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阻抗测量.ppt
43页第七章 阻抗测量,本章要点:,· 阻抗的定义、表示式和基本特性,· 电阻的测量,· 电感、电容的测量,7.1 概述,7.1.1 阻抗的定义与表示式,阻抗是表征一个元器件或电路中电压、电流关系的复数特征 量,用公式表示为,(7.1),导纳Y是阻抗Z的倒数,即,(7.2),基础知识复习,1. 频率与波长:,2. 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高频(30~300MHz)以下波段,即波长大于1m的情况,这时元器件为集总参数(元件尺寸<<波长),参数集中在R、L、C等元件中,认为与导线无关微波(300MHz~300GHz),即波长小于1m的情况,这时元器件为分布参数(元件尺寸 ≈ 波长),参数分布在腔体、窗口、微带线等微波器件中,与路径有关7.1.2 阻抗元件RLC的基本特性,在电子技术中,随着频率及电路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集总参数电路:频率在数百兆赫以下的集总参数电路元件(如 电感线圈、电容器、电阻器等)元件尺寸<<波长 (300MHz, λ=1m),分布参数电路:频率在数百兆赫以上的微波段,L、C已小到 做不出来,只能做成微波器件(如谐振腔、耦合窗、波导、微 带线等)元件尺寸≈波长,本章只讨论集总参数:,R、L、C只能近似地看作理想的纯电阻或纯电抗。
任何实际的电路元件不仅是复数阻抗,且其数值一般都随所加 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环境温度、机械冲击等而变化特别是 当频率较高时,各种分布参数的影响变得十分严重这时,电 容器可能呈现感抗,而电感线圈也可能呈现容抗下面我们来分析电感线圈、电容器和电阻器随频率而变化的情 况1.电感线圈,电感线圈的主要特性为电感L,但不可避免地还包含有损耗电 阻rL和分布电容Cf在一般情况下,rL和Cf的影响较小由图 可知电感线圈的等效阻抗为,,式中 Rdx——等效电阻;,Ldx——等效电感,令,为其固有谐振角频率,并设,rL<<,,则上式可简化为,,,,(7.4),当,,时,Ldx为正值,这时电感线圈呈感抗;,当,,时,Ldx为负值,这时呈容抗;当,,(严格地说,,,)时,Ldx=0,这时为一纯电阻,,,由于Cf及rL均,很小,故为一高阻当,,时,由式(7.4)可知,Rdx及Ldx均随频率的增高而,增高2.电容器,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如图7.3(a)所示,其中,除理想电容C外, 还包含有介质损耗电阻Rj,由引线、接头、高频趋肤效应等 产生的损耗电阻R,以及在电流作用下因磁通引起的电感L03.电阻器,电阻器的等效电路如图7.4所示,其中,除理想电阻R外,还有 串联剩余电感LR及并联分布电容Cf。
令,为其固有,谐振频率,当,时,等效电路呈感性,,电阻与电感皆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当,时,等效电路,呈容性4.Q值,通常用品质因数Q来衡量电感、电容以及谐振电路的质量,其 定义为,Q=2π磁能或电能的最大值 / 一周期内消耗的能量,对于电感可以导出,,(7.5),对于电容器,若仅考虑介质损耗及泄漏因数,品质因数为,(7.6),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损耗角δ和损耗因数D来衡量电容器的质量损耗因数定义为Q的倒数,即,(7.7),式中,损耗角δ的含义如图7.5所示对于无损耗理想电容器,,与,的相位差θ=90°,而有损耗时则θ<90°损耗角,δ=90°-θ,电容器的损耗愈大,则δ也愈大,其值由介质的特 性所决定,一般δ<1°,故,7.1.3 阻抗的测量特点和方法,通过上面对RLC基本特性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电感线圈、 电容器、电阻器的实际阻抗随各种因素而变化,在选用和测量 RLC时必须注意两点:,1.保证测量条件与工作条件尽量一致,测量时所加的电流、电压、频率、环境条件等必须尽可能接近 被测元件的实际工作条件,否则,测量结果很可能无多大价值2.了解RLC的自身特性,在选用RLC元件时就要了解各种类型元件的自身特性。
