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习课件海水养殖虾蟹类疾病.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89722850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4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节第一节 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一、概述一、概述 病毒性疾病是当前养殖对虾危害最严病毒性疾病是当前养殖对虾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全球养虾业造成了消灭性重的疾病之一,对全球养虾业造成了消灭性打击二、常见的病毒性虾病及其病原二、常见的病毒性虾病及其病原1. 对虾杆状病毒病〔对虾杆状病毒病〔BP病〕病〕1〕〕 病原:对虾杆状病毒〔病原: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 BP〕〕 属于属于ds DNA病毒,病毒粒子大小病毒,病毒粒子大小55-75×300nm,具被膜,具三角锥形包涵体,具被膜,具三角锥形包涵体. 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胞内,在生殖细胞中无胞内,在生殖细胞中无 (说明什么?说明什么?)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无特殊病症,其活性〕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无特殊病症,其活性降低,摄食和生长下降,自净行为减少,体降低,摄食和生长下降,自净行为减少,体表和鳃部常有生物附着,肝胰腺肿大,表和鳃部常有生物附着,肝胰腺肿大,EM下下可找到病毒粒子可找到病毒粒子3〕诊断方法:〕诊断方法:LM下可在肝胰腺等部位发现三下可在肝胰腺等部位发现三角形包涵体,角形包涵体,EM诊断。

      诊断4〕感染对象:凡纳对虾、墨吉对虾、桃红对虾〕感染对象:凡纳对虾、墨吉对虾、桃红对虾、褐对虾等、褐对虾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 2. 2. 2. 2.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MBVMBVMBVMBV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原: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原: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原: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Penaeus mondon-type baculovirus, (Penaeus mondon-type baculovirus, (Penaeus mondon-type baculovirus, (Penaeus mondon-type baculovirus, MBV )MBV )MBV )MBV ) 属于属于属于属于ds DNAds DNAds DNAds DNA病毒,大小病毒,大小病毒,大小病毒,大小75×325nm75×325nm75×325nm75×325nm,具被膜,具嗜酸性圆形包,具被膜,具嗜酸性圆形包,具被膜,具嗜酸性圆形包,具被膜,具嗜酸性圆形包涵体涵体涵体涵体 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的腺管及中肠上皮细胞内。

      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的腺管及中肠上皮细胞内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的腺管及中肠上皮细胞内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的腺管及中肠上皮细胞内2 2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外部病症与〕病症和病理变化:外部病症与〕病症和病理变化:外部病症与〕病症和病理变化:外部病症与BPBPBPBP病类似,病类似,病类似,病类似,LMLMLMLM下有嗜酸性圆形包下有嗜酸性圆形包下有嗜酸性圆形包下有嗜酸性圆形包涵体3 3 3 3〕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LMLMLMLM下检测嗜酸性圆形包涵体或下检测嗜酸性圆形包涵体或下检测嗜酸性圆形包涵体或下检测嗜酸性圆形包涵体或EMEMEMEM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测病毒粒子4 4 4 4〕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3. 3. 3. 3. 中肠腺坏死病毒病〔中肠腺坏死病毒病〔中肠腺坏死病毒病〔中肠腺坏死病毒病〔BMNVBMNVBMNVBMNV病,病,病,病,BMNBMNBMNBMN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中肠腺坏死病毒病原:中肠腺坏死病毒病原:中肠腺坏死病毒病原:中肠腺坏死病毒 (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virus, (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virus, (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virus, (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virus, BMNV)BMNV)BMNV)BMNV) 属于属于属于属于ds DNAds DNAds DNAds DNA病毒,大小病毒,大小病毒,大小病毒,大小70×300nm70×300nm70×300nm70×300nm,具双层被膜,不形成包涵,具双层被膜,不形成包涵,具双层被膜,不形成包涵,具双层被膜,不形成包涵体。

      体 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胞内2) 2) 2) 2) 病症和病理变化:感染严重的个体肝胰脏出现白浊病症对虾苗病症和病理变化:感染严重的个体肝胰脏出现白浊病症对虾苗病症和病理变化:感染严重的个体肝胰脏出现白浊病症对虾苗病症和病理变化:感染严重的个体肝胰脏出现白浊病症对虾苗和幼虾危害严重,感染病毒的细胞的细胞核肥大和幼虾危害严重,感染病毒的细胞的细胞核肥大和幼虾危害严重,感染病毒的细胞的细胞核肥大和幼虾危害严重,感染病毒的细胞的细胞核肥大3) 3) 3) 3)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LMLMLMLM细胞核肥大,细胞核肥大,细胞核肥大,细胞核肥大,EMEMEMEM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测病毒粒子4) 4) 4) 4) 感染对象: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4. 4. 4. 4. 白斑杆状病毒病〔白斑杆状病毒病〔白斑杆状病毒病〔白斑杆状病毒病〔WSSVWSSVWSSVWSSV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病原: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病原: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病原: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 (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 (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 (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 WSSV )WSSV )WSSV )WSSV ) 属于属于属于属于ds DNAds DNAds DNAds DNA病毒,大小病毒,大小病毒,大小病毒,大小150×450nm150×450nm150×450nm150×450nm,有被膜,无包涵体,有被膜,无包涵体,有被膜,无包涵体,有被膜,无包涵体 病毒粒子位于鳃、肝胰腺膜和肠道等组织的细胞内。

      病毒粒子位于鳃、肝胰腺膜和肠道等组织的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鳃、肝胰腺膜和肠道等组织的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鳃、肝胰腺膜和肠道等组织的细胞内2 2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虾体变软,离群、靠边或缓游于水面,〕病症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虾体变软,离群、靠边或缓游于水面,〕病症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虾体变软,离群、靠边或缓游于水面,〕病症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虾体变软,离群、靠边或缓游于水面,此后出现空肠胃、身体发红、肝胰脏甚至肠道变红、肝胰腺肿大此后出现空肠胃、身体发红、肝胰脏甚至肠道变红、肝胰腺肿大此后出现空肠胃、身体发红、肝胰脏甚至肠道变红、肝胰腺肿大此后出现空肠胃、身体发红、肝胰脏甚至肠道变红、肝胰腺肿大等病症;头胸甲及腹节甲壳易剥离〔不连真皮〕,甲壳内侧有无等病症;头胸甲及腹节甲壳易剥离〔不连真皮〕,甲壳内侧有无等病症;头胸甲及腹节甲壳易剥离〔不连真皮〕,甲壳内侧有无等病症;头胸甲及腹节甲壳易剥离〔不连真皮〕,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法刮除的白斑法刮除的白斑法刮除的白斑3 3 3 3〕诊断方法:依头胸甲上无法刮除的白斑可确诊〕诊断方法:依头胸甲上无法刮除的白斑可确诊〕诊断方法:依头胸甲上无法刮除的白斑可确诊。

      〕诊断方法:依头胸甲上无法刮除的白斑可确诊4 4 4 4〕感染对象:虾类、蟹类和桡足类等几乎所有甲壳类,甚至包括滕〕感染对象:虾类、蟹类和桡足类等几乎所有甲壳类,甚至包括滕〕感染对象:虾类、蟹类和桡足类等几乎所有甲壳类,甚至包括滕〕感染对象:虾类、蟹类和桡足类等几乎所有甲壳类,甚至包括滕壶5 5 5 5〕传播方式:纵向传播:〕传播方式:纵向传播:〕传播方式:纵向传播:〕传播方式:纵向传播: 横向传播:横向传播:横向传播:横向传播:6 6 6 6〕危害情况:对全球虾类养殖造成了消灭性危害〕危害情况:对全球虾类养殖造成了消灭性危害〕危害情况:对全球虾类养殖造成了消灭性危害〕危害情况:对全球虾类养殖造成了消灭性危害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5. 5. 5. 5.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IHHNVIHHNVIHHNVIHHNV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原: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原: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原: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nfectious hypodermal (Infectious hypodermal (Infectious hypodermal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 ) 属于属于属于属于ss DNAss DNAss DNAss DNA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20nm20nm20nm20nm,无被膜,,无被膜,,无被膜,,无被膜,有包涵体。

