长度16.3km,形成一条黄口变~杨楼变的光纤通道1.2.2 设计范围上述35kV输电线路工程的本体工程设计、OPGW光缆设计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的干扰与危险影响的保护设计、工程概算,并按规定计列运行维护及辅助设施等费用1.3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期限建设单位:宿州萧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待招标确定建设期限:2017年1.4 造价指标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改造工程经济指标架空线路静态投资720.49万元架空线路动态投资734.43万元静态单位投资43.67万元/公里动态单位投资44.51万元/公里1.5 工程建设必要性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建设年久,线路设备老化严重,安全隐患较多;且35kV线路线径细,原导线型号为LGJ-95,负载过大,威胁线路安全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完善电网结构,实现环网供电,且根据已审定的宿州地区电网“十二五”规划,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改造是必要的详见图1.5-1 规划“2015年萧县电网地理结线图”图1.5-1 规划2015年萧县电网地理结线图2 线路路径2.1 线路两端情况2.1.1 110kV黄口变电站35kV出线线情况110kV黄口变现有出线间隔10回,本工程利用原有终端塔架空出线。

      由于原线路1#塔上方有110kV线路,黄口-杨楼35kV线路(黄口-杨楼T接入新庄35kV线路)不拆除,故使用原有1#终端塔,保持原有接线方式不变,如下图所示2.1-1 110kV黄口变35kV架空出线部分示意图(现状)原马井-杨楼线路2.1-2 110kV黄口变35kV架空出线部分示意图(改造后)图2.1-3 110kV黄口变进线现状(自东向西拍摄)2.1.2 35kV杨楼变电站进出线情况35kV杨楼变现有出线间隔2回,本工程使用原有间隔架空进线,出线部分受路径限制,本次考虑与“马井-杨楼35kV线路”同杆架设0.2km并计列恢复架线0.1km,进出线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图2.1-3 35kV杨楼变进出线示意图原马井-杨楼线路原黄口-杨楼线路图2.1-4 35kV杨楼变进线现状(自西向东拍摄)原马井-杨楼线路图2.1-5 马井-杨楼35kV线路杨楼出线部分(自东向西拍摄) 说明:受路径限制,本工程线路与“马井-杨楼35kV线路同杆架设0.2km,同时考虑不停电施工,故同杆架设段采用钢管杆架设2.2 线路路径方案2.2.1 影响本工程路径选择的因素1、部分利用原有线路路径,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原线路不具备停电条件,故需留出施工作业面,以及交叉跨越距离。

      2、线路跨越房屋较多,本次改造将跨越房屋部分改出,部分路径调整3、线路与陇海铁路交叉处根据“三跨”要求采用电缆钻越4、黄口-杨楼35kV线路与黄口-新庄35kV线路前段共用一回线路,本改造工程保留原供电方式5、35kV杨楼变电站进线已无新的路径,综合考虑本工程在杨楼变进线部分与“马井-杨楼35kV线路”同杆架设6、满足跨越310国道的要求,选择合适地点跨越2.2.2 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线路跨越陇海铁路1次,跨越35kV线路5次,跨越10kV线路11次,,跨越一级公路3次,跨越河流5次,跨越通信线和弱电线16次1) 跨越35kV熠冠光伏62线路本工程采用1基呼高33m的直线塔和1基呼高27m的直线塔跨越35kV熠冠光伏62线路,如下图所示:图2.2-1 跨越35kV熠冠光伏62线路平面示意图(2)跨越陇海铁路本工程采用“耐-直-耐”的方式跨越陇海铁路,如图所示:图2.2-2 跨越陇海铁路平断面图2.2.3 沿线交通情况本工程线路所经地区在萧县境内,交通条件一般,施工运行可利用310国道,以及部分乡村公路,线路路径选择时也尽量考虑靠近现有可利用公路2.2.4 路径方案本工程线路起于原“35kV黄杨线”1#终端塔,向东接至本工程新建1#塔,沿原35kV黄杨线向东走线,至新建3#塔左转继续沿“35kV黄杨线”向北走线,至新建5#塔右转向东北走线,至刘店村东南右转向东南方走线,杨庄村南新建转角塔向东走线,跨越原“35kV黄杨线”沿老线路向东南方走线,在王窝村与宋楼村之间跨越原“35kV黄杨线”右转向南走线,跨越310国道,钻越陇海铁路后左转沿铁路南侧约70米处向东走线,至新楼村东北方右转至杨楼村南向东走线,利用“马井-杨楼35kV线路”至杨楼变站外终端杆,接入构架止。

