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1古诗两首精品课教案1.doc
65页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春雨》这首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春晓》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要指导学生观察、想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3、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懂得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 教法:点拨、引导、鼓励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相学习 思路:创设情景—小组讨论—交流会报—拓展延伸【教学时间】:两课时【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
双主互动的核心在于“先学后导,互动生成”使课堂的学习方式成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延展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相机点拨,引导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互动教学理念同时以体现了语文教学要注重,读懂课文,走进文本,内化文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学习理念让学生真正学会知识,运用知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春雨》中的生字 2、理解《春雨》一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一自主学习:1、激趣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教师板书:春雨2、教师带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作者简介: 3、学生自读课文,提出想要提的问题4、学生提问题,师生筛选、整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1)为什么说春雨是好雨? (2)“乃、随、知”的意思? (3)这首诗的意思?二、互动学习:1、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举手说)(2)指名读诗句。
3)学习生字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随:第一笔和第二笔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 走之二”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润: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分句讲读1)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知:知道 乃:就 小组讨论、探究: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 (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小组汇报、交流 (2)齐读这两句诗 (3)指名读"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4)小组讨论下面问题后指名汇报 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人”?(“潜人”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人夜”该怎么解释? (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迸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5)齐读这两句诗。
(6)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7)朗读指导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人/夜, 润物/细/无声 (7)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8)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9)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班背诵三、延展学习:1、背诵《春雨》古诗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回答)3、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想举手回答)四、板书设计: 春雨 好雨/知/时节 (知时) 当春/乃/发生 (当春发生) 随风/潜人/夜, (随风潜入) 润物/细/无声 (润物无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 2、学习第二首古诗《春晓》,理解诗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1、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雨》这首古诗,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春晓》。
2、板书诗题:《春晓》3、解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晓”xiǎo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都是“尧”,上面没有“点”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4、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5、学生自读课文,提出想要提的问题6、学生提问题,师生筛选、整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二、互动学习:1、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画面上是个什么人?她左手在拉起什么?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 (2)指名读四句诗 (3)出示生字,学习生字觉:开头三“点”,第一、二两“点”是“侧点”,第三点是“撇点”, 不可写成“党字头 ”,第四、五两笔写成的“秃保盖”呈下罩势眠:mián前鼻音,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都是”目字旁”右部是“民”眠”就是“睡”的意思 觉:jué上下结构,上部是“ ”,不是“ ”,下都是“见”觉”是个多音字,读jue时是觉得的意思 (4)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 2、分句讲读 (1)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晓:早晨 闻:听到 啼:叫2)小组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 (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3)小组汇报,交流4)齐读这两句诗 (5)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6)小组讨论下面问题后,生汇报师点拨 (7)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请连起来说一说8)齐读这两句诗 (9)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借春的真挚感情 3、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 春眠 /不觉晓, 处处 /闻啼鸟 夜来 /风雨声, 花落 /知多少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不觉晓: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满足 处处闻啼鸟:反映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反映春光不能常驻,应该加倍珍惜的心情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三、延展学习:1、背诵《春晓》古诗2、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3、诗中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想到的?(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 4、学生自由编题,展示板书设计】 春晓春眠 /不觉晓,(眠)处处 /闻啼鸟 (听)夜来 /风雨声, (亿)花落 /知多少 (想) 2、蚕姑 娘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设计理念】 《蚕姑娘》这篇课文行文较长,若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就等于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本课正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发现、探索的舞台学生们在自读、勾画、感悟之后,每一个人对蚕姑娘的四次蜕皮都有了自己的独特印象因此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辨析、背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4、读懂课文,了解蚕一生的生长过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准备】 主题图、生字卡片 【教学策略】: 教法:点拨、引导、鼓励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相学习 思路:创设情景—小组讨论—交流会报—拓展延伸 【 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熟练运用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一)、自主学习 1、 出示主题图“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2、揭题: 出示课题,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4、学生读文后质疑5、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筛选问题二)、互动学习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读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认读生字新词 ,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4)、怎样识记?(小组讨论后指名答)3、指导书写4、再读课文,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1)、读读课文,观察插图,说说看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蚕姑娘从哪里来?睡了几次,每次都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 茧子里的蚕姑娘最后变成了什么?(同桌商量后指名说) 3)、分别读与几次变化过程有关的句子 5、小结:这节课学了什么?(指名说)(三)、延展学习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词语,了解蚕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产生探究大自然的愿望一)、自主学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蚕姑娘一生经历几次变化?(指名说) (二)互动学习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