例如, 线绕电阻只能用于低频状态;电解电容的引线电感较大;铁芯 电感要防止大电流引起的饱和讨论:通常电源滤波电路中为何在大电容旁边还并联一个小电 容?,电解电容引线电感大,高频时显感性,失去滤波作用但对低频滤波效果好 陶瓷片之类电容,高频特性好,对高频滤波好,但容量小,对低频滤波不行7.2 电阻的测量,7.2.1 伏安法,伏安法的理论根据是欧姆定律,即R=U/I其测量原理如图7.6 所示具体方法是直接测量被测电阻上的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 再计算出电阻值对于图7.6电路,通常在直流状态下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它与低 频(如50~100Hz)状态下测量结果相差很小,而不必选用交 流仪表由于伏安法是实现阻抗定义的方法,下面介绍的一些阻抗测量 方法,从原理上讲大多都属伏安法7.2.2 三用表中的电阻档,1.模拟式指针三用表中的欧姆档,1)测量原理,图中电池接法是考虑到三用表中要与电压、电流测量共用表笔, 黑表笔为公共端(COM),红表笔为测电流、电压的正端,故 电池极性必须按图中的接法,才能保证表针顺时针偏转当 RX=0时,相当于红黑表笔短路,调节内阻RT(包含电表 内阻rA和可调电阻R)使表头中电流达最大值,表盘上刻度应 是0Ω,如图7.7所示。
当 RX=∞, 相当于开路,表头中电流 为零,表盘上刻度是∞7.8),当 RX=RX 这时电流值应为,,,由(7.2-1)式可以看出,I与RX是种非线性关系,这会导至Ω 表盘刻度不均匀当RX=RT时,这时I=Im/2,指针将处于表盘中央,故将RT称为 中值电阻可以证明这时是测量误差最小的情况(见第2章最 佳测量点的选择)这一特点不同于电流、电压表2)欧姆表的量程,由(7.2-1)式可以看出,在欧姆表中更换量程是应更换内阻 (即中值电阻)表7.1 某欧姆表量程与中值电阻的关系,能从0测到∞,似乎不用换量程? 不行,两头刻度太密,3)欧姆表的使用,欧姆表经常用来测量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使用中 要注意以下三点:,(1)调零:由于三用表中的干电池新旧不同,要保证RX=0时指 针能对准0Ω,在测量前要进行调零,即将两表笔短路调整电 表内阻,使电流达最大值,则对准0Ω应当指出,实际调零 电路要比图7.7原理电路稍复杂些,能保证在调零过程中保持 中值电阻基本不变2)极性:当用来测量二极管、三极管时,要注意红表笔对应 的是电池的负极3)量程:不同量程中值电阻不同,相应的测量电流大小不同。
例如,经常用×1kΩ档测二、三极管,是由于这时中值电阻为 10kΩ,相应的最大电流I=1.5V/10kΩ=150μA,不会损坏晶体 管若用×1Ω档,这时中值电阻为10Ω,相应电流为 I=1.5V/10Ω=150mA,则可能损坏晶体管2.数字多用表中的电阻档,图7.9给出数字多用表中测量电阻的原理电路示例,利用运放 组成一个多值恒流源,实现多量程电阻测量,各量程电流、 电压值如表7.2所示恒流I通过被测电阻RX,由数字电压 (DVM)表测出其端电压UX,则RX=UX/I表7.2 图7.9中各量程电流、电压值,3.微小电阻值的测量,在台式多用表中有两种测量电阻模式1)两线(端)法,测试线电阻(典型值0.5—2Ω) 引起的误差不可忽视测量端 S1—S2两端的电压包含测试电 流在两根测试线上的压降 I(R11+R12),结果检测电阻的 示值为RX+R11+R122)四线(端)法,第一对线提供恒流源(R11和R12 不影响恒流源);第二对测试线 加到电压测量端S1—S2的电压 是RX两端的压降IRX,由于DVM 是高阻抗输入,故测试线电阻 R13和R14不会影响电压的测量,4.高值电阻的测量,高值电阻可采用电压源分压的方法,其测量原理如图7.11(a) 所示。
