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池英才网——风俗习惯.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0865599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2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0755-86153052 EMAIL:dchr04@电池英才网电池英才网————风俗习惯风俗习惯风风 俗俗 习习 惯惯肇庆境内的风俗习惯大体上源于传统礼法,各县(市)区大同小异由于自然、环境、生产、 政治、经济、历史、民族等种种因素,历代经过演变建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习俗有逐步改变的趋势但岁时节诞、人生礼俗、日常习惯、职业习尚等方面仍然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形成具有肇庆特色的社会风情其中有勤劳、淳朴、积极向上的风尚,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似可资开发利用第一节第一节 岁时节俗岁时节俗春春 节节 肇庆群众俗称为“过年” 、 “新年” ,是农历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普遍的节日农村一般从上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 ,举行祀灶仪式,揭开序幕,到元宵节第二天“落灯” (个别乡村延到正月二十日)为止,持续 20 多天大体上农历除夕以前是准备阶段,除夕、年初一、年初二是重心,除夕至元宵节这段时期称为年宵临近过年称做为年晚,期间,家家户户筹办过年;各级党政机关和个事业单位等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慰问活动送灶君上天送灶君上天 一些农村居民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靠告灶神,“诚送他上天”朝见玉帝以求福佑。

      在形式上,旧俗送、迎灶君时间有别,后化合为一在祭祀时间方面,有“官三、民四、疍家五” 0755-86153052 EMAIL:dchr04@仪节方面也颇多,供品有纸马一匹、竹枝(代马鞭一条、纸袍纸靴一套) ,还有《灶君疏》一纸建国前一般人家已加以简化,只备汤圆、粮糕之类,烧香烛元宝拜奉而已此外作为“小年夜”看待,城镇居民则备丰盛肴馔饮宴建国后,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来,人们对此俗逐渐淡化扫扫 屋屋 农村居民“送灶君上天”后就可以大扫除,一般定为“年二十四扫屋” 当天把屋内上下四壁和家具、器皿全面清扫洗刷靠近河道、水塘的人家,把家具、器皿搬到水边彻底洗刷、晾晒、是全年最全面的一次大扫除建国后,农村将大清扫与积肥结合起来,为来年备耕积肥,一举两得城镇多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打扫室内外卫生,一年四季,常年进行同时,个人卫生也十分着重,过年前必须理发、梳洗,旧俗在十二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办妥备办年货备办年货 县城墟镇顾客拥挤,家家户户采购年货其中,装饰性的节物门神、门钱、对联,奉神所用的香烛元宝、鞭炮和鸡鹅猪肉、酒水等必不可少高要县(含端州区、鼎湖区,以下在本章范围内除别行标示外,同此) 、四会县、广宁县和其它县的部分地区必备毛鹅,有“无鹅不成年”之说,其余多是多鸡。

      建国后随着市场物质的充盈,备办年货的品种、数量增多,质量提高改革开放后,海味、冬茹、新式粮果、糕饼,新颖衣装为家庭所普遍备办,但是,人们讲究食品新鲜、营养,备办年货的数量渐见减少,普遍是随习随食用制年宵食品制年宵食品 过年糕点类食品各县(区)有统称,高要统称做0755-86153052 EMAIL:dchr04@“茶果” ,其余各县统称做“整糕” 、 “做糍” ,各地有不同的侧重大致上,山区流行炸“碌堆” 、 “油糍” 、包各式粽子;罗定、云浮、郁南、新兴等县过去除此之外,还流行打炒米饼建国后,人们为图省事,逐渐以现成的糕饼代替地方色彩最浓烈的是高要包裹蒸和广宁打白糍肇庆裹蒸肇庆裹蒸 “年晚”就开始进行这时,家家淘洗糯米、绿豆,洗冬叶、炮制“五花腩”猪肉等馅料,工夫极细致、讲究农历十二月有二十七、筒锅(有的用大瓦缸) ,燃起熊熊旺火,边煮边加沸水,连煮七八小时方成 “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 ” (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端州即兴》句) 欢声笑语洋溢村庄街裹蒸体重形大(有一斤多重) ,棱角分明,馅料讲究,除“五花腩肉”外,有的配以烧鹅、腊味、冬菇、栗子等混和绿豆,做工独到(绿豆要脱壳) 。

