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史纲0497343.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6083883
  • 上传时间:2022-1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讲义 建筑史纲第4讲建筑史纲Outlin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第4讲 中国建筑的成熟☆中国建筑历史的座标·中国问题1文明:从连续中发现断裂在经典后发现丰富2 空间:——东方、远东、东亚的代表和周边的联系和西方的联系——关于“九州”3时代:——古代中华帝国的三个统一时代秦汉帝国:BC221-AD220隋唐帝国:581-907明清帝国:1368-1911——关于“封建”——feudal ☆中国古典建筑的特征(1) 前提的5个方面1、主体、文化:汉族为主;儒家传统 2、地域:中原-江南为中心3、时代:唐代以来-明清4、类型:官式建筑(宫殿、寺庙、府第等;官方主持营造的建筑)5、制度: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做法则例》——汉族 中原-江南 唐以来(明清) 典型的木结构官式建筑(2) 形制(形式、风格、要素)的5个方面1 单体平面:间2 单体立面:三分-台基,屋身(柱+斗栱),屋面3 单体屋面:歇山、庑殿等及其重檐、组合4 群体组织:院纵横轴线5 技术体系:抬梁,穿斗(井干)斗栱(功能-装饰、象征)☆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1、依据-功能的:宫殿、住宅、陵墓…-形态的:亭、台、楼、阁、榭…-材料和结构技术:木、石…2、注意:-单体和群体-功能的社会性:和一定的制度、文化传统相联系-两大功能类型:公共 Vs 私有(住宅)-古代(和“现代”对立的)公共建筑的主导类型: 国家权力机构(政治权力和宗教权力)☆宫殿1、宫殿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始阶段-高台宫室-前殿和宫苑结合-纵向“三朝”2、汉-唐-明发展趋势-规模-空间序列-秩序“三朝五门”的传统周朝诸侯、王的宫室制度,有关“朝”、“门”的记载散见于先秦和秦汉古籍中,以《三礼》之中为多。

      现存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论述可能是汉郑玄的周礼注文五门:皋、库、雉、应、路(又作毕)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偶见作:外朝二、内朝一)三朝:1,外朝,大朝2,常朝,治朝,正朝,外朝(对3而言),内朝(对1而言),中朝(《通典》称)3,内朝,路寝庭朝,日朝,燕朝,射朝(?)三朝五门的关系,以郑玄的周礼朝士注,为:皋、(外朝)库、雉、应(常朝)、路(内朝)意义:纵深序列的重视,空间和仪式的关系1.原始社会:仰韶半坡之大房子,与住宅无异2.商:偃师二里头、堂庑式/殷墟轴线对称布局3.西周:凤雏/四合院有门塾、前堂后寝?/纵深轴线4.春秋:凤翔马家庄二号、秦雍城宗庙,四合院有一门三堂/高台榭自春秋始?5.战国:秦咸阳一号宫殿,夯土台中心/阿房宫同6.周制:《左传》《礼记》“三朝五门”,未见实物7.西汉:未央官同/有东西厢8.东汉:洛阳德阳殿基高4.5m9.曹魏:洛阳太极殿,有东西堂之制10.东魏:邺南城有前后两组殿,纵三朝之始11.隋:结束东西堂之制,恢复三朝五门12.唐:长安承天门,含元殿,洛阳应天门均门形平面的门阙之制启:五代洛阳五凤楼、宋东京宣德门(又作端门)、故宫午门13.宋:始用御街千步廊之制,及于元、明、清/工字平面主殿及于元,明清置于工字台基上/始用全琉璃、五彩遍装14.元:喇嘛教、伊教影响装饰:多色琉璃、金红装饰、毛皮帷幕及壁画、及于明清15.小结:汉唐是楼阁廊院式、宋清是工字形殿廊院式☆坛庙1、坛:台-天地、自然神 2、坛庙-自然神-祖先-先贤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

