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中平版幼儿教育心理学第11章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ppt
54页1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原理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原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考核要求(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v1. 指导的显义和隐义(了解)v2.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层次性(理解)v3..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理解)v4.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活动指导模式(理解)v5.发现学习的指导类型(应用)v6.幼儿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了解) (二)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v1.学习过程的指导原理(理解)v2.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识记)v3.学习过程指导(理解)v4.个性化教育的指导原理(理解)v5.个性化教育(识记)v6.个性化教育指导(了解)2考核要求(三)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1.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互动性原则(理解)2.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效用性原则(理解)3.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特异性原则(理解)4.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安全性原则(理解)5.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理解)6.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空间(理解)7.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时间(理解)v8.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材料(理解)v9.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形式与气氛(理解)v10.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应用)v11.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应用)v12.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应用)v13.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v (1)建构教育活动情境(理解)v (2)监控教育活动情境(理解)v (3)调解教育活动情境(理解)3v (一)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含义v 1. 指导的显义和隐义v 2.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层次性v (二)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模式v 1.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v 2.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活动指导模式v (三)发现学习的指导模式v 1.发现学习的指导类型v 2.幼儿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4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v1. 指导的显义和隐义(了解)v2.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层次性(理解)v3..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理解)v4.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活动指导模式(理解)v5.发现学习的指导类型(应用)v6.幼儿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了解)5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 一、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含义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含义 (一)指导的显义和隐义(一)指导的显义和隐义 ((二二)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层次性)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层次性6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一)指导的显义和隐义(了解)v指导的显义和隐义:指导的显义和隐义:v一种是指令性的,即“指示教导”之意;v一种是指向性的,即“指点引导”之意7(二)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层次性v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P365-366v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宏观层次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它是一种教育教学过程的指导。
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评价和教育环境的创设v微观层次特指学习过程的指导,即为幼儿的有效学习而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技术等,它侧重对学习过程的直接指导v根据知道主体的不同,分为外部指导和内部指导两个层次前者指幼儿园教师的指导,后者指幼儿对自我的指导8 二、二、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模式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模式 (一)(一).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 (二) (二) .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活动指导模式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活动指导模式9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 10(一)(一). .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类型策略主要功能信息加工先行组织者学会内容概念培养习惯性思维技能概念获得学会内容概念培养习惯性思维技能概念发展学会内容概念培养习惯性思维技能记忆记住大量信息社会交往小组调查培养问题解决技能和小组互动技能法理探究培养问题解决技能和小组互动技能角色扮演培养问题解决技能个人发展策略检查个人信念,人际问题解决技能综合培养个人创造性问题解决技能行为训练导学培养个人学习与社会交往技能模拟培养小组问题解决与互动技能v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
