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ppt
41页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七千年左右的发展里程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艺术瑰宝!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豪一起走进“形神兼备,迁想妙得”的中国古代绘画!一、魏晋之前(萌芽期)1.岩画、2.器皿画、3.帛画、4.画像砖、5.壁画阴山岩画 旧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看书解释 战国楚墓帛画,绢本 墨绘 . 龙凤仕女图1949年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全画的主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 鹿王本生图鹿王本生图 局部局部 北魏北魏 敦煌壁敦煌壁画画 这是画的左端,描绘的是九色鹿自恒河中救起溺水之人,溺水者生还后发誓不泄露鹿的行踪画像砖 汉代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画像砖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 画像砖艺术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迄今发现的数千块画像砖不仅真实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社会变化,而且将这一种古老的民间美术艺术的发展历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魏晋隋唐(发展期)中国画 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晋朝晋朝晋朝 顾恺之顾恺之顾恺之洛神赋洛神赋洛神赋 原作已失,今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藏故宫博物院; 游春图隋 展子虔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吴道子 唐 送子天王图(局部) 开创了中国宗教画本土化的新时代,给日后的宗教题材绘画尤其是佛教壁画带来深刻的影响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图中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画面优美,笔墨灵动洒脱,宛若仙境,代表了唐代的白描技法的最高成就古代帝王图 晋武帝司马炎唐 阎立本二、中国画的主要分类 按照题材分山水、人物、花鸟等三类一、中国传统山水画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自我的图像、人的性情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王希孟,北宋画家,他十八岁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的千古绝唱5分钟时间欣赏课本32页到38页山水画作品总结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木落山空九月秋,画时应欲遣人愁 因思梦泽经由处,二十年间若转头 景随心移二、中国传统人物画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古代帝王图 晋武帝司马炎唐 阎立本魏文帝曹丕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十国南唐 顾闳中 视频中国传统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物植物 视频中国传统花鸟画写生到写意体现画家怎样的情怀? 一、写生(唐宋) 欣赏42页43页 特点: 造型准确、风格细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
技法: 工笔 二、写意(元明清) 欣赏44页45页 特点: 激情洋溢、个性鲜明、借物言志、寄托情怀 绘画技法: 写意中国绘画中的线条为什么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画最重要的艺术语言 以线造型、以线传情 书画同源 石如飞白木如籀(zhou),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经典解读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 徐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