      除了自用外,还相互馈赠,远送至广州、港澳广宁白糍广宁白糍 将蒸熟的咸或甜糯米饭直接倒入碓臼春成女粘又韧的粉团后,移到糕盆里用手压成大饼状,涂上用生油煮熔的蜂蜡,每五六个一叠放且,男子老少齐动手, “咚咚的碓臼声通宵达量年宵期间家家户户把它作为早点,贮备多的一直吃到清明节布置张贴布置张贴 节前各地习惯布置厅堂,张贴门神、门钱、对联、字幅、年画其中“福”字有倒贴的,寓意“褔到” 端州区人家在厨房悬挂串扎生菜、蒜苗,一则备用,一则寓意建国后,对联、字幅已注入新时代健康向上的意义厅堂上时兴布置盆桔、鲜花和彩灯,端州区人家习惯装点吊钟花城镇机关单位县挂“欢度春节”横额灯笼装占彩旗、彩灯,增添节日气氛0755-86153052 EMAIL:dchr04@除除 夕夕 被称为“年三十晚” ,最重要的习惯是吃团圆饭和守岁,形式寄托送除旧、喜迎万象更新的意蕴今晚一家大小,开开心心吃“团年饭” ,有的地方为外出的家人空留一套碗筷、一个座位;有的地方空留一些座位,摆上筷子、汤匙、酒杯,邀请仙人共同过年通宵亮“长明灯” ,全家守岁有灶的要保持火燃,封开、广宁等县的山乡还布置火塘,使红光满堂零时“交年” ,齐鸣鞭炮(禁止燃放鞭炮烟花后免俗,下同) ,迎来了新年。

      现代一些青年在“交年后外出活动,俗称做“行大运” ,这时,城市的旋转餐厅顾客特别火爆年初一年初一 为传统春节,一年的开始是日,人们习惯穿上新衣装,相互拜年恭喜,长者给少儿送“利市” 停工停业,万民同庆旧俗在当天不杀生,不破器皿,不扫地、不洗衣建国后,城镇普遍开展团拜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欢乐、祥和开开 年年 “年初二”为开年,中午前用过开年酒后,便可恢复正常操作德庆县有些乡村开年不固定在初二,而是在初四,或在初六、初七开年后携备礼品相互探亲访友旧例忌单日出门探亲初七是人日,俗例用汤圆、裹蒸、 “茶果”奉神元宵节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早上吃汤圆,意在团圆和睦,日间以汤圆果子拜神祈福,晚上挂花灯观赏,舞龙舞狮,吹奏锣鼓八音,猜灯谜,放焰火,开展其它游艺活动在元宵节前几天已作准备,德庆县有些地方定正月十二日为灯节,怀集县下帅少数民族群众每三年举行一次神会,则定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共 3 天在农村,0755-86153052 EMAIL:dchr04@正月十五日或之前几晚有“偷青”的习俗,如高要县农村在正月十五日入夜,未婚女子梳妆打扮后,结伴或单独到菜地,选拔最喜欢的蔬菜,通常取生菜、葱、蒜,回来煮汤饮,主人不追究。

      有时边走边唱:“天青青,月明明,玉兔引路去偷青,偷葱人聪明,摘了生菜招财灵 ”近年有些地方把“偷青”改为种青,在屋前屋后种植速生树木,以得几年后成材制作嫁妆二月初二二月初二 为旧传统的春社日,祭拜土地神称安土地神主处为社坛,称土地神为地神、社坛公当以熟鸡、熟肉、酒醴祭奠,家人享用一番,称做为“做社” 在高要等县的一些乡地还有奉行,一般城乡在其它祭祀奉神时连同奉社坛, “做社”不再奉行二月十九观音诞二月十九观音诞 一些群众向佛教寺院观音像朝拜建国前诞日隆重,寺庙前举行盛大炮会,烧炮、抢炮活动热闹建国后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寺庙的减少,诞庆活动日渐趋淡只有重要的佛教场所,当日香火旺盛六祖诞六祖诞 农历二月初八、八月初二分别是佛教禅宗六祖的生辰、忌日生辰、忌日前十天至当日,善男信女络绎到新兴县国恩寺和有关寺院进得参拜,其中有来自港澳、东南亚、日本的香客和访问者三月三三月三 古时盛行的农历三月初三上已日、寒食节至今已淡化,但怀集县有一部分村在这一天过禁春节、喃歌节禁春的节事有不入园圃、不探亲戚、不外借物品等禁忌,制作称为“春煎”的煎蛋卷(方言 tshan 即蛋) ,吃糯米饭。

