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中国的农业(学案).doc
13页. . . . 第三章第四课 中国的农业一、我国四大区域农业生产一览〔一〕北方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2)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阔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二)南方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1〕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开展淡水养殖;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开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2〕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开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开展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开展很快南部〔、西双版纳等〕开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兴旺,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②商品粮基地: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四〕西北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阔,宜农荒地多③、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2〕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平原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为绿洲农业〕。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细毛羊、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滩羊 〔五〕青藏地区 1、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2〕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2、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 4、主要农产品: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商品粮基地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具备条件:①粮食生产条件较好,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较大,余粮较多;②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且投资少而见效快的地区;③粮食生产集中连片,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根本类似,便于统一规划、建设和布局生产;④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粮食生产用地与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用地矛盾不大,交通运输方便。
中国商品粮基地有如下几种类型:1、灌溉农业 :典型地区: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2、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拟兴旺;国家政策扶持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另外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拟:一样点;农业地域类型一样;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拟兴旺;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3、水稻种植业〔我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拟兴旺;科技兴旺;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高考真题】〔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3题〕3.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省 B.省C.省 D.省【巩固练习】以下图为“某种农作物三国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图〞,完成1~2题1、该作物可能是 〔 〕A.玉米 B.小麦C.水稻 D.大豆2、该作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 〕A.甲 B.乙C.丙 D.丁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准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 287千克据此回答3~4题3.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以下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4.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 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 读以下图,回答5~6题。
5.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B.美国商品谷物农业C.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D.帕斯的牧牛业6.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珠江三角洲B.呼伦贝尔草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读右图,回答7-9题7、这种农作物应该是〔 〕 A.小麦 B.棉花 C.甘蔗 D.稻米8、图中所列国家生长该作物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大量使用生物技术 B.雨热同期 C.地广人稀 D.机械化水平高9、以下国家中该作物商品率较高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泰国 D.孟加拉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10-12题:10.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园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1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12.实行该种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以实现农业产品的自给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根据图完成以下各题:13.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14.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与保鲜、冷藏技术的开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15..假设甲城市在省,乙城市在省,那么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6.近年来,我国迅速开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光热条件 B.市场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以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比照分析回答17~18题1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1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开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开展立体农业19.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读材料与图,回答以下问题:表一 局部粮食价格与我国进口数量(2001年) 单位小麦玉米大豆中国市场价格元/吨(人民币) 116011312198国际市场价格元/吨(人民币) 11267391501中国进口数量吨739 89839 39113 939 933表二 中、美、法、日四国农业资料(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