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引言课件.ppt
20页引 言 植物系统学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引 言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二、植物界分门别类(植物界各大类群)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四、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2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 本时期所提出分类系统的特点: 主要目的是寻找食物、药物及其他生活用品 提出的分类系统大多以实用价值为依据 我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该期的典型代表虽然缺乏科学性,但对植物特征的描述对以后更科学的分类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对分类单位的划分非常粗糙,没有真正的物种概念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3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1. 古代分类时期:代表人物和著作是号称“植物学之父”的切奥夫拉斯特斯(Theophrastus)(公元前约370285)他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生著作是植物的历史(De Historia planterurn) 他利用最明显的形态学性状(如乔木、灌木、草本)及相继越来越隐蔽的特征进行分类,划分出约480个分类群 他甚至根据子房上位和下位、花瓣的融合或分离及粗放的解剖学和果实类型等特征区分植物的差异。
他得出的许多形态和分类术语至今仍被沿用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是这一时期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4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2. 本草学家时期:受欧洲文艺复兴影响,随科学的发展,印刷述的发明,出版了大量的新书,植物学领域主要是本草书(herbals), 研究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研究对人类有价值的植物,尤其是粮食和药用植物,所以本草学家在十六世纪曾统治了整个植物学界 那时植物学和本草学实际上是同一个意思 本草书特点:图文并茂,有些书还提出了初步的自然分类,但这不是它们的目的,大多分类系统是人为排列,往往按字母排列 李时珍(15131593)的本草纲目收入1892种药物,其中植物类1195种,分草、谷、菜、果、木等(纯实用名词)其中的草部:山草、湿草、青草、蔓草、水草等;木部:乔木、灌木等六类从实用、生境、习性分类,也算前进了一步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5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3. 早期分类学家时期: 特点:研究者对植物的研究产生了真正的兴趣,开始有意识地从科学角度来研究植物,但受整个科学发展水平和宗教的影响,研究水平受到限制。
代表人物:意大利的凯沙尔宾罗(A.caesalpino),被称为第一个分类学家,代表著作是植物(De Plantis)(1853年) 书中收入1500种植物 主要依据:生长习性;果实、种子形态;花和营养器官等一系列性状 书中提出的许多分类群与现在承认的许多类群密切相符如十字花科和菊科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6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人为分类系统时期4. 林奈及其信徒时期: 背景: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对外扩张,客观上促进了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 林奈(瑞典 ):1737年发表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ruae)将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分类依据:花结构特点和各部数目,尤其是雄蕊数目,故又称“性系统”,该系统将植物分为24纲,将隐花植物列为一纲 主要著作:植物属志、植物种志 评价:自然系统人为性大,仅依雄蕊数目分类,会使亲缘关系远的种类归入一类他的思路受当时流行的“物种不变”思想的影响,因此不了解亲缘关系,因此,属典型的人为分类系统但林奈总结了18世纪前的研究内容,初步整理了较为混乱的资料,而且提出了一个分类系统,为以后科学的分类系统的创立奠定了正确的研究方向。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7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自然分类系统时期(林奈后进化论发表前的时期) 时间背景:17631920 前人工作的基础加之科学进步,进化思想开始酝酿,加之资料的积累,产生了从自然角度研究植物进行分类的倾向自然分类系统:依据形态、解剖、生殖、发育等全面的资料进行分类所建立的分类系统代表人物: 法国,阿当森(M.Adamson 17271806),奠定了现代各科的基础 法国,裕苏(Jussieu,17481836) 著作:植物属志,将植物分为无子叶植物(包括隐花植物和一些误认为无子叶的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分15纲,100个自然目(相当于现在的科),并使用了许多与现代相同的术语,如子房上、下位,离瓣、合瓣花等该分类系统虽不够准确,但已接近现代的分类,他划分的大多数类群的界限同现代分类系统的划分相似因此他的著作可作为现代植物分类的直接渊源 法国,拉马克(Lamarck),进化论的提出者 瑞士,德堪多(A.P.De Canddle,17791841),著作:植物学基本原理,首次引用“分类学”一词,并提出了一个分类纲要和一些原理。
本时期可称是分类学的经典时期,为现代分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8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史 系统发育系统时期(1883 ) 背景:达尔文进化论的发表及孟德尔遗传理论的发表 进化论学说和遗传理论的发现,促使分类学家重新估价已建立的分类系统,认识到应创立反映植物界进化规律、体现出各类群间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就提出了系统发育系统(进化系统) 进化论观点:生物有起源、进化、发展的过程;物种是变化发展的;各类生物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系统发育系统:体现各类群间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的分类系统 百余年来,对系统发育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 进展,并由许多学者建立了数十个分类系统,但并不表明这些系统是最科学的尽管“系统发育系统”学说是正确的,但在生物进化问题完全解决以前,不可能创立出真正的、最科学的系统发育系统,也许“最科学” 的分类系统是不可能存在的 该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分类 系统,将在后面章节中介绍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9二、植物界分门别类(植物界各大类群) 裸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藻类植物 褐藻门 低等植物 红藻门 (无胚植物) 孢子植物 蓝藻门 (原植体植物) (隐花植物) 细菌门 粘菌门 菌类植物 真菌门植物界 地衣门 苔藓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蕨类植物门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门 维管植物 (有胚植物) (显花植物) 被子植物门 (茎叶体植物)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0二、植物界分门别类(植物界各大类群) 低等植物: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原植体);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无不育细胞构成的外壁;合子脱离母体发育,不产生胚的植物即为低等植物。
