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精品: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doc
4页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期末复习卷(2)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y 关于x的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 B. C. D..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3.若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2) B.(-,2) C.(-2,-1) D.(2,-1)4.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点(-2,y1),(-1,y2),(3,y3),则函数值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2<y1<y3 B.y3<y2<y1 C.y1<y2<y3 D.y3<y1<y2 5.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20 cm2,设该矩形的一边长为y cm,另一边长为x c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第6题图)26. 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4,-2)和B(2,4),则使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是( )A.或 B. 或 C. 或 D. 7. 函数和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第8题图)8. 如图,点A为双曲线上一点,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B,作矩形ABCD,且点C、D在x轴上,当点A的横坐标增加时,矩形ABCD的面积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0分)9. 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10. 菱形的面积为10,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x和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 __.11. 已知反比例函数y=,当1<x≤2时,函数值y的范围是 .l(第16题图)O(第13题图)(第15题图)(第14题图)12.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的值是 . 13. 如图,已知点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过A作AB⊥x轴于点B,P是y轴上一点,若△PAB的面积为2,则k的值为 . 14.如图,点A(3,5)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点C,分别过点A,C作y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D,连接AD,BC,则阴影部分面积之和为 .15. 如图,点A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上一点,连接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斜边作等腰Rt△ABC,若点C的纵坐标为4,则点C的横坐标为 . 16. 如图,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经过点A(,1),作等边△ABO,且点B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P为y轴上一点,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若点B′恰好落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点P的纵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48分)17.(本题8分)如图, 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且经过点(-2,3).(第17题图)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y≥3时,x的取值范围.18. (本题8分)如图,点A(2,m)是双曲线上的点,点B是双曲线上的点,直线AB交y轴于点C,且BC=2AC. (1)求m的值及点B的坐标;(第18题图)(2)将点B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判断点B′是否落在双曲线 上,并说明理由.19. (本题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B和A、D分别落在x 轴和y轴上,点C落在双曲线上,已知A(0,3)、B(-4,0). (1)求k的值;(第19题图) (2)若P是该双曲线上一点,且△POA的面积与△COD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第20题图)20.(本题10分)某气象研究中心观测到一场沙尘暴,沙尘暴先后经过开阔荒漠地和绿色植被区时,风速y(小时/千米)和时间x(小时)分别成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 (1)分别求出当0≤x≤6和x>6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当x=15时,风速为多少千米/小时? (3)沙尘暴的风速不低于20千米/小时,共经过多少时间? 21. (本题12分)如图-1,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一点,其横坐标为m,PA∥x轴,PB∥y轴,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于点A、B.(1)请用含m的代数式分别表示P、A、B三点的坐标: P( , ),A( , ),B( , );BxOyAPy= y= (2)连接OA、OB.求四边形AOBP的面积;(第21题图-1)(3)点C为直线y=2x上一点,在点P运动过程中,以点P、A、B、C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请直接写出此时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BxOyAPCy= y= y=2x(备用图)(备用图)xOyy= y= y=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