      有包涵体有包涵体有包涵体 病毒位于鳃、前中肠、神经、造血组织、生殖腺、结缔组织和肌病毒位于鳃、前中肠、神经、造血组织、生殖腺、结缔组织和肌病毒位于鳃、前中肠、神经、造血组织、生殖腺、结缔组织和肌病毒位于鳃、前中肠、神经、造血组织、生殖腺、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中肉组织中肉组织中肉组织中2 2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池边散游,甲壳发白或有浅黄色斑点,肌〕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池边散游,甲壳发白或有浅黄色斑点,肌〕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池边散游,甲壳发白或有浅黄色斑点,肌〕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池边散游,甲壳发白或有浅黄色斑点,肌肉白浊等肉白浊等肉白浊等肉白浊等3 3 3 3〕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LMLMLMLM下检查包涵体,或电镜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查包涵体,或电镜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查包涵体,或电镜下检测病毒粒子下检查包涵体,或电镜下检测病毒粒子4 4 4 4〕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凡纳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凡纳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凡纳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凡纳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6. 6. 6. 6. 肝胰腺细小病毒病〔肝胰腺细小病毒病〔肝胰腺细小病毒病〔肝胰腺细小病毒病〔HPVHPVHPVHPV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肝胰腺细小病毒〔病原:肝胰腺细小病毒〔病原:肝胰腺细小病毒〔病原: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s parvovirus, HPVHepatopancreas parvovirus, HPVHepatopancreas parvovirus, HPVHepatopancreas parvovirus, HPV〕〕〕〕 属于属于属于属于ss DNAss DNAss DNAss 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直径22-24nm22-24nm22-24nm22-24nm,无被,无被,无被,无被膜,有包涵体。

      膜,有包涵体膜,有包涵体膜,有包涵体 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管上皮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管上皮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管上皮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管上皮细胞内2) 2) 2) 2) 病症和病理变化:壳变软,肝胰腺萎缩坏死,上皮细胞核肥大,病症和病理变化:壳变软,肝胰腺萎缩坏死,上皮细胞核肥大,病症和病理变化:壳变软,肝胰腺萎缩坏死,上皮细胞核肥大,病症和病理变化:壳变软,肝胰腺萎缩坏死,上皮细胞核肥大,内有嗜碱性包涵体内有嗜碱性包涵体内有嗜碱性包涵体内有嗜碱性包涵体3) 3) 3) 3)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LMLMLMLM下检查包涵体,下检查包涵体,下检查包涵体,下检查包涵体,EMEMEMEM下检查病毒粒子下检查病毒粒子下检查病毒粒子下检查病毒粒子4) 4) 4) 4) 感染对象: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7. 7. 7. 7. 呼肠孤病毒病〔呼肠孤病毒病〔呼肠孤病毒病〔呼肠孤病毒病〔REOREOREOREO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呼肠孤病毒病原:呼肠孤病毒病原:呼肠孤病毒病原:呼肠孤病毒 (Reovirus, REO ) (Reovirus, REO ) (Reovirus, REO ) (Reovirus, REO ) 属于属于属于属于ds RNAds RNAds RNAds RNA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50-70nm50-70nm50-70nm50-70nm,无被,无被,无被,无被膜,有包涵体。

      膜,有包涵体膜,有包涵体膜,有包涵体2 2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的肝胰腺萎缩和坏死,包涵体嗜酸性〕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的肝胰腺萎缩和坏死,包涵体嗜酸性〕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的肝胰腺萎缩和坏死,包涵体嗜酸性〕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的肝胰腺萎缩和坏死,包涵体嗜酸性3 3 3 3〕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诊断方法: LM LM LM LM下检查包涵体,下检查包涵体,下检查包涵体,下检查包涵体,EMEMEMEM下检查病毒粒子下检查病毒粒子下检查病毒粒子下检查病毒粒子4 4 4 4〕感染对象:日本对虾等〕感染对象:日本对虾等〕感染对象:日本对虾等〕感染对象:日本对虾等8. 8. 8. 8. 黄头杆状病毒病〔黄头杆状病毒病〔黄头杆状病毒病〔黄头杆状病毒病〔YHVYHVYHVYHV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黄头病毒〔病原:黄头病毒〔病原:黄头病毒〔病原: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 YHVYellow head virus, YHVYellow head virus, YHVYellow head virus, YHV〕〕〕〕 属于属于属于属于ds RNAds RNAds RNAds RNA病毒,病毒杆状,病毒,病毒杆状,病毒,病毒杆状,病毒,病毒杆状,50-60×150-200nm50-60×150-200nm50-60×150-200nm50-60×150-200nm,无被膜,无,无被膜,无,无被膜,无,无被膜,无包涵体。

      包涵体 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鳃、结缔组织和肌肉等的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鳃、结缔组织和肌肉等的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鳃、结缔组织和肌肉等的细胞内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鳃、结缔组织和肌肉等的细胞内2) 2) 2) 2) 病症和病理变化:头胸部变为黄色传染快,死亡快病症和病理变化:头胸部变为黄色传染快,死亡快病症和病理变化:头胸部变为黄色传染快,死亡快病症和病理变化:头胸部变为黄色传染快,死亡快3) 3) 3) 3) 诊断方法:头胸部变黄诊断方法:头胸部变黄诊断方法:头胸部变黄诊断方法:头胸部变黄4) 4) 4) 4) 感染对象:斑节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等感染对象:斑节对虾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9. 9. 9. 9. 桃拉病毒病〔桃拉病毒病〔桃拉病毒病〔桃拉病毒病〔TSVTSVTSVTSV病〕病〕病〕病〕1 1 1 1〕〕〕〕 病原:桃拉综合症病毒病原:桃拉综合症病毒病原:桃拉综合症病毒病原:桃拉综合症病毒 (Taura syndrome virus, TSV ) (Taura syndrome virus, TSV ) (Taura syndrome virus, TSV ) (Taura syndrome virus, TSV ) 属于细小属于细小属于细小属于细小ss RNAss RNAss RNAss RNA病毒,直径病毒,直径病毒,直径病毒,直径30-32nm30-32nm30-32nm30-32nm,有包涵体。

      有包涵体有包涵体有包涵体 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鳃、肠等组织的细胞内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鳃、肠等组织的细胞内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鳃、肠等组织的细胞内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鳃、肠等组织的细胞内2 2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病症和病理变化: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病症和病理变化: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病症和病理变化:身体从尾扇开始发红,发红部位逐渐前推,病虾不变软,属亚急性可复原型虾病,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虾不变软,属亚急性可复原型虾病,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虾不变软,属亚急性可复原型虾病,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虾不变软,属亚急性可复原型虾病,病情后期身体出现黑斑3 3 3 3〕诊断方法:根据病症诊断,确诊用电镜检查病毒粒子〕诊断方法:根据病症诊断,确诊用电镜检查病毒粒子〕诊断方法:根据病症诊断,确诊用电镜检查病毒粒子〕诊断方法:根据病症诊断,确诊用电镜检查病毒粒子4 4 4 4〕感染对象:凡纳对虾、蓝对虾〔有一定抗性〕等〕感染对象:凡纳对虾、蓝对虾〔有一定抗性〕等〕感染对象:凡纳对虾、蓝对虾〔有一定抗性〕等。

      〕感染对象:凡纳对虾、蓝对虾〔有一定抗性〕等5 5 5 5〕传播方式:纵向传播:〕传播方式:纵向传播:〕传播方式:纵向传播:〕传播方式:纵向传播: 横向传播:横向传播:横向传播:横向传播:6 6 6 6〕危害情况:对凡纳对虾的养殖危害严重〕危害情况:对凡纳对虾的养殖危害严重〕危害情况:对凡纳对虾的养殖危害严重〕危害情况:对凡纳对虾的养殖危害严重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三、对虾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三、对虾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三、对虾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三、对虾病毒性疾病的诊断1 1根据病症诊断:如:患白斑病的对虾头胸甲有无法刮除的根据病症诊断:如:患白斑病的对虾头胸甲有无法刮除的根据病症诊断:如:患白斑病的对虾头胸甲有无法刮除的根据病症诊断:如:患白斑病的对虾头胸甲有无法刮除的白斑;患桃拉病毒病的对虾身体有黑斑;患中肠腺坏死病毒白斑;患桃拉病毒病的对虾身体有黑斑;患中肠腺坏死病毒白斑;患桃拉病毒病的对虾身体有黑斑;患中肠腺坏死病毒白斑;患桃拉病毒病的对虾身体有黑斑;患中肠腺坏死病毒病的肝胰腺出现病的肝胰腺出现病的肝胰腺出现病的肝胰腺出现“ “白浊〞等。

