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147037****qq.com
  • 文档编号:596321196
  • 上传时间:2024-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37.39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2024.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第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常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根据考古资料可知,二里头遗址在大局布置上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分布有宫庙区、宫城区、铸铜作坊区、祭祀区等,西半部则常见小型地面式和半地穴式房基,应当是普通居民区这反映出当时()A.城市布局凸显专制色彩 B.礼乐制度逐渐走向成熟C.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D.具有较高组织规划能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

      据题干,二里头遗址“东部分布有宫庙区、宫城区、铸铜作坊区、祭祀区等“西半部......是普通居民区”,宫殿、神庙、作坊和居民区等功能区域的明确划分,需要有一定的规划和管理能力才能实现,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秦始皇时期才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A 项;西周时期礼乐制度逐渐走向成熟,排除B项;虽然东部有祭祀区,显示出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重要性,但并不能直接得出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2.周公辅佐成王时说:“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为防“天下畔周”局面的出现,周公辅政时期实现了()A.君主走向专制集权 B.中央垂直管理地方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周公辅佐成王时期,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防止天下叛乱,采取了分封制,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王室亲戚和功臣,以此来稳固周朝的统治基础这种做法是通过封建亲戚来形成对周朝的屏障,防止地方势力的叛乱,C项正确;周公辅政时期没有实现君主专制集权,排除A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是秦朝郡县制的影响,排除B项;王权与神权结合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

      故选C项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与西方相比,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A.郡县制度影响深远 B.男尊女卑思想顽固C.专制王权至高无上D.家族宗法观念浓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干“中国人更看重姓氏传承与家人团圆”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姓氏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是受到家族宗法观念的影响,D项正确;郡县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与重视姓氏无关,排除A项;女性也有姓氏,故中国人重视姓氏并不能体现男尊女卑思想,排除B项;重视姓氏与专制王权无关,反映的是受到家族宗法观念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4.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但“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其“一致”、“同归”指的是()A.兼爱非攻 B.修齐治平C.治国安邦 D.富国强兵【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先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一系列治国安邦的主张,C项正确;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修齐治平是儒学学派的主张,排除B项;富国强兵是法家学派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5.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时代特征的是()A.南北对峙,民族交融 B.政治统一,华夏认同C.铁犁牛耕,社会转型D.百家争鸣,佛教传入【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历史地图及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战国时期的形势图在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得到推广,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社会转型期,C项正确“南北对峙,民族交融”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政治统一是在秦朝时期,排除B项;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佛教传入是在两汉之际,排除D项;故选C项6.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反映了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赋役沉重 B.文化专制 C.统治残暴 D.秦法严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失期,法皆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卒不能按时到期将会被斩首,说明秦法严苛,秦法严苛是秦朝统治残暴的重要表现,这是奉朝灭亡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奉朝赋役严重,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文化方面的专制,排除B项;秦律严苛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不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7.西汉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但封国王侯以牛肉为奖赏赐予臣属的现象屡屡发生,在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菜谱中亦记载丰富的牛肉菜品,如牛肉羹、烤牛肉等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法律制度流于形式 B.自耕农生产遭遇了困境C.中央权威面临挑战D.豪强地主势力日益膨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西汉政府曾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但封国王侯以牛肉为奖赏赐予臣属的现象屡屡发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政府禁止宰杀耕生,规定杀牛盗牛重刑,但地方的封国王侯却违背了禁令,杀牛现象屡屡发生,说明中央权威面临挑战,C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西汉政府的政令,“法律制度”涉及面太广,排除A项;仅仅依据材料中的封国王侯杀牛,无法说明自耕农生产遭遇困境,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西汉的地方封国王侯,而非豪强地主,排除D项故选C 项8.公元前136年,西汉政府设立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这一举措()A.确立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B.打破了血缘垄断官职局面C.推动了儒家思想创新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36年(中国)据题干“西汉政府设立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设立五经博士,意味着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这有助于儒家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发展,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打破依靠血缘关系垄断官职的世卿世禄制,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B项;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D项。

      故选C项9.山东烧烤的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下图为山东诸城出土的汉孙琮墓画像石刻《庖厨图》局部,生动再现了汉代完整的烧烤过程该画像石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山东地区()A.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B.日常生活肉食为主C民族交往交流频繁D.上层社会生活富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从这幅画像石中能够看出烧烤的场面较为讲究,食物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当时山东地区上层社会生活比较富足因为这种相对精致和丰富的烧烤场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一般来说更可能出现在上层社会,D项正确仅从这一幅烧烤的画像石不能得出当时山东地区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结论因为画像石展现的是烧烤场景,并不能直接反映整个地区经济的主要构成是以畜牧业为主,排除A项;虽然有烧烤的画面,但也不能就此断言日常生活中以肉食为主因为这可能只是一种特殊的饮食场景或偶尔的饮食选择,并不能代表日常生活饮食的普遍情况,排除B项;此画像石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出民族交往交流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

      故选D项10.古代一首流传在百姓中的童谣讽刺某选官制度“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此童谣讽刺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二十等爵制C.察举征召制D.九品中正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题干“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举秀才“察孝廉”是指汉朝的察举制选拔人才的科目,“不知书”“父别居”是指不识字和不赡养父母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是指出身贫寒、被认为清白廉洁的人实际上是品行败坏、道德沦丧,出身高贵、被认为是勇敢善战的将领是缺乏真正的勇气和能力东汉后期所举之才多名实不符征召制也是汉朝的选官制度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度是先秦时期实行的,排除A项;二十等爵制度是秦国商鞅变法实行的,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以来实行的,排除D项故选C项11.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太后病逝当时恰逢南齐派使节北上,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最终迫使齐使以丧服入见。

      这一事件反映了()A.南人无视北方习俗 B.魏晋玄学由盛转衰C.地域文化南北分明D.北朝深受儒学熏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最终迫使齐使以丧服入见可得出北朝注重儒家的礼仪,强调有丧事要穿丧衣而南齐使节穿红色的衣服,有违礼数最终迫使齐使以丧服入见也反映出北朝的儒学有较好的发展,受到儒学的熏陶,D项正确;据“最终迫使齐使以丧服入见可知,齐使没有无视北方习俗,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玄学的发展情况,只反映儒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地域文化的区分,而是儒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2.三国时期的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