      路径长约16.3(1×16.1+2×0.2)km具体路径走向见“线路路径图”2.2.5 根据前面叙述,将路径方案技术特性汇总于下表表2.2.5-1 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改造工程项 目黄口变-杨楼变35kV线路改造工程路径长度16.3(1×16.1+2×0.2)km直线距离14.1km曲折系数1.16转角次数18地形比例平地占100%跨越公路3次钻越铁路1次压覆矿产无影响通信线影响无影响房屋拆迁无临锚情况无地质条件粉土粉质粘土互层:灰黄、褐黄色,湿~很湿其中粉质粘土,软塑~可塑偏软,粉土,松散~稍密基础型式台阶式杆塔数量全线共使用杆塔66基其中角钢塔63基(转角塔16基,直线塔47基),钢管杆3基(转角杆2基,直线杆1基)交通条件一般2.3 线路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2.3.1 地形地貌拟建线路沿途地貌单元均属淮北平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36.2~38.6米,地形略有起伏① 层粉土:灰黄、褐黄色,湿,稍密~中密,层厚在1.8~3.0米,分布广泛② 层淤泥质粉土:灰黄色,湿,松散,层厚在0.9~1.4米,分布广泛③ 层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湿,可塑偏软~可塑,含钙质结核,局部富集,层厚在0.9~1.4米,分布广泛。

      ④ 层粉砂:灰黄色,湿,中密,含钙质结核,分布广泛线路沿线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学指标经验值见表2.3-1表2.3-1 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地层岩性重力密度r(kN/m3)粘 聚 力Cq (kPa)内摩 擦角φ(o)承载力特征值fak(kPa)粉土18.5~18.910~2010~1590~120淤泥质粉土18.0~18.28~106~860~80粉质粘土19.2~19.535~4015~18200~260粉质粘土19.2~19.5//180~2202.3.2 沿线水文情况线路沿线跨越少量河沟,线路立塔时应注意避让线路沿线无分洪区、蓄洪区,无长期内涝积水区局部低洼地段遇大暴雨存在短时内涝积水,低洼地段主要分布在河沟的两侧,最大内涝水深约0.3-0.5m,时间较短2.4 沿线林木砍伐和房屋拆迁情况2.4.1 本工程为线路改造工程,利用原线路路径,部分路径进行调整,所跨树木多为沟边树、路边树,树种多为杨树,部分杂树表2.4-1 沿线林木清理情况路径方案位 置树种棵小计(棵)线路路径路边树沟边树杨树10001400杂树400图2.4-1 部分树木图2.4-2 部分树木2.4.2 沿线房屋拆迁情况本工程在路径选择时已避开现有村庄,无房屋拆迁情况。

      3 气象条件 3.1 气象条件的选择本工程选用宿州市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分析计算主要气象设计值3.1.1 气象站概况萧县气象站始建于1957年1月,现位于萧城东南,北纬34°11′,东经116°58′,观测场海拔高度34.7m3.1.2 设计最大风速取值本工程选取萧县气象站历年实测最大风速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设计风速的取值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35kV线路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离10m高,统计所得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3.5m/s萧县气象站最大风速统计资料年限为1957~2007年,共51年,其中1957~1980年为定时观测资料,其它年为自记观测资料对定时观测资料须进行高度及观测方式换算,自记观测资料须进行高度换算通过上述两次换算可得到萧县气象站1957~2007年历年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进行经验频率计算,按极值Ⅰ型进行数理统计,得50年一遇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23.7m/s本线路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无特殊地貌,气象气候条件相同,属同一气候区。

      本工程附近已建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工程设计风速均取值为25m/s,运行安全可靠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安徽电网风区分布图》对于本工程的设计风速结合气象站的设计风速计算结果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综合能力》预习卷.docx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预测试卷一.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提分卷二.docx 2025高考真题--全国II卷高考英语真题【原卷+听力音频+听力原文+答案】.docx 202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ⅠⅠ卷【英语】真题及答案(含听力音频).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工程060165形考作业123答案.docx 2026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模拟卷.docx 2024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2024年真题解析.docx 202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破题卷.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提分卷二.docx 2025年秋江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050096第1次形考作业带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建筑材料第⼀次作业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云南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docx 2025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第1次形考作业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械创新设计060260过程性考核作业1.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 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060933过程性考试.docx 2025年高考云南物理真题(答案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