      白浊〞等白浊〞等白浊〞等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1 1〕〕〕〕 常规染色法:常规染色法:常规染色法:常规染色法: 过程:取材过程:取材过程:取材过程:取材→ → 固定固定固定固定→→脱水脱水脱水脱水 → →透明透明透明透明→→包埋包埋包埋包埋 → →切片切片切片切片→ → 裱片裱片裱片裱片→→烘干烘干烘干烘干 → →脱蜡脱蜡脱蜡脱蜡→→染色〔染色〔染色〔染色〔 Eosin & Hematoxylin Eosin & Hematoxylin 〕〕〕〕→→脱水脱水脱水脱水 → →透明透明透明透明→→封片2 2〕吉姆沙染色〕吉姆沙染色〕吉姆沙染色〕吉姆沙染色(Giemsa(Giemsa染色染色染色染色) )法:可染原生动物、病毒包涵体、法:可染原生动物、病毒包涵体、法:可染原生动物、病毒包涵体、法:可染原生动物、病毒包涵体、细菌等3 3〕富尔根〕富尔根〕富尔根〕富尔根(Feulgen)(Feulgen)染色法:专一染染色法:专一染染色法:专一染染色法:专一染DNADNA,依此区分,依此区分,依此区分,依此区分DNADNA病病病病毒和毒和毒和毒和RNARNA病毒4 4〕〕〕〕T-ET-E染色:取材染色:取材染色:取材染色:取材→→染色染色染色染色(Trypan blue & Eosin) →(Trypan blue & Eosin) →加盖玻片加盖玻片加盖玻片加盖玻片→→观察包涵体观察包涵体观察包涵体观察包涵体5 5〕〕〕〕Wright-GiemsaWright-Giemsa染色法:检查血液细胞内的病毒包涵体染色法:检查血液细胞内的病毒包涵体染色法:检查血液细胞内的病毒包涵体染色法:检查血液细胞内的病毒包涵体(YHV)(YHV)::::6 6〕孔雀绿染色法:用于检查粪便中的〕孔雀绿染色法:用于检查粪便中的〕孔雀绿染色法:用于检查粪便中的〕孔雀绿染色法:用于检查粪便中的MBVMBV包涵体。

      包涵体电子显微镜检查:通过电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了解病毒粒电子显微镜检查:通过电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了解病毒粒电子显微镜检查:通过电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了解病毒粒电子显微镜检查:通过电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了解病毒粒子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并确定病毒的种类子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并确定病毒的种类子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并确定病毒的种类子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并确定病毒的种类免疫学与基因诊断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学与基因诊断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学与基因诊断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学与基因诊断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ELISA)、、、、PCRPCR检测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四、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四、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四、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四、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迄今尚无特效方法,现常用方法为通过控制细菌病来缓解迄今尚无特效方法,现常用方法为通过控制细菌病来缓解迄今尚无特效方法,现常用方法为通过控制细菌病来缓解迄今尚无特效方法,现常用方法为通过控制细菌病来缓解病毒病的爆发病毒病的爆发病毒病的爆发病毒病的爆发五、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五、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五、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五、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 1. 切断纵向传播:切断纵向传播:切断纵向传播:切断纵向传播:1 1〕〕〕〕 选择健康无病亲虾繁殖虾苗;选择健康无病亲虾繁殖虾苗;选择健康无病亲虾繁殖虾苗;选择健康无病亲虾繁殖虾苗;2 2〕培育〕培育〕培育〕培育SPRSPR和和和和SPFSPF种苗;种苗;种苗;种苗;3 3〕健康虾苗检查方法:生产上〕健康虾苗检查方法:生产上〕健康虾苗检查方法:生产上〕健康虾苗检查方法:生产上—— —— 观察形态、检测活力和抗观察形态、检测活力和抗观察形态、检测活力和抗观察形态、检测活力和抗逆水力;逆水力;逆水力;逆水力; 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 —— 利用核酸探针等试剂盒或利用核酸探针等试剂盒或利用核酸探针等试剂盒或利用核酸探针等试剂盒或PCRPCR检测等。

      检测等2. 2. 防止横向传播,防止病原的交叉感染防止横向传播,防止病原的交叉感染防止横向传播,防止病原的交叉感染防止横向传播,防止病原的交叉感染1 1〕养殖水体彻底消毒,消灭水体残留病毒性病原;〕养殖水体彻底消毒,消灭水体残留病毒性病原;〕养殖水体彻底消毒,消灭水体残留病毒性病原;〕养殖水体彻底消毒,消灭水体残留病毒性病原;2 2〕有效杀灭和隔离蟹类等对虾病毒性病原的横向传播媒介;〕有效杀灭和隔离蟹类等对虾病毒性病原的横向传播媒介;〕有效杀灭和隔离蟹类等对虾病毒性病原的横向传播媒介;〕有效杀灭和隔离蟹类等对虾病毒性病原的横向传播媒介;3 3〕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换水的水质:〕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换水的水质:〕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换水的水质:〕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换水的水质: a. a. 实行原水养殖;实行原水养殖;实行原水养殖;实行原水养殖; b. b. 增设沉淀池和贮水池〔约占养殖水面的增设沉淀池和贮水池〔约占养殖水面的增设沉淀池和贮水池〔约占养殖水面的增设沉淀池和贮水池〔约占养殖水面的1/3-1/51/3-1/5〕〕〕〕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3. 3. 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养殖水体水质〔水环境和病原〕: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养殖水体水质〔水环境和病原〕: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养殖水体水质〔水环境和病原〕: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养殖水体水质〔水环境和病原〕:1 1〕〕〕〕 清池:冲洗清池:冲洗清池:冲洗清池:冲洗→ → 暴晒暴晒暴晒暴晒→ → 翻晒翻晒翻晒翻晒3 3次以上次以上次以上次以上→ → 池底消毒池底消毒池底消毒池底消毒( (生石灰生石灰生石灰生石灰)→)→进水、消毒进水、消毒进水、消毒进水、消毒→ → 培藻培藻培藻培藻2 2〕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各种水质指标位于平安范围;〕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各种水质指标位于平安范围;〕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各种水质指标位于平安范围;〕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各种水质指标位于平安范围; 水质水质水质水质 适宜值适宜值适宜值适宜值 其他说明其他说明其他说明其他说明 pH pH值值值值 7.5-8.5 7.5-8.5 日波动范围小于日波动范围小于日波动范围小于日波动范围小于 盐度盐度盐度盐度 5-30( 5-30(草虾草虾草虾草虾) )、、、、0-30(0-30(白虾白虾白虾白虾) ) 日波动范围小于日波动范围小于日波动范围小于日波动范围小于5 5 DO 5ppm DO 5ppm以上以上以上以上 不能小于不能小于不能小于不能小于4 4 透明度透明度透明度透明度 30-50cm 30-50cm 早期低晚期高早期低晚期高早期低晚期高早期低晚期高 硫化氢硫化氢硫化氢硫化氢 0.03ppm 0.03ppm 以下以下以下以下 pH pH低时毒性高低时毒性高低时毒性高低时毒性高 氨氮氨氮氨氮氨氮 以下以下以下以下 pH pH高时毒性高高时毒性高高时毒性高高时毒性高3 3〕加强池塘管理:〕加强池塘管理:〕加强池塘管理:〕加强池塘管理: a. a. 增设贮水池和沉淀池;增设贮水池和沉淀池;增设贮水池和沉淀池;增设贮水池和沉淀池;b. b. 充气系统〔数量、方式、位置〕充气系统〔数量、方式、位置〕充气系统〔数量、方式、位置〕充气系统〔数量、方式、位置〕; c. ; c. 进排水进排水进排水进排水系统系统系统系统4 4〕饵料管理:〕饵料管理:〕饵料管理:〕饵料管理: a. a. 保证饵料质量〔质优,添加多维和中草药等〕;保证饵料质量〔质优,添加多维和中草药等〕;保证饵料质量〔质优,添加多维和中草药等〕;保证饵料质量〔质优,添加多维和中草药等〕;b. b. 准确计算用量,勿准确计算用量,勿准确计算用量,勿准确计算用量,勿过量。

