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莆田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港城崛起.docx
9页加快莆田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港城崛起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港城崛起Speedan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ofPutian,serviceharborcityrisingPengcheng(PutiancityconstructionbureauPutianFujian351100)【Abstract】AfterfacingtheinfrastructureofportHsin-chengconstructionZhi,developmentinHsin-chengslow-moving,constructionhavenoprefaceetc.checkandsupervisionharborcityrisingofproblem,aggressivepracticeinvestigateorchestrationtogiveattentiontoboth,putfortheffortthewayofthinkingandmethodforcrack.【Keywords】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Theharborcityisrising当前,加快莆田港城建设步伐进入关键时期,这既是城港互动建设的加速发展期,又是统筹兼顾、全力破解制约港城发展“瓶颈”问题的攻坚期,特别是中央和省当前实施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给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更多新机遇,如何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全面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真正起到推动港城经济快速发展,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加快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市委确定“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作出《中共莆田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决定》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湾”港口资源和岸线资源是我市加快发展的优势、潜力和希望所在,但临港生产性项目建设急需的道路、供水、供气、排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仍很落后,严重制约了港口新城的开发建设、项目落地,也影响了莆田经济的腾飞市委提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生产性项目,是促进港城崛起的必然需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是切实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跃上新台阶、展示新形象的需要城市供水设施、燃气工程、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都是群众生产生活必不可少,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的物质条件,更是服务民生,取信于民的现实需要2.我市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莆田是一个“古府城市”,1983年9月才建市,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版城市”建市后,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用地扩大了11倍,人口规模扩大8.3倍,城市化水平达47.5%基础设施配套逐步提高,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2.99平方米,人均用水量171.14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04标台,燃气普及率94.6%。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新增绿地800多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1.2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7.85%,污水处理率达73.6%,垃圾处理率100%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莆田经济发展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2.1区间路网进展缓慢,新城路网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区间道路不够完善,特别是港城之间道路未形成快捷顺畅的网络,制约港城之间互动发展;各城区内路网配套不齐全,市政设施杂乱,配套投入不足,历史欠帐多;受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新城大部份市政道路建设严重滞后;市政道路总体等级不高,防尘防噪的沥青混凝土较少,存在“断头路”和“梗阻路”现象,宽窄不一,高低不平2.2供水体系混乱,布局不尽合理目前莆田市平原沿海地区自来水总供水能力约为38万吨/日,大小水厂共有12个,存在供水能力总量少,供水保障水平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供水缺乏统筹规划,造成管网交叉、重复建设,供水设施布局不尽合理;供水体系既有乡镇、村、民营的,又有市、区两级的,多头供水,各自为政,不利于供水安全稳定和综合调度;供水企业普遍生产规模小,特别是港口新城、工业园区供水设施、供水管网建设更加滞后,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发展后劲,不能满足港城经济发展需求。
2.3污水管网覆盖有限,影响环境指标目前,我市污水管网城乡交错,污水难以有效收集进行集中处理,雨污分流范围还不够普遍,生产污水还未开展收集处理,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进度不够快,影响环境指标和项目限批,将严重影响我市港口经济、工业项目的发展2.4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无害处理不到位我市目前共有大湖和涵两座垃圾无害处理设施,其中大湖垃圾处理场目前剩余库容仅能维持到09年底的垃圾消纳而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标商项目资金无法到位,建设进度缓慢农村垃圾处理虽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地方转运设施没有配套、垃圾处理不到位、存在“二次污染”隐患、部分河网水系污染等问题2.5公交设施滞后,优先战略落实不到位我市公共交通起步较晚,车辆配置破旧,公交场站设施建设滞后;线网布局不尽合理,缺乏科学性;覆盖范围还不够广,特别是工业园区和港区的公交线路还未连接到位;营运时间相对偏短,夜间班次开通少;公交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了城市的对外形象,也影响了港口新城的生产生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6园林绿化品位不高,人为破坏严重我市正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但目前各项绿化专项规划还未全面完成,道路绿化树种单一,缺乏系统规划,景观杂乱,无连续性,差异性较大。