若输入阻抗Z很大时,由流经Rr和Rx电流相等,可以得:,,,,,(7.9),兆欧表(摇表):-----可测绝缘电阻,美国Fluke 1550兆欧表:可测高达 1垓欧(1012Ω=106MΩ),原理:,可提供:500 V1KV2.5KV5KV 的输出电压U 则:Rx=U/I,7.2.3 电桥法,电桥平衡条件为,ZXZ4=Z2Z3 (7.10),根据上式,可以计算出被测元件ZX的量值电桥平衡时有,(7.11),(7.12),当被测元件为电阻元件时,取ZX=RX,Z2=R2,Z3=R3,Z4=R4, 则图7.12所示为一个直流电桥,且有,RX=R2R3/R4 (7.13),测量小电阻的准确度可做到10-57.3 电感、电容的测量,7.3.1 电桥法,1. 电桥法测电容,测量电容时,桥体连接成图7.14所示的串联电容电桥(维恩 电桥)根据电桥的平衡条件: ZXZ4=Z2Z3 ,可导出,(7.14),由实部相等可得,由虚部相等可得,(7.16),(7.17),(7.15),,,3.电桥法测电感,测量电感时,桥体连接成如图7.15所示(麦克斯威电桥)。
被测 电感接在1、2两端,LX是它的电感量.RX是它的等效串联损 耗电阻当电桥平衡时由平衡条件可以导出:,LX=R2R3C4,RX=R2R3/R4,Q=ωC4R4,这里只例举了两种电桥实际 上,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产品, 综合了多种不同特点的电桥以获 得更好的性能表7.3给出了常用 的各种电桥的基本线路、特点和平衡条件电桥设计要点:,①为结构简单,设计两臂为电阻相邻两臂为电阻,另两臂则为同性阻抗,相对两臂为电阻,另两臂则为异性阻抗,②为易平衡:,③多采用标准电容作标准电抗(它比标准电感精度高),7.3.2 谐振法(Q表),当回路达到谐振时,有,且回路总阻抗为零,即,,将回路调至谐振状态,根据已知的回路关系式和已知元件的数值,求出未知元件的参量1.谐振法测电感,,,,2.谐振法测量电容,替代法测电容,在不接CX的情况下,将可变电容C调到某一容量较大的位置,设其容量为C1,调节信号源频率,使回路谐振然后接入被测电容CX,信号源频率保持不变,此时回路失谐,重新调节C使回路再次谐振,这时C为C2,那么被测电容 CX=C1-C23.Q表的工作原理,Q表是由一个频率可变的高频振荡器,一只标准的可变电容 器和一个高阻抗的电子电压表组成。
当谐振电路谐振时,电 容(或电感)上的电压:,Q=XC/R =1/R2πf0C,Q =us/uc,除了从电压表读出Q值外,还可以由振荡器和电容器的刻度盘 上读出f和Cs的数值,从而根据,的关系计算出线圈的电感Lx为了方便起见,在标准电容器的 度盘上加一条电感刻度,那么在测量一些特定频率时,可以不 经计算而直接由刻度盘上读出Lx值国产Q表,如QBG-3型的技术参数为:Q=10~600,分三档, 准确度±15%;L=0.1μH~100mH,分六档,准确度±5%; C=1~469pF,f0=50kHz~50MHz,分七档,有七个特定频 率点标准电感,作业: 7.3 7.4 7.8,7.3.3 数字化方法,1.便携式数字万用表中的L、C测量,在便携式数字万用表中,为降低成本选用了时常数法,其原 理如图7.23所示具体实现方法是在DVM表中加入一块双时基电路CC7556,用数字电压表测出,,值,就反映出被测电容CX的大小(CX∝t,∝,)只要适当调整电路,即可直接显示出被测电容值基础复习:同步检波、相敏检波,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 P514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曾兴雯 P189,,U0=USURCOS[ωt+(φS – φR)] 当 φS – φR=0º 检测同相分量 当 φS – φR=90º 检测正交分量,2.台式数字万用表中的L、C测量,设标准正弦信号为ur=Ursinωt。
则uo为,,(7.31),利用双积分DVM可以实现Rx、、Lx、QX的测量对应第5章 双积分DVM中(5.47)式:,,,,,,同理将上页U2代入Ux可得,(7.36),(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