      过量5 5〕定期水体消毒和添加有益微生物等水体生态改进剂〕定期水体消毒和添加有益微生物等水体生态改进剂〕定期水体消毒和添加有益微生物等水体生态改进剂〕定期水体消毒和添加有益微生物等水体生态改进剂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病毒性虾病病毒性虾病 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性虾病细菌性虾病一、概述一、概述 1. 1990年以前:认为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害为年以前:认为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害为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 2. 1991-1998年:认为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害年:认为养殖对虾的主要病害为病毒性疾病;为病毒性疾病; 3. 1999年以后:认为养殖对虾大量死亡的原年以后:认为养殖对虾大量死亡的原因是细菌病和病毒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是细菌病和病毒病综合作用的结果二、对虾幼体血淋巴细菌病〔菌血病〕二、对虾幼体血淋巴细菌病〔菌血病〕1〕〕 病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以病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以及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等及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等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菌位于血淋巴内〔菌血〕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菌位于血淋巴内〔菌血病〕;病体因趋光性和游泳力差而沉于池底;病〕;病体因趋光性和游泳力差而沉于池底;急性感染者体表干净,慢性感染者体表常附急性感染者体表干净,慢性感染者体表常附着藻类等污物。

      着藻类等污物3〕诊断:取患病幼体于高倍镜镜检,有发现其〕诊断:取患病幼体于高倍镜镜检,有发现其血淋巴内有活泼游动的病菌血淋巴内有活泼游动的病菌4〕流行情况:全球性病蚤状幼体〕流行情况:全球性病蚤状幼体II期后发病最期后发病最高,发病后常高,发病后常1-2d死亡死亡5〕防治:加强水质管理以预防;用〕防治:加强水质管理以预防;用3ppm土霉土霉素全池泼洒以治疗素全池泼洒以治疗Chapter 7. 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 三、红腿病三、红腿病三、红腿病三、红腿病1 1〕〕〕〕 病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等病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等病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等病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等2 2〕病症和病理变化:附肢特别是游泳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病症和病理变化:附肢特别是游泳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病症和病理变化:附肢特别是游泳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病症和病理变化:附肢特别是游泳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淡黄色;有时也可表现为附肢变红,从头胸甲至尾扇变白淡黄色;有时也可表现为附肢变红,从头胸甲至尾扇变白淡黄色;有时也可表现为附肢变红,从头胸甲至尾扇变白。

      淡黄色;有时也可表现为附肢变红,从头胸甲至尾扇变白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淋巴和血细胞变少,血液凝固变缓甚至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淋巴和血细胞变少,血液凝固变缓甚至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淋巴和血细胞变少,血液凝固变缓甚至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血淋巴和血细胞变少,血液凝固变缓甚至不凝固等现象不凝固等现象不凝固等现象不凝固等现象3 3〕诊断:依外观病症可初诊,镜检血淋巴内的细菌可确诊〕诊断:依外观病症可初诊,镜检血淋巴内的细菌可确诊〕诊断:依外观病症可初诊,镜检血淋巴内的细菌可确诊〕诊断:依外观病症可初诊,镜检血淋巴内的细菌可确诊4 4〕流行情况:全国各养虾区均属常见病,发病和死亡率有时〕流行情况:全国各养虾区均属常见病,发病和死亡率有时〕流行情况:全国各养虾区均属常见病,发病和死亡率有时〕流行情况:全国各养虾区均属常见病,发病和死亡率有时高达高达高达高达90%90%,对成虾养殖危害较大,流行季节主要为,对成虾养殖危害较大,流行季节主要为,对成虾养殖危害较大,流行季节主要为,对成虾养殖危害较大,流行季节主要为4-64-6月和月和月和月和9-109-10月5 5〕防治:预防:〕防治:预防:〕防治:预防:〕防治:预防:a. a. 以生石灰或含氯制剂彻底清池消毒;以生石灰或含氯制剂彻底清池消毒;以生石灰或含氯制剂彻底清池消毒;以生石灰或含氯制剂彻底清池消毒; b. b. 在发病季节适当使用氯霉素、土霉素或在发病季节适当使用氯霉素、土霉素或在发病季节适当使用氯霉素、土霉素或在发病季节适当使用氯霉素、土霉素或大蒜等预防大蒜等预防大蒜等预防大蒜等预防. . 治疗:治疗:治疗:治疗:a. 1ppta. 1ppt氯霉素或氯霉素或氯霉素或氯霉素或1-2ppt1-2ppt土霉素或呋喃唑酮拌土霉素或呋喃唑酮拌土霉素或呋喃唑酮拌土霉素或呋喃唑酮拌饵连投饵连投饵连投饵连投5-7d;5-7d; b. 1% b. 1%大蒜或大蒜或大蒜或大蒜或1ppt1ppt卡拉霉素或氟哌酸拌料投卡拉霉素或氟哌酸拌料投卡拉霉素或氟哌酸拌料投卡拉霉素或氟哌酸拌料投喂喂喂喂3-5d3-5d;;;; c. c. 口服药饵同时以漂白精或二氯乙氰尿酸口服药饵同时以漂白精或二氯乙氰尿酸口服药饵同时以漂白精或二氯乙氰尿酸口服药饵同时以漂白精或二氯乙氰尿酸等等等等 进行水体消毒。

      进行水体消毒进行水体消毒进行水体消毒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细菌性虾病细菌性虾病 四、烂眼病四、烂眼病四、烂眼病四、烂眼病1 1〕〕〕〕 病原:非病原:非病原:非病原:非0101群霍乱弧菌群霍乱弧菌群霍乱弧菌群霍乱弧菌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伏于水草或池边,有时浮于水面旋〕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伏于水草或池边,有时浮于水面旋〕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伏于水草或池边,有时浮于水面旋〕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伏于水草或池边,有时浮于水面旋转翻滚,眼球病变过程如下:眼球肿胀〔由黑变褐〕转翻滚,眼球病变过程如下:眼球肿胀〔由黑变褐〕转翻滚,眼球病变过程如下:眼球肿胀〔由黑变褐〕转翻滚,眼球病变过程如下:眼球肿胀〔由黑变褐〕 眼眼眼眼球溃烂〔严重者脱落〕球溃烂〔严重者脱落〕球溃烂〔严重者脱落〕球溃烂〔严重者脱落〕 细菌侵入血淋巴,变为菌血病而死亡细菌侵入血淋巴,变为菌血病而死亡细菌侵入血淋巴,变为菌血病而死亡细菌侵入血淋巴,变为菌血病而死亡3 3〕诊断:肉眼观察眼球颜色和溃烂情形可初诊,镜检血淋巴〕诊断:肉眼观察眼球颜色和溃烂情形可初诊,镜检血淋巴〕诊断:肉眼观察眼球颜色和溃烂情形可初诊,镜检血淋巴〕诊断:肉眼观察眼球颜色和溃烂情形可初诊,镜检血淋巴可确诊。

      可确诊4 4〕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殖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殖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殖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殖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7-97-9月,并以月,并以月,并以月,并以8 8月最为严重月最为严重月最为严重月最为严重5 5〕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 治疗:早期:用治疗:早期:用治疗:早期:用治疗:早期:用1-2ppm1-2ppm呋喃唑酮或氯霉素杀灭水呋喃唑酮或氯霉素杀灭水呋喃唑酮或氯霉素杀灭水呋喃唑酮或氯霉素杀灭水体细菌;体细菌;体细菌;体细菌; 中晚期:同红腿病中晚期:同红腿病中晚期:同红腿病中晚期:同红腿病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细菌性虾病细菌性虾病 五、烂鳃病、黄鳃病五、烂鳃病、黄鳃病五、烂鳃病、黄鳃病五、烂鳃病、黄鳃病1 1〕〕〕〕 病原:细菌病原:细菌病原:细菌病原:细菌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病症和病理变化: 烂鳃病:病虾浮于水面,鳃丝发白,尖端基部溃烂,坏死鳃烂鳃病:病虾浮于水面,鳃丝发白,尖端基部溃烂,坏死鳃烂鳃病:病虾浮于水面,鳃丝发白,尖端基部溃烂,坏死鳃烂鳃病:病虾浮于水面,鳃丝发白,尖端基部溃烂,坏死鳃丝皱缩或脱落丝皱缩或脱落丝皱缩或脱落丝皱缩或脱落 黄鳃病:病虾鳃丝呈黄色,鳃部甲壳微张,严重时开展为烂黄鳃病:病虾鳃丝呈黄色,鳃部甲壳微张,严重时开展为烂黄鳃病:病虾鳃丝呈黄色,鳃部甲壳微张,严重时开展为烂黄鳃病:病虾鳃丝呈黄色,鳃部甲壳微张,严重时开展为烂鳃。

