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名胜古迹.docx
71页景點圖 古蹟名稱八卦山大佛風景區住址彰化市中山路接卦山路順道而上特色八卦山大佛 - 彰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標,順著卦山路爬坡直上大佛風景區入口牌樓,走上參佛大道,兩側陳列著三十二尊石雕觀音,法相各個肅穆莊嚴,大道的盡頭便來到九龍池廣場 , 抬頭可瞻仰二十二公尺高的釋迦牟尼大佛,往下可遠眺彰化平原景緻1百果山風景區田尾鄉公路花園田中森林公園員水路出水巷 12 號沿台一線, 於田尾鄉打簾村民生路 〈公路花園北入口〉 及民族路 〈公路花園南入口〉 皆可出入彰化縣田中鎮 150 縣道, 「田中榮民之家」或「達德商工」附近百果山屬於八卦山脈「虎蹄坡」坡地中一部分,環境優美,遍植花果而得名百果山風景區包括水源地、遊覽區及廣天宮三部分生產各種花卉,數量、種類居全台之冠,素有「花的故鄉」美稱,沿省道台一線抵達田尾鄉境時,眼前景色盡是綠意及花團錦簇,令人心曠神怡 , 不論平日或假日, 人潮洶湧, 繁花爭奇鬥艷, 遊客賞花、買花,是全省休閒觀光的好去處環境清幽的鼓山寺、林蔭扶疏的田中森林公園、公園內蝶兒飛舞、鳥鳴吟吟,豐富的生態景觀資源,更有登山步道蜿蜒穿行在山嶺線上 、 自行車道彎延2台灣民俗 彰化縣花壇鄉灣雅村三芬路村 30 號穿行山林、田野之間,構成了田中森林遊樂區,煩擾工作之餘,想登山健行、遠眺賞景、森林浴、休憩、或者來趟自然生態之旅,到這兒來準沒錯!台灣民俗村是國內第一座強調以台灣 300 年歷史演進過程的國際多元化綜合性文化遊樂區 , 村內設施主要分為 7 大部分:遊客服務區、昨日台灣區、今日台灣區、山林勝蹟區、自然教育區、時空劇場區以及休閒渡假區,豐富多樣的內容令人目不暇給。
3主要景點包含典雅古樸的清水岩寺 、林木扶疏的清清水岩遊 彰化 137 縣道公路旁, 清水國 水岩森林遊憩區 、設備齊全的清水岩露營區及蜿蜒憩區 小附近 清幽的長青自行車道,周圍環境樹綠鳥鳴,頗富原始風貌,是中部三大名岩之一打石巷 中正路上的第一市場 因本巷在早期有多家打石店店家,因而得名為員林地區最早的教育設施 正中門楣安著一塊木匾,刻著「興賢書院」四字, 「賢」字很特別,右興賢書院 員林鎮三民街1號上的「又」寫成「忠」 有一對門神(秦叔寶、尉遲恭)彩繪;門聯已經漫漶剝蝕,難辨字跡;倒是4福寧宮 員林鎮中山路二段 26 號5一對鏤空木雕,螭龍盤爐,古色古香左側門書寫著「文運亨通」 「昌期際會」 ,門釘方印寫著「科科甲甲聯登」 ;右側門書寫著「興詩立禮」 「賢關聖域」,門釘方印寫著「福祿壽喜」 「福庇珂鄉,卅里鹿津分聖澤;寧安瑤闕,千秋燕霧沐慈暉」廟門龍柱上的這副對聯,點出了「福寧宮」的名稱、歷史和功能原來,天上聖母媽祖是由鹿港登陸,且曾供奉在鹿港的天后宮裡;後來才移轉到燕霧地區的員林 , 來照護庇蔭燕霧地區的黎庶。
進入三川門,是個拜殿, 「德被蒼生」的匾額最古色古香了廊柱與枋樑間,有鳳凰和獅子的雀替三川殿左壁上,有一花岡岩刻成的「員林街福寧宮」 ,是〈捐置天上聖母祀田碑記〉 原名「廣寧廟」 ,又稱「三山國王廟」 ,一般人通稱「王爺公」 ,是員林地區歷史最久的古廟民國 63年,動工重新改建, 65 年完成,格局大備,規模壯觀,由前而後,計有三川殿、正殿、後殿一樓聖廣寧宮 員林鎮光明里中正路 360 號母殿、二樓觀音佛祖殿、三樓凌霄寶殿,總計建地201 坪,可以說是彰化縣有名的大廟之一門口的一對石獅,是雍正四年設置的;巨大的門神雕像威武雄壯,是一大特色6員林寺員林天主堂員林鎮和平里和平街 