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税扶贫工作纪实.docx
3页地税扶贫工作纪实 近年来,在**乡的**村经常看到两个人,走村串户,白天上田头、晚上进农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尽管他们不是村里人,但村里又老少皆熟、妇孺都知.他们就是都昌地税派驻**村的扶贫工作人员——县地税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及**两同志.他们心系贫困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村脱贫攻坚战挥洒了许多汗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公正得民心树好花自发 **村是国家“十三五"贫困村,村民收入偏低,村级组织涣散扶贫小分队进驻后,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吃住在村里他们先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帮村委会健全“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然后,他们召集村民代表开座谈会,深入各农户走访,摸清贫困户的底数、贫困的原因、探讨科学的脱贫方案起初许多老百姓抱着观望的态度,对他们不冷不热他们在了解到,村里以前存在确定低保户对象等方面存在凭关系、真正的贫困户反而享受不到低保的情况后,决定以此突破,重新唤回老百姓的信任他们排除一切阻力,对所有低保户逐个重新审核,按村委会干部、自然村理事会成员、一般村民的顺序,对不是贫困对象的一律取消低保资格先后调整低保户55户,这样村民才向小分队投来了信任的眼光,**同志也赢得了“包青天”的美誉。
后来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到要拆除一些旧房子,有的村民开始不同意,但他们反复做工作,甚至对在景德镇打工的户主,第一书记**同志还专程奔赴景德镇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于他们事前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共拆除旧房460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冲突事件,让老百姓的好事从而变得更好. 心系精准扶贫“轻伤不下火线” 该小分队的队长**同志是地税局党组副书记他亲自担任**村第一书记,事事以身作责,天天奔波在扶贫第一线,即使生病也“绝不下火线"2016年10月的一天,**同志的胆结石病发作了,当时给人的感觉十分危险,村委会干部将其送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要他住院.可他说,胆结石是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事,吃两片药丸就可以了,结果硬是拔下针头又回到了村里在他的带领下,队员**同志,也是不怕苦不怕累,尽管55岁了,再加上“三高"、痛风、心律有时才40次等,但仍坚持工作,放弃节假日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在家搞资料建设这些软件资料此次得到了省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还被督导组拍照,拟在全省推广哪个自然村什么情况有多少贫困户贫困户家在哪家里房屋情况有多少人口贫困户家庭成员身体状况读书的在哪读书.读书成绩如何。
务工的在哪务工.务工收入如何等等,这些他们都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就连村里的狗,看到黄书记来了,不但不叫,反而一个劲地朝黄书记摇尾巴由此可见,他们在村里流出了多少汗水这次按计划,督导组要上户查看5户困难户,要求且只能是村里第一书记带路由于**同志对路线轻车熟路,介绍情况时如数家珍结果督导组突破原计划,查看了10户,均十分满意. 情牵贫困户点滴见真意 **村,有一个88岁的孤寡老人,叫**他一生没有婚配,无儿无女,属五保分散供养对象但这老人很硬气,依旧自食其力,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经营着自己的几分薄地这一状况引起了小分队的关注,他们准备个人给老人捐些钱、买些生活用品,结果老人坚决拒绝:“我已经享受了五保照顾,不能再让你们麻烦了我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油菜收获的季节,**同志如同亲子般去帮助老人去田里收割菜籽、挑到晒场去晒……一次走访时,看到老人家饭桌上摆着两个隔夜菜,菜上却冒着白沫**心如刀绞,立即跑到集市买了几斤肉,亲自到厨房炖好送到老人家里去,当时,老人感动得差不多要跪下来 问到他们整年在乡下,苦不苦他们回答说只要村里的困难户都脱贫了,我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的确,扶贫已二年了,但小分队从没有叫过苦,没有喊过累.在他们心中,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很高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