v陈述性知识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v程序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做的v知识条件性知识是如何决定去做及什么时候去做的知识v与之对应的呈现模式 行动模式和探究模式v 11(二)(二) . .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活动指导模式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活动指导模式皮特斯根据知识分类思想所提出皮特斯根据知识分类思想所提出的教育指导模式的教育指导模式v1、呈现模式:主要涉及呈现信息和操练技能等知识的教育活动指导分为认知、联系或整合、自动化三个阶段v2、行为模式:强调模仿学习和遵循示范v3、探究模式:强调创设让儿童自由探索和实验的学习环境12 三 三、、发现学习的发现学习的教育教育指导指导 (一)(一).发现学习的指导类型发现学习的指导类型 ((二二)).幼儿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幼儿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13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 (一)(一).发现学习的指导类型发现学习的指导类型1、在一端是系统的教师指导2、在中间是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制导3、在另一端则是幼儿的自我指导v系统的教师指导是一种补补推进的指导方法,它从遇到问题始到解决问题止整个发现过程都予以必要的指导。
v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知道实在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给与的指导v自我指导是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方式14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二二)).幼儿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幼儿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发现学习为主,也不能忽略幼儿的接受学习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进行一定的接受学习是完全有能力的15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概述类型说明即兴发现无计划性学习,无教学指导自由式探究性发现有一个笼统的活动目标其他由幼儿自己选择指导性学习目标是规定的,幼儿在运用方法得出结论方面接受知道适应性程序化指导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指导和反馈矫正刻板的程序化发现根据语言编制的程序进行指导和反馈归纳性讲解思考性讲解,教师说明发现的过程演绎性讲解有意义接受学习训练和练习机械接受学习,教师是烦什么幼儿就做什么,无须理解16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1717 一、学习过程的指导原理 (一). 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 (二) . 学习过程指导 二、个性化教育的指导原理 (一). 个性化教育 (二) . 个性化教育指导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原理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原理18181.学习过程的指导原理(理解)2.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识记)3.学习过程指导(理解)4.个性化教育的指导原理(理解)5.个性化教育(识记)6.个性化教育指导(了解)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1919 一、学习过程的指导原理 (一). 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v学习过程与教学事件v教学事件:根据学习的内部过程提出了与之相对应并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
教学事件与学习过程的关系引起注意接受神经冲动模式告知目标激活执行监控过程刺激回忆先前知识提取先学知识进入工作记忆呈现刺激材料为选择性知觉突出特征提供学习指导语意编码提供检索指导引发行为激活反映组织提供反馈建立强化评价行为激活提取,促成强化促进保持和迁移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20(二) . 学习过程指导加涅提出影响教育活动的九项外部事件(1)引起注意(2)告知目标(3)刺激回忆先前知识(4)呈现刺激(5)提供学习指导(6)引发行为表现(7)提供反馈(8)评价行为(9)促进记忆与迁移21表11-4 五类学习结果及相应的学习指导22学习类型学习指导或学习的外部条件言语信息1、变化语调或字体注意突出的特征2、分块呈现信息3、提供线索促进有效检索和迁移4提供有意义背景、促进信息有效编码智慧技能1、突出特征吸引注意 2、控制内容在短时记忆限度之内3、促进回忆已学的从属技能 4、为从属技能的组合排序提供言语指导5、经常学习定期复习 6、创设多种情境促进迁移认知策略1、示范说明策略2、提供运用多种策略的机会3、对策略的效果进行反馈态度1、建立态度的成功期望2、使儿童认同榜样人物3、安排个人行为选择4、提供成功的反馈或显示榜样的反馈动作技能1、提供动作程序的指导2、重复训练3、及时反馈动作的准确性4、鼓励运用脑力训练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2323 二、个性化教育的指导原理 (一). 个性化教育 (二) . 个性化教育指导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结构2424 (一). 个性化教育 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存在两种不同倾向的指导原理即掌握学习原理和继续进步原理。
掌握学习原理: 不论各个儿童在学习方法或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有多大,他们都应该获得公平的机会去达到教育的目标 学习慢的儿童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教育目标可以不同步,允许他们话更多的时间去达到最终的同一目标 不断评价儿童的进步情况以确定他们达到目标的程度,提供多种选择的教育途径以适应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为那些在一般教育活动中不能获得成功的儿童提供补习25继续进步原理: 为了使儿童在一定时间内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个儿童都应该不断地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任何一个儿童都不应该浪费时间去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也不应要求学得快的儿童人为地等待学的慢的儿童为儿童提供按他们自己的进度能够完成的进一步的学习任务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使学的快的儿童扩大学习的范围,达到更高的教育目标通常所说的个性化教育主要指后者26(二) . 个性化教育的指导类型2727五种类型:1、限定选择支的方法2、发展初始能力的方法3、适合不同学习类型的方法4、适合于初始能力的发展和不同学习模式的方法5、承认多种成就的方法 上述五种类型适合于不同的指导目标,也因指导目标的不同而过程的复杂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起点和终点同样,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个别化教学指导的五种类型并非完全独立、相互排斥的,往往是相互结合1、限定选择支的方法28282、发展初始能力的方法293、适合不同学习类型的方法304、适合于初始能力的发展和不同学习模式的方法315、承认多种成就的方法32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3333(一) 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v 1. 