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练习湘教版解析.doc
6页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大力发展经济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保持负增长,以减轻社会压力D.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2.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发展立体农业B.退耕还林、还草,排干沼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C.为减少“赤潮”的发生,沿海地区实行休渔制度D.建立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3.下列说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B.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C.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4.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5.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的是( )A.对绿色和平组织的呼吁置之不理B.把污染排放到本国,不危害他国C.本地禁止乱砍滥伐,从外地购进一次性木筷D.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6.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用公共交通工具B.研制和使用不能自然分解的包装袋C.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D.使用无磷洗衣粉读下图,回答7~9题。
7.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A.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C.人类不要向环境释放废弃物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8.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 )A.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B.大力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C.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效益,又疏浚了航道D.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我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烧草为灰,取灰肥田B.以人为本,人定胜天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最早是由法国发起的,其宗旨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011年8月,中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大关,汽车工业与环境的突出矛盾,让“世界无车日”显得更加意义非凡据此回答10~11题10.“世界无车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以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出行,所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C.人地伙伴论 D.天命论11.9月22日当天,记者发现,我国参与“世界无车日”的142个城市中,绝大多数遭遇了交通拥堵的尴尬,市民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逐年消退。
专家认为:“交通拥堵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应该从城市整体设计的角度来系统考虑公共交通和相应管理体系的建设,政府还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无车日”的理想和现实,需要我们反思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C.共同性 D.阶段性2011年11月28日第17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德班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13.“责任共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哪一个原则(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某英国公司打算在印度孟买建一化工厂据此回答14~15题14.这一思路反映了( )A.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B.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D.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投资环境15.这种行为主要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2分,共40分)16.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基础是_______,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2)在该复合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变革________3)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利用B.过量开采地下水C.建立“树木银行”D.开发利用太阳能代替矿物能源17.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图中A、B、C代表的环境问题在整个环境问题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被认为是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该主题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观。
简述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3)请结合该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必要性和合作的途径 (4)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上海世博园建设过程中,保留了一处湿地,其目的是什么?18.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材料二 漫画“断指”1)可持续发展包括 ________可持续发展、 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 ______可持续发展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3)对于材料二“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答案与解析1.D 2.D 解析:1.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会影响当代人的需求,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会导致部分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进而影响到后代人的需求。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控制人口增长,但是人口的负增长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2.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会加速水土流失,排干沼泽会破坏生态环境,预防“赤潮”发生的关键是减少陆上人为污染物的排放3.C 解析:四个选项中,A、B属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畴,D选项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在提高单产的同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护环境4.B 解析:持续性原则的内涵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对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竭泽而渔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持续性原则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的理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减轻植被覆盖减少而带来的全球变暖、气候恶化等问题6.B 解析:研制和使用不能自然分解的包装袋会造成“白色污染”用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能源的有效使用,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和使用无磷洗衣粉属于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7.A 8.D 9.D 解析:7.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8.退耕还林一方面具有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具有生态效益,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9.封山育林,森林具有生态效益,定期开禁又具有经济效益,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0.C 11.C 解析:10.倡导绿色出行,利于保护环境,体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11.“无车日”的理想与现实需我们从各方面完善条件,共同努力12.C 13.C 解析:12.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要讨论的是全球变暖问题13.“责任共担”就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承担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14.B 15.A 解析:14.英国公司在印度建化工厂,而化工厂是一种污染较大的工业15.公平性原则注重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16.(1)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2)人 人类管理和调控各个系统 人类的行为方式(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不能实现长久发展(4)B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可持续发展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性较强解题时注意阅读所给图示①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系统是一个支持系统,是基础它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和环境的支持条件,物质和能量的取得、废弃物的排放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它是人类发展的载体。
②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改善生态条件都需要靠经济发展来提供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只有经济发展我们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物质和技术条件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经济不能实现长久发展③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搞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人类社会协调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上的17.(1)臭氧层破坏 全球变暖 酸雨 (2)人地和谐或人地伙伴(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掠夺式利用3)必要性:①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②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共同参与;③解决环境问题存在利益冲突 途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禁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加强国际协作对话;签署共同行动协议4)净化水质、调节局部小气候、美化环境解析:(1)根据图中各项的联系进行判断2)环境日的主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措施应从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方面考虑。
3)环境问题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参与,加强合作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都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4)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的作用18.(1)经济 社会 生态 (2)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拒绝“方便袋”“贺卡”;节约用水用电3)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