因其植物体无根、茎、叶分化,故又称原植体植物;因其生活史过程中合子不发育为胚,又称无胚植物 包括藻类(8门)、菌类(3门)和地衣植物(1门)共12门 高等植物:植物体结构复杂,具根、茎、叶分化(茎叶体);生殖器官为多细胞,具不育细胞构成的外壁;合子(在母体内)发育为胚的植物即为高等植物因其植物体具根、茎、叶分化,故又称茎叶体植物又因其生活史中产生胚,又称有胚植物 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4门 藻类植物:具光合色素,营自养的无胚的原植体植物实际上就是具光合色素的低等植物,共8 门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1二、植物界分门别类(植物界各大类群)菌类植物:无光合色素,营异养的无胚的原植体植物即无光合色素的低等植物,有细菌门、真菌门和粘菌门3门地衣门:藻类和真菌共生的一类植物(1门)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的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3门均属此类维管植物:具维管组织分化的植物包括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 门孢子植物:无开花结果现象,不产生种子,仅以孢子繁殖的植物因无开花结果现象,又称其为隐花植物包括低等植物(12门)以及高等植物中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共14门。
种子植物:具开花结果现象,产生种子,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即为种子植物因具开花结果现象,故又称显花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2门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2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分类阶层: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分类群太大的,可在其下再分若干个亚阶层 注意:P3表格所列每个阶层的词尾,如“科”的词尾是“aceae”,只要看到某一分类群的拉丁文的词尾是这个,就肯定是指某一个科 科是植物分类的基本的分类群,学习分类时,对所见植物,只少应将其鉴定到科对于较大的科,如菊科、禾本科等,为分类方便,可增加亚科下面的“簇”、“亚簇”(属之上)和属下面的“组”等非常规的分类单位 种是最小的分类群: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某些变异较大的种,可再分到变种、变型等更小的分类单位 品种:品种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不是分类单位,加之同一作物品种数目极大,如加入分类阶层,将制造混乱譬如,全世界不下10万个小麦品种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3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植物命名法 1. 物种概念和植物命名的意义 物种概念 种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同一种的各个类群具相同的遗传性状,且彼此杂交可产生后代;但种间杂交不育,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种内个体是绝对相同的吗? 种是一个分类群,人们只是把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差异性和较多共同特征的生物个体归为一类而作为一个种 种的概念大概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说清的问题大种学派、小种学派、形态学种、遗传学种、解剖学种等学说对种的解释各有其特点,但都无法“准确”概括 植物学上多以形态学种为主,并尽可能考虑各分类群内和分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及演化关系,并吸收一些现代生物学理论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4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植物命名法1. 物种概念和植物命名的意义 植物命名的意义 同名异种:不同种植物具有同一名称的现象如正宗的绞股蓝是葫芦科的,但葡萄科的乌蔹莓也被有些人称为“绞股蓝” 毛茛科的白头翁是一味中药,国内被称作白头翁的不下30种植物 国内外均如此,你知道英国称它为什么?俄国称它为什么?这样不仅给科学研究带来麻烦,也给学术交流带来麻烦;在资源应用上就更麻烦,医药上若分不清的,其后果可想而知 同种异名: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名称 土豆-马铃薯 因此,必须在国际上对每一种植物用同一种语言用同一格式进行统一的命名 早在18世纪就有人考虑和探讨这个问题,开始采用的是多名法,即用一系列的词来描述一种植物,但不太方便,林奈的植物种志发表以后,双名法代替了多名法。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5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植物命名法2. 双名命名法(简称双名法) 概念 林奈1753年在经典巨著植物种志中提出并使用了双名法,很快得到国际植物分类学界的承认和使用,成为国际通用的具有法规性质的准则 优点:首先,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即每一种动植物只有一个名称,在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其次,双名法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物学名中包含有属名,因此知道学名就容易查知该植物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双名命名法:用拉丁文以双名命名法给植物的进行命名的方法每一种植物的学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 完整的学名还需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的姓名,故第三个词是命名人姓氏缩写因此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姓氏缩写是完整学名的写法如小麦的学名是Triticum aestivum L.(L.为林奈名字Linnaeus的缩写)学名在印刷上用斜体字 表示,以与其他语言的字母区别 植物引言课件植物引言课件2021/10/1416三、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植物命名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