互动性原则v 2. 效用性原则v 3. 特异性原则v 4. 安全性原则(二)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1. 教育活动的空间v2. 教育活动的时间v3. 教育活动的内容v4. 教育活动的材料v5. 教育活动形式与气氛v(三) 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1. 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2. 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3. 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四) 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v1. 建构教育活动情境v2. 监控教育活动情境v3. 调解教育活动情境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34341.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互动性原则(理解)2.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效用性原则(理解)3.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特异性原则(理解)4.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安全性原则(理解)5.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理解)6.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空间(理解)7.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时间(理解)8.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材料(理解)9. 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形式与气氛(理解)10.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应用)11.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应用)12.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应用)13.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 (1)建构教育活动情境(理解) (2)监控教育活动情境(理解) (3)调解教育活动情境(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v是教师或教师与幼儿共同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所设置的教育活动场景。
35一、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v (一). 互动性原则v (二). 效用性原则v (三). 特异性原则v (四). 安全性原则36(一). 互动性原则应以幼儿为主体,有利于幼儿与教育活动情景互动作用的发挥v1、要尽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景v2、创设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应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的投入与参与情景发挥其主动性冰河教育活动情景产生互动效应37(二). 效用性原则力求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佳的效用1.幼儿园教育活动情景的形式应服从教育的需要2.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应具有多功能性3.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所用材料要尽可能的以物代物38(三). 特异性原则其一每个幼儿园每个班的活动场地很难完全一样总是各有特点其二每个幼儿园每个班的发展水平总是有差别具有独特性其三每个幼儿园所采用的课程名模式可以大致相同,但每个班所设计的教育活动去不会完全一致39(四). 安全性原则v幼儿园教育活动情景的创设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v设置教育活动情景时一方面注意物品摆放的位置要合适v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心理上对幼儿的影响40二、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一). 教育活动的空间v(二). 教育活动的时间v(三). 教育活动的内容v(四). 教育活动的材料v(五). 教育活动形式与气氛41(一). 教育活动的空间为他们提供活动的空间,即提供设置活动场景的空间。
分不同的活动区域,让所有的儿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既有个别活动和一定的小范围交往,又不会互相影响和干扰42(二). 教育活动的时间能力弱的幼儿需要的时间就多一些,能力强的就少一些,特别感兴趣的就延长时间或增加活动时间让幼儿不会感到老是时间不够或时间过剩43(三). 教育活动的内容 德智体美等内容应体现在各种活动情景设置中,而不同情况下的设置可以侧重于一两个方面44(四). 教育活动的材料1.根据本班幼儿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活动材料2.有条理地摆放物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主动性和责任感3.尽可能的使用废旧物品作为制作材料4.引导幼儿提供材料45(五). 教育活动形式与气氛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内容和幼儿的意愿创设不同的活动情景以利于幼儿选择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1提供数量足够的摆放有序的材料以避免幼儿的争抢2建立不要的活动规则3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创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合作的气氛46三、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一). 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二). 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v(三). 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47(一). 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多提供各种具体、形象的认知材料。
48(二). 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配合教育活动内容有计划有目的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让他们可以直接参与的行为情境49(三). 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由浅入深,有层次的编排内容,以智能开发为主50四、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中的作用v(一). 建构教育活动情境v(二). 监控教育活动情境v(三). 调解教育活动情境51(一). 建构教育活动情境 在教师提供教育活动情境时必须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必须面前全体幼儿52(二). 监控教育活动情境1.以物质情景为媒介2.以幼儿的群体为媒介3.以教师自身为媒介4.实行教师角色转换53(三). 调解教育活动情境1.调整物质情景2.调节教育活动情境气氛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