20 號員林鎮民生路 50 號主奉釋迦牟尼佛寺內建築與設備,氣氛裝嚴肅穆,是一個修心養性的佛教寶剎八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中國佛教會全國代表大會即在此召開大樓的西側,保存著一尊日本造型的古佛銅像,法相尊嚴,還有日人塑造的三尊佛像,是釋迦牟尼佛佛祖、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原由水泥塑造,各有八百斤的重量,都很值得觀賞前清光緒 23 年(1897 年), 若瑟神父在菜園內 (現今的光明街) 開辦教堂,後來遷往三條圳建小教堂傳教; 1903 年,在大街租屋繼續傳教,宣統 2 年(1910 年),在東門現址買地新建 20 坪的洋式聖7員林鎮湖水坑,位於湖水巷,開林寺旁有明湖國小堂, 1952 年拆除後,由接辦的瑪利諾會新建教堂。
此後,為輔導青年就業,曾經開辦汽車修護技術訓練班,造福青年,很受重視相傳於清乾隆初年有德裕公者攜釋迦牟尼佛來台安奉,後香火日盛,信仰者眾多,鑑於佛堂簡陋狹小乃建廟奉祀並泥塑釋迦牟尼佛及文殊菩薩供人膜拜,昔時先民移墾此地多以開墾山林燒炭為生,故曰「開林寺」 ,咸豐年間重修後至民國四十年廟方將部分寺地捐予明湖國小以作育英才 , 讓附近居民小孩不用再遠赴市區就讀 , 經常可見孩童於廟前廣場嬉戲玩耍,因此整座寺廟呈現出「廟中有校,8雙林寺紫林禪寺育英路 38 號員林鎮中正路 37 號校中有廟」 的特殊有趣景象,今開林寺廟貌規模係民國七十年改建落成 , 為鋼筋水泥三層懸山重簷建築,主祀釋迦佛,合祀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五穀大帝、城隍爺等神明,二樓設有開山祿位及長生祿位,左右有鐘鼓樓,氣勢雄偉創建於民國六年,民國五十五年購得現址,民國六十三年完工一樓寶殿供奉西方三聖,二樓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由在家信眾所主持,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創建人楊咱優居士生於民國前二年,幼年家貧,二十歲立志修行,禮佛虔誠,三十歲正式持齋民國二9佛導寺綠色環境學習營地十九年三十一歲時以自宅作 「紫林院」, 宣揚佛法。
經十餘年之積蓄及信眾之支持 , 於民國四十二年購得紫林寺現址,民國五十年落成建築具印度宮殿風味,很有特色佛導寺重建於一九九三年,道場前有一大片草地,員林鎮員集路二段 552 巷 21頗似高雄佛光山大雄寶殿前 一樓供奉本師釋迦牟 號尼佛 , 二樓供奉西方三聖原是舊有閒置的軍用營區 , 是一個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活化都市綠地與維持生物多樣性的成功案彰化縣公園路一段 409 號例,她結合原有八卦山國家風景區,形成一個更為完整的休憩旅遊路線這裡有高達 20 種的鳥類、10162 種的植物…等豐富而多元的生態資源,是個適龍山寺 鹿港鎮龍山里金門巷 81 號合家庭、學校師生共同遊賞的空間,未來亦是彰化縣「區域環境教育學習」場所、青少年戶外教育的環境學習場域是鹿港規模最大的廟宇 , 也是本省格局相當完整的古剎其藝術價值更受到建築學者的推崇 ,譽為 「傳統建築藝術殿堂」11天后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