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省常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省常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氯化氢、固态氯化钠都不导电,所以氯化氢、氯化钠都是非电解质B.氨气、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氨气、二氧化碳都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都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铜、石墨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是( )(1)可以大量共存(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不产生沉淀A.Na+、Ba2+、Cl-、SO42- B.K+、Na+、NO3-、CO32-C.K+ 、NH4+、Fe3+、SO42- D.H+、Cl-、 CO32-、 NO3-3、以下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升华 B.潮解 C.风化 D.萃取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④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5、漂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会使SO2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
漂尘所起的作用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干燥剂6、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1.5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2.7g的铝粉,计算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1:1 B.1:2 C.2:1 D.3:27、工业上仅以食盐和水为原料,不能得到的产品是A.烧碱B.NaClO溶液C.盐酸D.氮肥NH4Cl8、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有关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的还原性强于金刚石 B.另一种化合物是C.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可以透过半透膜 D.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10、下列现象或事实与物质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物质性质A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干布条褪色,氯气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与水反应产生的某种新物质具有漂白性B碳酸氢钠可单独用作蒸馒头的膨松剂,但效果不太好,同时加入食醋,效果则更为理想碳酸氢钠加热可产生气体;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可产生气体CNO遇空气变为红棕色NO具有还原性DFeCl3溶液可与Cu反应Cu在一定条件下可置换铁A.A B.B C.C D.D1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下,两种盐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量:Na2CO3<NaHCO3D.相同温度下,0.1molL﹣1盐溶液分别与0.1molL﹣1HCl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12、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BCD碳酸氢钠药片(抗酸药)易燃类物质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可腐蚀金属或严重灼伤皮肤可回收物A.A B.B C.C D.D13、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NH3三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NH3>CO2B.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NH3>CO2>H2C.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NH3>CO2D.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O2>NH3>H214、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H2放出,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Mg2+、Cl-、SO42- B.Na+、NH4+、SO42-、HCO3-C.Na+、K+、SO42-、Cl- D.K+、Na+、NO3-、CO32-15、碘是合成碘化物的基本原料。
空气吹出法从卤水中提碘的流程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时,须通入过量Cl2保证I-被充分氧化B.“吹出”操作在吹出塔中进行,应将含碘卤水从塔底进入,热空气从塔顶吹入C.“吸收”操作中,碘蒸气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充分接触可生成两种酸D.“吸收”操作中,含SO2的吸收液也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生成的I-、IO3-经酸化,即可得粗碘使用NaOH吸收后溶液中I-、I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6、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舍勒——研究软锰矿时发现了氯气B.汤姆生——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葡萄干面包模型C.维勒——合成尿素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提出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现有如下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G俗称___________(2)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写出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18、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K+、Mg2+、Ba2+、Cl-、SO42-、CO32-、MnO4-离子。
现进行以下实验:(1)用pH试纸检验溶液,发现溶液呈强酸性;(2)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无沉淀产生;(3)取少量(2)中的碱性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①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可能存在的离子有②写出(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9、某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制漂白粉,设计了下列图的实验装置已知:①氯气和碱反应放出热量②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回答下列问题:(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乙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小组制得的漂白粉中n(CaCl2)远大于n[Ca(ClO)2],则产物中还混杂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③为提高Ca(ClO)2的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4)漂白粉应密封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家庭中常用84 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两者同时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室用MnO2跟浓盐酸反应时,当盐酸浓度低于8mol/L时就不能生成氯气某兴趣小组在圆底烧瓶中实际加入了MnO28.7g,20mL36.5%的浓盐酸(密度1.18g/mL),充分反应后最多能够收集到_______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保留3位有效数字,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20、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480mL,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后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_______________g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填仪器名称)3)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③移液过程中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4)若从配制好的溶液中量取100mL,在这100mL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21、 (1)同温同压下,有两瓶体积相等的CO和CO2,这两种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___,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___,质量比为___,密度之比为___2)在Cu + 2H2SO4(浓) CuSO4+ SO2↑+ 2H2O反应中,①______ 元素被氧化,_______是氧化剂②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Cu + 2H2SO4(浓) CuSO4+ SO2↑+ 2H2O③若有2.4mol的H2SO4参与反应,则被还原的H2SO4为___g,生成标况下的二氧化硫气体_______ 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 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钠溶于水能够发生电离,是电解质,故A错误;B. NH3、CO2自身不能电离,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之所以导电是因为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电解质,故B错误;C. 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和融化时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 铜、石墨能导电,但不是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C点睛】电解质指: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导电必须是化合物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B【解析】A.Ba2+与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K+、Na+、NO3-、CO32-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且加入氢氧化钠后不产生沉淀,B正确;C.K+ 、NH4+、Fe3+、SO42-能够大量共存,但加入氢氧化钠后会产生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C错误;D.H+与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答案选B3、C【解析】A、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物质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属于潮解过程,潮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在室温和干燥的空气中,结晶水合物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即为风化,风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选C4、D【解析】①BaSO4固体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