      鳃3 3〕诊断:根据病症可初诊,细菌检查以确诊〕诊断:根据病症可初诊,细菌检查以确诊〕诊断:根据病症可初诊,细菌检查以确诊〕诊断:根据病症可初诊,细菌检查以确诊4 4〕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的常见病〕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的常见病〕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的常见病〕流行情况:全国各地成虾养的常见病5 5〕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防治:预防:放虾前彻底清淤消毒,养成期保持良好水质 治疗:治疗:治疗:治疗:a. 1-2ppta. 1-2ppt土霉素拌饵连投土霉素拌饵连投土霉素拌饵连投土霉素拌饵连投5-7d;5-7d; b. 1% b. 1%大蒜或大蒜或大蒜或大蒜或1ppt1ppt氟哌酸拌料投喂氟哌酸拌料投喂氟哌酸拌料投喂氟哌酸拌料投喂3-5d3-5d;;;; c. c. 以海因消毒剂水体消毒,同时口服维以海因消毒剂水体消毒,同时口服维以海因消毒剂水体消毒,同时口服维以海因消毒剂水体消毒,同时口服维生素生素生素生素C C等。

      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细菌性虾病细菌性虾病 六、黑鳃病六、黑鳃病六、黑鳃病六、黑鳃病1 1〕〕〕〕 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 a. a. 水质底质恶化,水质底质恶化,水质底质恶化,水质底质恶化,pHpH值长期偏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值长期偏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值长期偏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值长期偏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盐含量过高;盐含量过高;盐含量过高; b. b. 细菌、真菌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细菌、真菌感染;细菌、真菌感染; c. c. 长期缺乏维生素长期缺乏维生素长期缺乏维生素长期缺乏维生素C C2 2〕病症和病理变化:鳃组织变黑,严重时鳃丝萎缩、糜烂和〕病症和病理变化:鳃组织变黑,严重时鳃丝萎缩、糜烂和〕病症和病理变化:鳃组织变黑,严重时鳃丝萎缩、糜烂和〕病症和病理变化:鳃组织变黑,严重时鳃丝萎缩、糜烂和坏死等坏死等坏死等坏死等3 3〕诊断:根据病症诊断。

      〕诊断:根据病症诊断〕诊断:根据病症诊断〕诊断:根据病症诊断4 4〕防治:〕防治:〕防治:〕防治: a. a. 对于因水质恶化引起的黑鳃,可采用换水、添加光合细对于因水质恶化引起的黑鳃,可采用换水、添加光合细对于因水质恶化引起的黑鳃,可采用换水、添加光合细对于因水质恶化引起的黑鳃,可采用换水、添加光合细菌等生物制菌等生物制菌等生物制菌等生物制 剂、以及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措施防治;剂、以及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措施防治;剂、以及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措施防治;剂、以及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措施防治; b. b. 细菌性黑鳃可口服细菌性黑鳃可口服细菌性黑鳃可口服细菌性黑鳃可口服2ppt2ppt氟哌酸等抗生素进行防治;氟哌酸等抗生素进行防治;氟哌酸等抗生素进行防治;氟哌酸等抗生素进行防治; c. c. 因维生素因维生素因维生素因维生素C C缺乏引起的黑鳃可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黑鳃可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黑鳃可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黑鳃可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 C。

      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细菌性虾病细菌性虾病 七、红体病七、红体病七、红体病七、红体病1 1〕〕〕〕 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病因:病因复杂,常有以下几种: a. WSSV a. WSSV或或或或TSVTSV等病毒性病原感染;等病毒性病原感染;等病毒性病原感染;等病毒性病原感染; b. b. 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感染;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感染;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感染;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感染; c. c. 水质环境恶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水质环境恶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水质环境恶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水质环境恶化,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 d. d. 饵料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饵料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饵料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饵料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缓游于池边或池面,身体局部或全〕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缓游于池边或池面,身体局部或全〕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缓游于池边或池面,身体局部或全〕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缓游于池边或池面,身体局部或全身性发红身性发红身性发红身性发红3 3〕诊断:根据病症,并接合水质以及养殖管理情况分析予以〕诊断:根据病症,并接合水质以及养殖管理情况分析予以〕诊断:根据病症,并接合水质以及养殖管理情况分析予以〕诊断:根据病症,并接合水质以及养殖管理情况分析予以诊断4 4〕防治:〕防治:〕防治:〕防治: a. a. 对于病毒性引起的红体,依具体情况采取适宜措对于病毒性引起的红体,依具体情况采取适宜措对于病毒性引起的红体,依具体情况采取适宜措对于病毒性引起的红体,依具体情况采取适宜措施;施;施;施; b. b. 对于细菌性红体,可口服氯霉素等结合水体消对于细菌性红体,可口服氯霉素等结合水体消对于细菌性红体,可口服氯霉素等结合水体消对于细菌性红体,可口服氯霉素等结合水体消毒;毒;毒;毒; c. c. 对于水质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换水或投放生物对于水质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换水或投放生物对于水质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换水或投放生物对于水质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换水或投放生物制剂;制剂;制剂;制剂; d. d. 对于饵料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投喂多维和大蒜对于饵料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投喂多维和大蒜对于饵料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投喂多维和大蒜对于饵料不良引起的红体,可投喂多维和大蒜等。

      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细菌性虾病细菌性虾病 第三节第三节 真菌性虾病真菌性虾病 真菌性虾病对虾卵和幼体危害最大,其次真菌性虾病对虾卵和幼体危害最大,其次对越冬期的亲虾危害较大,在虾类养成期间,对越冬期的亲虾危害较大,在虾类养成期间,真菌性虾病较少真菌性虾病较少一、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一、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1〕〕 病原:链壶菌属、离壶菌属和海壶菌属:病原:链壶菌属、离壶菌属和海壶菌属:具不规那么分枝的无分隔弯曲菌丝体具不规那么分枝的无分隔弯曲菌丝体2〕病症和病理变化:寄生于虾卵和各级幼体,〕病症和病理变化:寄生于虾卵和各级幼体,病虾因游泳力下降而沉底,病虾因游泳力下降而沉底,24h内出现大量内出现大量死亡,在病死的虾卵或幼虾内充满了菌丝死亡,在病死的虾卵或幼虾内充满了菌丝3〕诊断:将虾卵或幼虾压片镜检,根据镜检的〕诊断:将虾卵或幼虾压片镜检,根据镜检的菌丝可确诊菌丝可确诊4〕流行情况:该三属的真菌分布广泛,在全球〕流行情况:该三属的真菌分布广泛,在全球的虾卵和幼虾身体上均可发现,且可营腐生的虾卵和幼虾身体上均可发现,且可营腐生生活,成体可带菌,但不发病〔传播媒介〕生活,成体可带菌,但不发病〔传播媒介〕5〕防治:预防:水体、工具及虾苗应严格消毒〕防治:预防:水体、工具及虾苗应严格消毒;以孔雀绿洗卵;;以孔雀绿洗卵; 治疗:治疗:a. 以孔雀绿全池泼洒,必以孔雀绿全池泼洒,必要时隔天再用要时隔天再用1次;次; b. 以氟乐灵全池泼洒。

      以氟乐灵全池泼洒Chapter 7. 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 二、镰刀菌病二、镰刀菌病二、镰刀菌病二、镰刀菌病1 1〕〕〕〕 病因:镰刀菌:菌丝呈多分枝状,有分隔,生殖方式为大病因:镰刀菌:菌丝呈多分枝状,有分隔,生殖方式为大病因:镰刀菌:菌丝呈多分枝状,有分隔,生殖方式为大病因:镰刀菌:菌丝呈多分枝状,有分隔,生殖方式为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该真菌最主要的特征为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该真菌最主要的特征为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该真菌最主要的特征为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该真菌最主要的特征为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有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有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有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有1-71-7个分隔2 2〕病症和病理变化:寄生于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病症和病理变化:寄生于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病症和病理变化:寄生于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病症和病理变化:寄生于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部位,主要病症是被寄生处因黑色素沉积而呈黑色等部位,主要病症是被寄生处因黑色素沉积而呈黑色等部位,主要病症是被寄生处因黑色素沉积而呈黑色等部位,主要病症是被寄生处因黑色素沉积而呈黑色。

