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转载).docx
6页稻盛和夫:“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转载)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有许多优秀的工匠,只要专心磨炼技能,制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他们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和充实;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是既能磨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的修行,他们把劳动看作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精进”的道场。
可以说,多数日本人都曾经抱有这种有深度的、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步西方化,日本人的劳动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本章开头所提到的,劳动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劳动是“必要之恶”因而许多日本人把劳动看作一项单纯的苦差事,甚至厌恶劳动,厌恶工作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话虽这么说,但我原本也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而且我曾经认为,在劳动中要遭受苦难的考验简直是不能接受的事 孩童时代,父母常用鹿儿岛方言教导我:“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 我总是反驳说:“苦难?能卖了最好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出言不逊的孩子 通过艰苦的劳动可以磨炼自己的人格,可以修身养性,这样的道德说教,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也曾不屑一顾 但是,大学毕业的我,在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就职以后,年轻人的这种浅薄的想法就被现实彻底地粉碎了 松风工业是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企业,原是在日本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之一但在我入社时早已面目全非,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公司已经走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业主家族内讧不断,劳资争议不绝我去附近商店购物时,店主用同情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待在那样的破企业,老婆也找不到啊!” 因此,我们同期入社的人,一进公司就觉得“这样的公司令人生厌,我们应该有更好的去处”。
大家聚到一块儿时就牢骚不断 当时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我也是靠恩师介绍才好不容易进了这家公司,本应心怀感激,情理上就更不该说公司的坏话了然而,当时的我年少气盛,早把介绍人的恩义抛在一边,尽管自己对公司还没做出任何贡献,但牢骚怪话却比别人还多 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学生就相继辞职了,最后留在这家破公司的除了我之外,只剩一位九州天草出身的京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我俩商量后,决定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结果我俩都考上了 但入学需要户口簿的复印件,我写信给在鹿儿岛老家的哥哥,请他寄来,等了好久毫无音讯结果是那位同事一个人进了干部候补生学校 后来我才知道,老家不肯寄户口簿复印件给我,是因为我哥哥当时很恼火:“家里节衣缩食把你送进大学,多亏老师介绍才进了京都的公司,结果你不到半年就忍不住要辞职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气愤之余拒不寄送复印件 最后,只剩我一个人留在了这家破败的公司 只剩我一个人了,我非常苦恼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有许多优秀的工匠,只要专心磨炼技能,制造出赏心悦目的产品,他们就会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和充实;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是既能磨炼技能,又能磨炼心志的修行,他们把劳动看作自我实现、完善人格的“精进”的道场可以说,多数日本人都曾经抱有这种有深度的、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逐步西方化,日本人的劳动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本章开头所提到的,劳动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劳动是“必要之恶”因而许多日本人把劳动看作一项单纯的苦差事,甚至厌恶劳动,厌恶工作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话虽这么说,但我原本也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而且我曾经认为,在劳动中要遭受苦难的考验简直是不能接受的事。
孩童时代,父母常用鹿儿岛方言教导我:“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 我总是反驳说:“苦难?能卖了最好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出言不逊的孩子 通过艰苦的劳动可以磨炼自己的人格,可以修身养性,这样的道德说教,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也曾不屑一顾 但是,大学毕业的我,在京都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就职以后,年轻人的这种浅薄的想法就被现实彻底地粉碎了 松风工业是一家制造绝缘瓷瓶的企业,原是在日本行业内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之一但在我入社时早已面目全非,迟发工资是家常便饭,公司已经走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业主家族内讧不断,劳资争议不绝我去附近商店购物时,店主用同情的口吻对我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待在那样的破企业,老婆也找不到啊!” 因此,我们同期入社的人,一进公司就觉得“这样的公司令人生厌,我们应该有更好的去处”大家聚到一块儿时就牢骚不断 当时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我也是靠恩师介绍才好不容易进了这家公司,本应心怀感激,情理上就更不该说公司的坏话了然而,当时的我年少气盛,早把介绍人的恩义抛在一边,尽管自己对公司还没做出任何贡献,但牢骚怪话却比别人还多。
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学生就相继辞职了,最后留在这家破公司的除了我之外,只剩一位九州天草出身的京都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我俩商量后,决定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结果我俩都考上了 但入学需要户口簿的复印件,我写信给在鹿儿岛老家的哥哥,请他寄来,等了好久毫无音讯结果是那位同事一个人进了干部候补生学校 后来我才知道,老家不肯寄户口簿复印件给我,是因为我哥哥当时很恼火:“家里节衣缩食把你送进大学,多亏老师介绍才进了京都的公司,结果你不到半年就忍不住要辞职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他气愤之余拒不寄送复印件 最后,只剩我一个人留在了这家破败的公司 只剩我一个人了,我非常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