公共绿地偏少,全民护绿意识相对比较薄弱,遭到人为破坏问题也较为严重,在绿化带中违章设置广告牌的问题也较为普遍,影响了绿地景观,给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带来极大负担,给社会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2.7亮化夜景覆盖不广,违章广告较多近两年,路灯建设步伐加快,已经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全面亮灯,但还有许多路段还未覆盖到位特别是夜景工程仍也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的步行街、凤凰山广场、东岩山古文化广场等点状标志性建筑,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品位的整体夜景效果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与措施2009年,是加快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一年,是迎接第14届省运会在我市隆重召开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提升莆田城市形象的重要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呼应“海西应先行,港城当崛起”,从而以实际行动来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围绕“海西应先行,港城当崛起”这个载体,以“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契机,按照“高档次规划、景观式建设、快节奏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3.1加快道路交通建设,促进港城互动道路是港城崛起的前提和基础,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承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我们要重点抓好打通断头路,拉开城市框架,力求形成覆盖全城的“半小时快速交通网”,着重加快实施以下项目:(1)从服务三湾开发及工业区发展需要,加快实施市政干道工程。
加快涵港大道、荔港大道、城港大道、仙港大道、滨海大道、东吴大道、荔涵大道、工业大道等四纵八横大莆田主干路网建成通车,服务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港口新城的开发建设;抓紧各开发区内市政路网工程建设,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2)从提升城市交通及窗口形象出发,完善城区内外交通设施全面实现荔港大道、莆阳大道(一期)、文献路(东拓)、城港大道一期、东园路竣工通车;改造竣工荔城大道、涵华路;完善县(区)城区内部路网,建设涵江北环城路、南环城路、人民街北伸、公园西路、塘北路、新涵大街北伸道路年内竣工;秀屿区后井路、佳通西路、中央大道、莆秀路笏石段改造竣工通车;加快建设北岸开发区、城港大道二期部分路段及东吴大道主车道,完成妈祖城4座主要桥梁主体工程及环城路;仙游县城一环路、二环路、仙港大道竣工;围绕迎接省运会比赛需要,营造良好比赛环境,加大比赛场馆和酒店周边配套道路建设力度实施二亭路、西洪路南段(北大路至东园路)、九华体育公园进场道路、北大路护城五期路段、洋西路、延寿路、镇海路、体校路、延寿山庄配套道路等市政配套工程3.2开展市政园林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以“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契机,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1)从美化市容市貌出发,完善市政园林设施整治工程开展学园路、荔城路、延寿路、东圳路、胜利南路、学园南路、南门路、荔涵大道、荔园路市政园林整治工作,同时同步实施人行道、地下管线、行道树改道、路灯广告等配套工程;从美化环境及文明工地创建的需要,对护城河五期、文献东路片区(含护城河三期)、南郊濠浦片区、顶墩片区、洋西片区、龙桥直街片区等六大片区改造场地进行整治,加强周边围护、绿化建设2)从优化城市整体形象出发,完善园林绿化美化工程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各项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园林绿化美化工程新建3个公园,建设2条景观带(南北洋荔枝林带和东圳路景观带),续建3个公园(东岩山公园、延寿公园和玉湖公园);新建东圳小游园、木兰溪大桥、立交桥公共绿地、广化寺入口小游园、莆仙大戏院前广场等20块街心公共绿地,完成土海城市湿地公园、妈祖公园等综合性城市公园的前期工作;加快“绿化林荫道,造福兴化人”进度,大力推进道路绿化建设及整治工程,全面实施行道树改造开展荔港大道、荔涵大道、城港大道、荔园路、东园路及202省道(城区至文甲公路)、延寿路、东圳路等道路绿化;编制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城市绿线规划设计、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全面推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大力挖掘社会潜力,积极开展单位庭院(小区、开发区)绿化达标活动,使全市“园林小区”、“园林单位”达60%以上,城区主干道沿街单位9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加强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监管督查,进一步提高养护市场化覆盖面,试点推行城市公园的市场化管理。
3)从城市亮化美化出发,完善路灯夜景工程全面完成福厦路城涵段、荔港大道、城港大道、东园路、滨海大道、涵黄公路等路灯亮化工程,改造市区荔城路、东圳路部分路段路灯;从城市空间美化需要出发,实施荔港大道、东园路、荔城路、荔园路城市一轴一环夜景工程3.3大力发展公共设施,提升城市承载力大力发展城市大供水、大供气、大公交以及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公共事业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服务港城生产生活的需要1)从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出发,实施城市大供水工程按照莆田市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加紧二水厂扩容,在现有第二水厂日供水11万吨的基础上再扩容8万吨,解决中心城区夏季用水高峰水量不足;筹建日供水12万吨的第三水厂,保障华林工业园区、城南片区、荔城新区的供水安全;开展第四水厂(原湄洲湾自来水厂)技改工程,保障东园片区及太湖园区供水;新建北岸自来水厂,解决港口新城用水问题;沿新建道路铺设供水主干道,改造城老旧管道,提高供水保障水平;筹建莆田市自来水检测中心和自来水公司调度中心,加强监管,提升自来水水质;推动村村通工程,对涵江、秀屿、黄石、笏石等城市组团水厂规模进行扩建2)从净化生态环境的需要出发,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荔城、湄洲湾北岸、秀屿、枫亭、仙游等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争取今年竣工并投入运行;建设霞林、下黄两个污水提升泵站以及荔园路二期至延寿路压力管道2Km工程,解决华林工业园区及荔港路二期沿线生活生产污水排放处理问题;加快污水管网建设,中心市区增加污水收集管20Km,县区污水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厂三期同步配套工程;开展污泥处理设施及排水检测室的建设。
3)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出发,实施垃圾处理工程扩建大湖垃圾处理场库容量126万立方米,实现仙游县垃圾填埋场竣工,加快完成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并投产上网发电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对全市782个村(居)农村垃圾整治,占全市84%4)从提高生产生活质量需要出发,实施城市大燃气工程配合市政道路改造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