      3 3〕诊断:外观与黑鳃病难分,取病灶组织镜检,依菌丝和分〕诊断:外观与黑鳃病难分,取病灶组织镜检,依菌丝和分〕诊断:外观与黑鳃病难分,取病灶组织镜检,依菌丝和分〕诊断:外观与黑鳃病难分,取病灶组织镜检,依菌丝和分生孢子确诊生孢子确诊生孢子确诊生孢子确诊4 4〕防治:预防:池水经砂滤并以〕防治:预防:池水经砂滤并以〕防治:预防:池水经砂滤并以〕防治:预防:池水经砂滤并以6ppm6ppm二氯乙氰尿酸钠彻底消二氯乙氰尿酸钠彻底消二氯乙氰尿酸钠彻底消二氯乙氰尿酸钠彻底消毒;毒;毒;毒; 治疗:体内真菌无良方,孔雀绿可杀灭菌丝和孢子治疗:体内真菌无良方,孔雀绿可杀灭菌丝和孢子治疗:体内真菌无良方,孔雀绿可杀灭菌丝和孢子治疗:体内真菌无良方,孔雀绿可杀灭菌丝和孢子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真菌性虾病真菌性虾病 第四节第四节 原虫性虾病原虫性虾病一、微孢子虫病一、微孢子虫病1〕〕 病原:对虾匹里虫、奈氏微孢子虫、对虾病原:对虾匹里虫、奈氏微孢子虫、对虾八孢虫等微孢子虫八孢虫等微孢子虫2〕病症和病理变化:除对虾八孢虫感染卵巢外〕病症和病理变化:除对虾八孢虫感染卵巢外,其他微孢子虫均主要感染横纹肌,被感染,其他微孢子虫均主要感染横纹肌,被感染部位出现白浊、不透明且失去弹性,成为部位出现白浊、不透明且失去弹性,成为“乳白虾〞或乳白虾〞或“棉花虾〞棉花虾〞3〕诊断:根据病症,并取病变部位镜检,假设〕诊断:根据病症,并取病变部位镜检,假设发现孢子或孢子母细胞可确诊。

      发现孢子或孢子母细胞可确诊4〕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有时有较严〕流行情况: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有时有较严重的慢性死亡重的慢性死亡5〕传播途径:不清,有的认为是吃了病虾;有〕传播途径:不清,有的认为是吃了病虾;有的认为是吃了病虾的粪便;还有的认为是纵的认为是吃了病虾的粪便;还有的认为是纵向传播〔亲虾感染传播〕向传播〔亲虾感染传播〕5〕防治:预防:加强水质管理,病虾死虾应及〕防治:预防:加强水质管理,病虾死虾应及时捞出;时捞出; 治疗:目前尚无治疗良方;治疗:目前尚无治疗良方; 有资料介绍用有资料介绍用1-2ppt的烟的烟曲霉素拌料投喂有一定疗效曲霉素拌料投喂有一定疗效Chapter 7. 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 二、固着纤毛虫病二、固着纤毛虫病二、固着纤毛虫病二、固着纤毛虫病1 1〕〕〕〕 病原: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和钟虫等固着类纤毛虫:病原: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和钟虫等固着类纤毛虫:病原: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和钟虫等固着类纤毛虫:病原: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和钟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其根本结构呈倒钟罩形,内有大核和小核,以分枝或未分枝其根本结构呈倒钟罩形,内有大核和小核,以分枝或未分枝其根本结构呈倒钟罩形,内有大核和小核,以分枝或未分枝其根本结构呈倒钟罩形,内有大核和小核,以分枝或未分枝的柄作为固着器。

      的柄作为固着器的柄作为固着器的柄作为固着器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少量感染无显著病症,严重感染时,鳃、〕病症和病理变化:少量感染无显著病症,严重感染时,鳃、〕病症和病理变化:少量感染无显著病症,严重感染时,鳃、〕病症和病理变化:少量感染无显著病症,严重感染时,鳃、体表和附枝上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鳃丝变黑,影响摄食、体表和附枝上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鳃丝变黑,影响摄食、体表和附枝上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鳃丝变黑,影响摄食、体表和附枝上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鳃丝变黑,影响摄食、脱壳和呼吸等脱壳和呼吸等脱壳和呼吸等脱壳和呼吸等3 3〕诊断:依外观初诊,镜检确诊〕诊断:依外观初诊,镜检确诊〕诊断:依外观初诊,镜检确诊〕诊断:依外观初诊,镜检确诊4 4〕流行情况:全球性疾病,育苗池从〕流行情况:全球性疾病,育苗池从〕流行情况:全球性疾病,育苗池从〕流行情况:全球性疾病,育苗池从4-54-5月发病,养成池在月发病,养成池在月发病,养成池在月发病,养成池在6-6-9 9月盛行5 5〕防治:预防:保持良好水质;带纤毛虫的卤虫经〕防治:预防:保持良好水质;带纤毛虫的卤虫经〕防治:预防:保持良好水质;带纤毛虫的卤虫经〕防治:预防:保持良好水质;带纤毛虫的卤虫经5050度水浸度水浸度水浸度水浸泡泡泡泡5min5min投喂投喂投喂投喂 治疗:治疗:治疗:治疗:a. 25ppma. 25ppm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或福尔马林或10-410-4新洁尔灭泼洒,新洁尔灭泼洒,新洁尔灭泼洒,新洁尔灭泼洒,24h24h后换水;后换水;后换水;后换水; b. 35ppm b. 35ppm制霉菌素全池泼洒〔费用高〕;制霉菌素全池泼洒〔费用高〕;制霉菌素全池泼洒〔费用高〕;制霉菌素全池泼洒〔费用高〕; c. 10-15ppm c. 10-15ppm茶粕促蜕皮,再大量换水茶粕促蜕皮,再大量换水茶粕促蜕皮,再大量换水茶粕促蜕皮,再大量换水( (只适只适只适只适用于养成期用于养成期用于养成期用于养成期) );;;;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原虫性虾病原虫性虾病 第五节第五节 其他生物性和非生物性虾病其他生物性和非生物性虾病一、藻类附着病一、藻类附着病1〕〕 病原:病原:a. 硅藻类:包括楔形藻、菱形藻、双硅藻类:包括楔形藻、菱形藻、双眉藻和曲壳藻等,寄生于卵和体表眉藻和曲壳藻等,寄生于卵和体表 b. 蓝藻类:包括颤藻、螺旋藻和蓝藻类:包括颤藻、螺旋藻和钙化裂须藻等,附着于体表和附肢;钙化裂须藻等,附着于体表和附肢; c. 绿藻类:包括浒苔、刚毛藻等,绿藻类:包括浒苔、刚毛藻等,附着于体表和附肢;附着于体表和附肢; d. 褐藻类:水云,附着于体表和褐藻类:水云,附着于体表和附肢。

      附肢2〕病症和病理变化:少量寄生无明显病症,大〕病症和病理变化:少量寄生无明显病症,大量寄生使体表呈绒毛状,并粘附大量污物,严量寄生使体表呈绒毛状,并粘附大量污物,严重时影响蜕皮和繁殖等重时影响蜕皮和繁殖等3〕诊断:病虾活动缓慢,体表和附肢有棉絮状〕诊断:病虾活动缓慢,体表和附肢有棉絮状污物4〕流行及危害〕流行及危害 :全国各地均有,卵、幼虾和成:全国各地均有,卵、幼虾和成虾均可感染,常发生于底质较差的水域,影响虾均可感染,常发生于底质较差的水域,影响运动、摄食、蜕皮和生长,可造成死亡并影响运动、摄食、蜕皮和生长,可造成死亡并影响外观5〕防治:预防:彻底清池并在养殖过程中加强〕防治:预防:彻底清池并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管理;水质管理; 治疗:治疗:a. 以以10-15ppm茶粕促蜕皮,茶粕促蜕皮,再大量换水,添加生物制剂;再大量换水,添加生物制剂; b. 以硫酸铜全池泼洒〔以硫酸铜全池泼洒〔苗种池勿用〕,再加生物制剂苗种池勿用〕,再加生物制剂Chapter 7. 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 二、肌肉坏死病〔白浊病〕二、肌肉坏死病〔白浊病〕二、肌肉坏死病〔白浊病〕二、肌肉坏死病〔白浊病〕1 1〕〕〕〕 病因:至今不明,据推测有以下几种:病因:至今不明,据推测有以下几种:病因:至今不明,据推测有以下几种:病因:至今不明,据推测有以下几种: a. a. 细菌性病原引起,其中可能是葡萄球菌或假单胞菌;细菌性病原引起,其中可能是葡萄球菌或假单胞菌;细菌性病原引起,其中可能是葡萄球菌或假单胞菌;细菌性病原引起,其中可能是葡萄球菌或假单胞菌; b. b. 由水质环境因素引起,如由水质环境因素引起,如由水质环境因素引起,如由水质环境因素引起,如T T过高、过高、过高、过高、S S过高或低、过高或低、过高或低、过高或低、DODO偏低、硬度不够等;偏低、硬度不够等;偏低、硬度不够等;偏低、硬度不够等; c. c. 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如缺某些维生素、蛋白质含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如缺某些维生素、蛋白质含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如缺某些维生素、蛋白质含与营养物质缺乏有关,如缺某些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不够等。