      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 注意:民间的庙☆陵墓1. 原始社会2.商:木椁、深葬、土圹、四、六出羡道3.商、西周是否累土为坟?4.春秋、战国、秦、累土为圹,植树象山,建寝殿、供祭祀,有“陵寝”之称,秦汉时帝王称“山陵”5.汉陵:累土为方锥截其上,“方上”,四向神墙、神门,上有建筑、十字对称/西汉有陵邑、东汉无/西汉仍木椁(“黄肠题凑”之制)东汉?/汉贵族有享堂、神道、石阙、东汉有墓表/汉民间有崖墓6.南朝:砖穹墓无阙,用石辟邪,石麟麒(皇帝)7.唐:因山为陵之始,/引导加强、犹四面辟神门,砖砌攒尖穹顶绘天象图8.北宋:方上陵制之末/风水地形、上宫西北而下宫东南/仓促而规模小/石象生等而划一 南宋:下宫于前、棺椁封于上宫献殿之龟头屋称攒宫,自始一变9.明:经泗州祖陵、凤阳皇陵、南京孝陵而为定制按,南方影响?)棱恩(下宫)—方城明楼(上宫)——宝城地宫(攒宫)/长陵之明楼非殿而亭,上下宫合而为一/明始公共神道,集中陵区,圆形宝城10.清:东西陵之制☆住宅与聚落(一)、聚落-起源:农业,定居-发展:城市,乡村(二)、住宅的形制演变1 史前:巢居/穴居(文献传说)干栏/穴居、半穴居、地面住宅(遗址)2 先秦:文献中的士大夫住宅制度(理想OR现实?)注意:住宅和宗庙等类型的差别? -类型分化3汉代:庭院、小型住宅、坞堡4南北朝、隋唐:回廊式庭院住宅5宋代:庭院住宅6宋、元:-住宅与城市生活的密切关系7明清(转向民居分类研究)-—北方:独立式 大庭院-代表:北京四合院 南方:毗连式 小天井-代表:徽州民居 闽粤:回廊式(从厝式),大的庭院-代表:闽南泉州、粤东潮州(三)、住宅的类型汉族(中原文化)的主流类型:长期以来 宫殿代表的官式建筑 主导价值观 木构架为主体-结构:抬梁、穿斗与混合-经济发展水平、建筑材料来源:夯土墙、砖墙承重-平面、形态:具体地域性文化传统、习俗的影响-概论:北方:独立厢房,大的庭院-代表:北京四合院 南方:毗连, 小天井 -代表:徽州民居-典型:北京四合院、江南天井式(徽州民居)、(云南的一颗印)-汉族中的特殊例子:窑洞 土楼特异性的类型:-竹木构干栏(阑):西南少数民族-木构井干:西南少数民族、西北、东北林区-碉楼:西藏、川西北:藏族、羌族-阿以旺:新疆维吾尔-毡包:蒙古、维吾尔、哈萨克* 窑洞:西北、黄土高原-汉族* 土楼:闽客赣部分-汉族关于分类的讨论汉族(中原文化)的主流类型:-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砖墙承重合理性:宫殿代表的官式建筑 主导价值观 木构架为主体不合理:未作细分?砖墙承重是不是住宅类型的关键☆中国传统建筑意匠的相关问题☆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1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道:自然界的法则、规律人道:社会的法则、规律社会统治秩序的合法性思考:哲学理论的抽象性-建筑理论的具象性空间方位大小色彩界限2 “物我一体”的自然观矛盾: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理论上:自然的有机性,生命得到尊重 -实践上:对自然的审美折射社会意识3 “阴阳有序”的环境观通过“阴阳”、“五行”等理论,广泛的“象征主义”的手法为时间、空间、方位、数量、色彩、材料建立“秩序”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配合的“符号系统”4 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因素(1)内向性:防御性、内向空间(2)尚祖制:营造传统的稳定性(3)中庸…?思考:社会意识:宇宙、自然、环境的认识、态度,哲学理论 -儒家的学说(天人关系、中庸、礼、孝、本末)社会制度-制度化的知识:礼制(等级)、玄学(阴阳五行风水) -营造的相关制度:社会现象:-建筑的类型、形态、空间、秩序☆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与建筑设计1、实践理性精神与建筑审美趣味形式美工匠技术传统和建筑空间、形态、秩序反映的社会文化传统例子:模数制度起因-技术的合理性发展-等级制度的规范性2、空间与屋顶艺术空间层次 其它空间元素?屋顶艺术 其它形态要素?3、模数制与结构体系4、地域文化与建筑的乡土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