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双门球导学案.ppt
16页手足双门球模块导学案高二年级体育备课组高二年级体育备课组邵建生邵建生一、手足双门球项目简介——背景•本土——手足双门球是由海安县教育局体育科王进老师主持研发的本土原创项目,创新源于课改的实践,已渐成为区域特色项目•融合——手足双门球是由篮球、足球、手球等项目组合成的“变形金刚”,谋求“技能互用、体能互补、意识互通”的融合式球类教学新思路一、手足双门球项目简介——特点•手足都要用——当球高于腰时必须用上肢控制、低于腰则要用下肢去控制,手足之间还可以转换让手足双门球成了一种能让四肢齐用、全身参与攻防的“立体”的球种•双门都可攻——场上两个球门都可以进攻,也都需要防守攻防方向的双向和多变,让手足双门球成了“任性”的球种二、认识手足双门球——球•球是由12块正五边形、20块九边形构成圆形白色的球体材质为皮革、橡胶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大小为青年、少年(青女)、儿童的4、3、2号三种规格,周长为62--64cm、58~60cm、54~56cm,重量为360—400 g、320~360 g、280~320 g二、认识手足双门球——球门•手足双门球球门规格:高2米、宽3米二、认识手足双门球——球场1•手足双门球的球场规格:长度:28—45米,宽度: 15—28米,从界线的外沿丈量。
•天然草皮、人工草皮、泥地、木质或合成材料的无障碍物坚实平面二、认识手足双门球——球场2•球场中的标线:球场由边线、中线、任意线(8米大弧线)、球门线(3米小弧线)组成二、认识手足双门球——球场3•标线的作用:1、边线——控制攻防活动的范围2、中线——控制进攻来球的起点(进攻球需来自中线的另一侧) 二、认识手足双门球——球场3•标线的作用:4、8米任意线——控制手球进攻的距离(大弧线以内只能用下肢进攻,上肢接触球后需回传自8米线外重新组织进攻)5、球门线——控制球门区内的人数(小弧线内只能有防守方的1名队员,其余队员都不得进入)三、了解手足双门球的技术体系四、了解运球技术的分类•手足双门球的运球有四类技能•1手的运球技术:直线运球、变向运球、变速运球•2脚的运球技术:直线、变向、变速、运球突破•3手运球转成脚运球技术:下压式、前抛式•4脚运球转成手运球技术:单脚勾挑、双脚夹抛、单脚压弹 (图中女生在进入8米区时运用前抛式手转成脚运球技术)五、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本课学习手和脚的变向运球——运球绕杆五、了解本课学练的要点•手运球时注意:•1要保持正确的手型,手与球接触时无声或轻声•2控制球的落点,不影响自己的跑动•3注意球的高度在腰部上下,不要太高或太低•4过杆时换手,用身体和空闲手臂挡在球和杆之间五、了解本课学习的要点•脚运球时注意•1带球的动作是推、拨球,不能用踢、击球的触球方式•2带球的部位要多样,脚内侧、脚外侧、正脚背都要练到•3带球的力度要适当,既不能追不上,也不要绊住脚•4带球过杆时要知道保护球,用身体挡在球和标志杆之间•5带球时身体的重心要留在支撑腿上,不要让球绊倒自己六、课堂学练安全提示•1练习前做好准备活动,注意手腕、脚踝关节的活动•2练习前听清学练的要点和流程,避免盲目乱作•3练习中按照动作要领和秩序,防止自伤或球伤到同伴•4练习中控制好速度和力度,不要急于求成•5运球时注意看环境,不要只顾看球撞倒或绊倒•6课后注意多复习、多实践,注意增强体能提高技能让自己强大起来。
技能互用体能互补意识互通让我们走进手足双门球的世界让手足双门球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