      量不够等量不够等量不够等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局部区域、局部体节或整个身体变〕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局部区域、局部体节或整个身体变〕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局部区域、局部体节或整个身体变〕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局部区域、局部体节或整个身体变白且不透明白且不透明白且不透明白且不透明3 3〕诊断:根据外观诊断〕诊断:根据外观诊断〕诊断:根据外观诊断〕诊断:根据外观诊断4 4〕流行情况:全球普遍存在,有时可引起严重死亡〕流行情况:全球普遍存在,有时可引起严重死亡〕流行情况:全球普遍存在,有时可引起严重死亡〕流行情况:全球普遍存在,有时可引起严重死亡5 5〕防治:〕防治:〕防治:〕防治:a. a. 放养密度勿过大;放养密度勿过大;放养密度勿过大;放养密度勿过大; b. b. 多换水,并保持较高水位,防止温度和盐度等的多换水,并保持较高水位,防止温度和盐度等的多换水,并保持较高水位,防止温度和盐度等的多换水,并保持较高水位,防止温度和盐度等的剧烈变化;剧烈变化;剧烈变化;剧烈变化; c. c. 加强饵料营养,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加强饵料营养,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加强饵料营养,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加强饵料营养,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 C和和和和B B等等等等物质。

      物质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其他虾病其他虾病 三、黑鳃病三、黑鳃病三、黑鳃病三、黑鳃病1 1〕〕〕〕 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均会引起黑鳃: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均会引起黑鳃: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均会引起黑鳃: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均会引起黑鳃: a. a. 细菌性病原引起;细菌性病原引起;细菌性病原引起;细菌性病原引起; b. b. 水质或底质有机质、水质或底质有机质、水质或底质有机质、水质或底质有机质、CrCr、、、、CuCu、、、、KMnO4KMnO4、亚硝酸氮、亚硝酸氮、亚硝酸氮、亚硝酸氮等过高;等过高;等过高;等过高; c. c. 长期缺乏维生素长期缺乏维生素长期缺乏维生素长期缺乏维生素 C C等 2 2〕病症和病理变化:鳃丝呈一条条黑色花纹,局部或弥散性〕病症和病理变化:鳃丝呈一条条黑色花纹,局部或弥散性〕病症和病理变化:鳃丝呈一条条黑色花纹,局部或弥散性〕病症和病理变化:鳃丝呈一条条黑色花纹,局部或弥散性坏死,鳃丝皱缩。

      坏死,鳃丝皱缩坏死,鳃丝皱缩坏死,鳃丝皱缩3 3〕诊断:依鳃丝变黑及变黑的鳃丝坏死等病症诊断〕诊断:依鳃丝变黑及变黑的鳃丝坏死等病症诊断〕诊断:依鳃丝变黑及变黑的鳃丝坏死等病症诊断〕诊断:依鳃丝变黑及变黑的鳃丝坏死等病症诊断4 4〕流行情况:易发生于水质污染地区,发病顶峰为〕流行情况:易发生于水质污染地区,发病顶峰为〕流行情况:易发生于水质污染地区,发病顶峰为〕流行情况:易发生于水质污染地区,发病顶峰为6-96-9月,影月,影月,影月,影响呼吸和摄食等响呼吸和摄食等响呼吸和摄食等响呼吸和摄食等5 5〕防治:〕防治:〕防治:〕防治:a. a. 用石灰等彻底清池,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和底质用石灰等彻底清池,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和底质用石灰等彻底清池,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和底质用石灰等彻底清池,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和底质清洁;清洁;清洁;清洁; b. b. 以以以以CuSO4CuSO4和和和和KMnO4KMnO4等防治虾病使要注意用量;等防治虾病使要注意用量;等防治虾病使要注意用量;等防治虾病使要注意用量; c. c. 饵料中添加维生素饵料中添加维生素饵料中添加维生素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 C等物质,发病较轻时多换等物质,发病较轻时多换等物质,发病较轻时多换等物质,发病较轻时多换水。

      水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其他虾病其他虾病 四、软壳病四、软壳病四、软壳病四、软壳病1 1〕〕〕〕 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病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a. a. 饵料缺乏或营养不全〔饵料缺乏或营养不全〔饵料缺乏或营养不全〔饵料缺乏或营养不全〔CaCa和和和和 P P含量过少或含量不均含量过少或含量不均含量过少或含量不均含量过少或含量不均衡〕;衡〕;衡〕;衡〕; b. b. 水体水质变差,因有毒物质积累而导致软壳;水体水质变差,因有毒物质积累而导致软壳;水体水质变差,因有毒物质积累而导致软壳;水体水质变差,因有毒物质积累而导致软壳; c. c. 水体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等消毒剂,抑制甲壳中水体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等消毒剂,抑制甲壳中水体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等消毒剂,抑制甲壳中水体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等消毒剂,抑制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几丁质的合成几丁质的合成几丁质的合成 d. d. 水体水体水体水体pH pH 过高,导致过高,导致过高,导致过高,导致P P以以以以CaPO4CaPO4沉淀,使水体可溶性沉淀,使水体可溶性沉淀,使水体可溶性沉淀,使水体可溶性P P减少,导致软壳。

      减少,导致软壳减少,导致软壳减少,导致软壳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甲壳薄而软,对虾个体偏小,活力低下〕病症和病理变化:甲壳薄而软,对虾个体偏小,活力低下〕病症和病理变化:甲壳薄而软,对虾个体偏小,活力低下〕病症和病理变化:甲壳薄而软,对虾个体偏小,活力低下3 3〕诊断:用手触摸病虾,感觉虾壳薄而软〕诊断:用手触摸病虾,感觉虾壳薄而软〕诊断:用手触摸病虾,感觉虾壳薄而软〕诊断:用手触摸病虾,感觉虾壳薄而软4 4〕流行情况:国内外均有发生,有时可造成严重损失〕流行情况:国内外均有发生,有时可造成严重损失〕流行情况:国内外均有发生,有时可造成严重损失〕流行情况:国内外均有发生,有时可造成严重损失5 5〕防治:〕防治:〕防治:〕防治:a. a. 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 b. b. 多投放鲜饵,如投放贝肉等;多投放鲜饵,如投放贝肉等;多投放鲜饵,如投放贝肉等;多投放鲜饵,如投放贝肉等; c. c. 在饵料中适量添加钙粉等。

      在饵料中适量添加钙粉等在饵料中适量添加钙粉等在饵料中适量添加钙粉等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其他虾病其他虾病 五、厚壳病五、厚壳病五、厚壳病五、厚壳病1 1〕〕〕〕 病因:病因:病因:病因: a. a. 水体长期盐度过高;水体长期盐度过高;水体长期盐度过高;水体长期盐度过高; b. b. 营养物质缺乏;营养物质缺乏;营养物质缺乏;营养物质缺乏;2 2〕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摄食不正常,生长停顿,不蜕皮或〕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摄食不正常,生长停顿,不蜕皮或〕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摄食不正常,生长停顿,不蜕皮或〕病症和病理变化:对虾摄食不正常,生长停顿,不蜕皮或蜕皮不遂蜕皮不遂蜕皮不遂蜕皮不遂3 3〕诊断:用手触摸对虾,有特别厚实的感觉,结合咨询对虾〕诊断:用手触摸对虾,有特别厚实的感觉,结合咨询对虾〕诊断:用手触摸对虾,有特别厚实的感觉,结合咨询对虾〕诊断:用手触摸对虾,有特别厚实的感觉,结合咨询对虾摄食、生长及蜕皮等情况而作出判断摄食、生长及蜕皮等情况而作出判断。

