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3800字.docx
4页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3800字 摘 要: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综合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情况以及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在治疗后24 h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相比,研究组患者的pH值和PaO2以及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2 h相比,研究组患者的PaO2和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亦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最为理想的治疗措施之一,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 关键词:BiP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一种不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它在可防可治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肺外效应,从而可反复加重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最终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
而Ⅱ型呼吸衰竭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通常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的严重功能障碍,最终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以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正严重威胁着众多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2-3]因此,特对2009年9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了BiPAP无创通气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56~87岁,平均(70.23±2.61)岁所有患者均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确立诊断,并于治疗前均经详细的个人病史调查和常规项目体检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严格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文 /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呼吸兴奋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综合治疗。
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设备采用瑞典博雅vivo30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适的口鼻面罩和单向阀,并将参数设定为同步/时间(S/T)工作模式,呼吸频率为13~18次/min,氧流量为5~8 L/min,吸气压力(IPAP)以7~9 cm H2O(1 cm H2O=0.098 kPa)开始,并逐渐增加压力至24 cm H2O,呼气压力(EPAP)为3~5 cm H2O,每天进行2次,3~5 h/次,1周为1个疗程在整个通气治疗过程中可允许10~30 min的暂停以利于吸痰和患者进食的完成医务人员在行机械通气之前稳定患者的情绪,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呼吸,严密观察患者鼻面罩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有发现及时处理 1.3 评价指标:经不同方法的系统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情况以及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在治疗后24 h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html/zongjie/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的比较 指标研究组 /html/zongjie/对照组 /html/zongjie/治疗前 /html/zongjie/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 毕业治疗前 / 治疗后2 h /治疗后24 h心率(次/min) /html/zongjie/113.53±6.2799.75±5.63 81.52±6.63① 作文 / 114.12±8.86 /html/zongjie/103.14±6.82 作文 /94.98±6.21 呼吸频率(次/min) 毕业 28.82±5.4126.26±5.78 /html/zongjie/ 15.27±2.26① 29.64±7.23 / 27.03±4.73 毕业2.14±5.84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相比,研究组患者的pH值和PaO2以及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2 h相比,研究组患者的PaO2和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均亦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的比较 毕业指标研究组 作文 / 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治疗前治疗后2 h治疗后24 hpH值 / 7.26±0.03 /html/zongjie/7.28±0.047.38±0.23①7.27±0.047.26±0.047.30±0.20 作文 /PaO2(mmHg) 毕业42.02±5.65 73.97±7.25① /85.75±10.27①43.25±5.68 / 44.32±6.51 71.03±8.36 /html/zongjie/ PaCO2(mmHg)64.54±7.93 毕业50.35±5.11① /47.64±6.03① 毕业 64.86±7.5666.86±8.5467.78±7.14 /html/zongjie/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往往是可以预防且可以治疗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肺外效应,同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4]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近千万人罹患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疾病的造成劳动力丧失原因的第二位。
由于此类疾病迁延不愈的特殊性更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Ⅱ型呼吸衰竭则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从而严重威胁着众多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属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5]因此,寻找一种疗效确切的辅助治疗措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愈的关键BiPAP呼吸机是一种体积小且适合无创正压通气的呼吸机,它使用简便安全且操作灵活疗效可靠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BiPAP呼吸机开始大规模进入各个阶层的医疗机构以救治呼吸困难的患者,辅助患者更好地呼吸BiPAP呼吸机的临床应用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此时呼吸机的治疗主要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提高血液中氧浓度和排除二氧化碳其基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