      摄食、生长及蜕皮等情况而作出判断摄食、生长及蜕皮等情况而作出判断4 4〕危害性:影响正常生长,有时还可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危害性:影响正常生长,有时还可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危害性:影响正常生长,有时还可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危害性:影响正常生长,有时还可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5 5〕防治:〕防治:〕防治:〕防治:a. a. 换水或添加淡水,同时在饵料中添加脱壳素等物换水或添加淡水,同时在饵料中添加脱壳素等物换水或添加淡水,同时在饵料中添加脱壳素等物换水或添加淡水,同时在饵料中添加脱壳素等物质;质;质;质; b. b. 定期使用定期使用定期使用定期使用10-15ppm10-15ppm茶粕全池泼洒促脱壳,换水,茶粕全池泼洒促脱壳,换水,茶粕全池泼洒促脱壳,换水,茶粕全池泼洒促脱壳,换水,并在饵料中添加维并在饵料中添加维并在饵料中添加维并在饵料中添加维 生素生素生素生素B B 和和和和 C C 等物质,等物质,等物质,等物质,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其他虾病其他虾病 六、对虾烂尾、断须、红须、断足等病六、对虾烂尾、断须、红须、断足等病六、对虾烂尾、断须、红须、断足等病六、对虾烂尾、断须、红须、断足等病1 1〕〕〕〕 病因:病因:病因:病因: a. a. 水体氨氮等物质浓度过高;水体氨氮等物质浓度过高;水体氨氮等物质浓度过高;水体氨氮等物质浓度过高; b. b. 池底污染严重,病原菌数量过高引起感染;池底污染严重,病原菌数量过高引起感染;池底污染严重,病原菌数量过高引起感染;池底污染严重,病原菌数量过高引起感染;2 2〕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出现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出现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出现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病症和病理变化:病虾出现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症。

      症3 3〕诊断:根据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症可初诊,水质〕诊断:根据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症可初诊,水质〕诊断:根据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症可初诊,水质〕诊断:根据红须、烂尾、断须和断足等病症可初诊,水质检测而和细菌接种以确诊检测而和细菌接种以确诊检测而和细菌接种以确诊检测而和细菌接种以确诊4 4〕危害性:假设处理不及时,常因细菌继发性大量感染而出〕危害性:假设处理不及时,常因细菌继发性大量感染而出〕危害性:假设处理不及时,常因细菌继发性大量感染而出〕危害性:假设处理不及时,常因细菌继发性大量感染而出现大量死亡现大量死亡现大量死亡现大量死亡5 5〕防治:〕防治:〕防治:〕防治:a. a. 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以稳定水质并改进底质;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以稳定水质并改进底质;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以稳定水质并改进底质;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以稳定水质并改进底质; b. b. 投喂投喂投喂投喂0.1-0.2%0.1-0.2%的维生素,同时口服氯霉素或氟的维生素,同时口服氯霉素或氟的维生素,同时口服氯霉素或氟的维生素,同时口服氯霉素或氟哌酸等抗菌药物;哌酸等抗菌药物;哌酸等抗菌药物;哌酸等抗菌药物; c. c. 水体投放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水体投放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水体投放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水体投放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其他虾病其他虾病 七、敌害七、敌害七、敌害七、敌害1. 1. 鱼类:鱼类:鱼类:鱼类: 1 1〕危害:对虾幼体可被各种鱼类所食;对虾成体可被肉食〕危害:对虾幼体可被各种鱼类所食;对虾成体可被肉食〕危害:对虾幼体可被各种鱼类所食;对虾成体可被肉食〕危害:对虾幼体可被各种鱼类所食;对虾成体可被肉食性鱼类所食。

      性鱼类所食性鱼类所食性鱼类所食 2 2〕防治:〕防治:〕防治:〕防治:a. a. 清塘要彻底,进水要过滤清塘要彻底,进水要过滤清塘要彻底,进水要过滤清塘要彻底,进水要过滤(40-60(40-60目网滤目网滤目网滤目网滤); b.); b.以以以以15-20ppm15-20ppm茶粕杀鱼茶粕杀鱼茶粕杀鱼茶粕杀鱼2. 2. 水鸟:捕食虾类,传播疾病;同时也是养殖虾池发病的征兆水鸟:捕食虾类,传播疾病;同时也是养殖虾池发病的征兆水鸟:捕食虾类,传播疾病;同时也是养殖虾池发病的征兆水鸟:捕食虾类,传播疾病;同时也是养殖虾池发病的征兆之一3. 3. 桡足类、水母等:一些大型的捕食性桡足类和水母可直接捕桡足类、水母等:一些大型的捕食性桡足类和水母可直接捕桡足类、水母等:一些大型的捕食性桡足类和水母可直接捕桡足类、水母等:一些大型的捕食性桡足类和水母可直接捕食对虾幼体食对虾幼体食对虾幼体食对虾幼体 防治:以筛网过滤水体或砂滤水体防治:以筛网过滤水体或砂滤水体防治:以筛网过滤水体或砂滤水体。

      防治:以筛网过滤水体或砂滤水体4. 4. 其他虾蟹:其他虾蟹:其他虾蟹:其他虾蟹: 1 1〕危害:〕危害:〕危害:〕危害: a. a.争夺饲料,提高养殖的饵料系数争夺饲料,提高养殖的饵料系数争夺饲料,提高养殖的饵料系数争夺饲料,提高养殖的饵料系数 b. b. 在养殖对虾蜕壳期间可直接攻击并杀死养殖在养殖对虾蜕壳期间可直接攻击并杀死养殖在养殖对虾蜕壳期间可直接攻击并杀死养殖在养殖对虾蜕壳期间可直接攻击并杀死养殖对虾,降低成活率对虾,降低成活率对虾,降低成活率对虾,降低成活率 c. c. 蟹的成体可直接吃食对虾,降低养殖成活率蟹的成体可直接吃食对虾,降低养殖成活率蟹的成体可直接吃食对虾,降低养殖成活率蟹的成体可直接吃食对虾,降低养殖成活率 2 2〕防治:〕防治:〕防治:〕防治:a. a. 彻底清池,进水过滤彻底清池,进水过滤彻底清池,进水过滤彻底清池,进水过滤; b. ; b. 用网具或其他方式捕用网具或其他方式捕用网具或其他方式捕用网具或其他方式捕捉虾池中的敌害。

      捉虾池中的敌害捉虾池中的敌害捉虾池中的敌害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其他虾病其他虾病 复复 习习 题题1. 常见的对虾病毒性病原有哪些?简述常见的对虾病毒性病原有哪些?简述其主要特征和对养殖对虾的危害其主要特征和对养殖对虾的危害2. 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有哪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有哪些?些?3. 针对目前病毒性虾病大量爆发并造成针对目前病毒性虾病大量爆发并造成严重损失的现状,利用你所学过的水产严重损失的现状,利用你所学过的水产学知识,详述病毒性虾病的综合防治措学知识,详述病毒性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4. 常见的细菌性虾病和真菌性虾病有哪常见的细菌性虾病和真菌性虾病有哪些?简述其主要特征和防治措施些?简述其主要特征和防治措施5. 有一虾池发生了严重的黑鳃病症,请有一虾池发生了严重的黑鳃病症,请分析引起该病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引起该病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 6. 2002年以来,海南各地的对虾养殖均年以来,海南各地的对虾养殖均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沉底死亡,迄今尚不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沉底死亡,迄今尚不知引起该病确实切原因,请利用您所学知引起该病确实切原因,请利用您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引起该病的可能原过的有关知识,分析引起该病的可能原因?并根据您分析的原因提出适当的防因?并根据您分析的原因提出适当的防治措施。

      治措施 Chapter 7 养殖虾类疾病养殖虾类疾病 1977-2003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与产量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与产量 探索阶段:探索阶段:1977年以前;年以前; 起步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2;; 快速开展阶段:快速开展阶段:1983-1992;; 大幅下滑阶段:大幅下滑阶段:1993-1994;; 徘徊阶段:徘徊阶段: 1995-1997;; 恢复与提高阶段:恢复与提高阶段: 1998-今;今; 五须虾五须虾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