      诗洞镇以这天为“喃歌节” ,0755-86153052 EMAIL:dchr04@各村男女聚集村前空地、大树底下,彻夜对歌,其中有借此结情侣的清明节清明节 至今盛行当天在门框上插柳枝,普遍的活动是扫墓扫墓俗称“拜山” 、 “拜清” 、 “行青” 扫墓期从春分至四月初八,但上一年四月初八以后埋葬的“新坟”则在春分之前祭扫在扫墓期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在清明当日祭扫的称为“拜正清” 建国前对本宗族的始祖多定为“拜正清” 农村外出的往往赶回家当天家家忙碌,路上行人络绎,鞭炮声传四野城镇机关、学校共青青少先队组织在这段时间,常组织团员青年、少年队员祭扫革命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四月八四月八 原为浴佛节,经历代演变,在肇庆境域保留的有关仪式主要是祭奠亡魂由于是清明扫墓期的最后一天,所以要对无人祭扫的坟墓上香这项事务在建国前一般村庄有专人负责,建国后已不普遍当晚一般人家由主妇在房前屋后或空旷处上香、燃烛、烧纸钱,祭奠“无主孤魂” ,意在“积阴功” 这一天,肇庆还有牛王诞和端砚祖师诞,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牛王诞:怀集县山区流行蒸黄色(用山栀子汁水染) 、蓝色(用枫叶汁水染)糯米饭,请亲戚来家过节。

      当天清扫牛栏,祭牛王神,不役牛,以精料和酒喟牛端砚祖师诞:端州区黄岗镇和高要县金流镇一带崇敬前代制作端砚的师傅,在诞日举行祭奠,全家盛作肴馔祝酒端午节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一、初五,肇庆群众俗称“五月节” ,初一,初五有不同的节事怀集等县少数乡村将节事排在初一、初三、初四甚至十五当天,男子要“洗龙船水” ,近江河的至江河,无江0755-86153052 EMAIL:dchr04@河的到池塘,意为洗了水就可心消除受淹溺的灾祸自家包制或买备枧水粽、咸肉粽,制作糕点,用以奉神在门上挂艾叶、菖蔳,饮雄黄酒,给孩童佩香囊,这些节事在建国后已淡化,只在农村仍有残留西江、绥江和其它较大江河沿岸的一些地带,一贯有划龙船的活动建国后,高要县金利和其它县区乡镇继承传统,在此节期组织龙舟竞赛和有关的文体活动在国内一些地方,为了纪念屈原,在这天还会男女老少、拉男带女、成群结队地到江边,向江水中施粽,然后再用器盥装水回家擦身龙母诞龙母诞 农历五月初八是龙母诞辰,但节事从初一开始,持续至当天龙母神灵汉唐以来历代都有诰封德庆县悦城水口龙母祖庙,建筑宏伟,历史悠久西江一带分布有龙母行宫,也香火点燃,诞日特旺。

      从五月初一起,德庆县内墟镇分别以自己的墟日兴趣办“趁龙船墟” 张鼓乐,舞旱龙,唱龙船歌,迎龙母神像,从龙母行宫游行至墟场,沿途家家户户在门口供三牲酒果,焚香礼拜初八子时正诞,礼拜达到高潮,在悦城,西江岸上河带乃至港澳、海外的善男信女、观乐游客成千上万(整个诞期有数十万人) 当日戒吃锂鱼,因为传说龙是锂鱼化成的六月六六月六 怀集县上坊大部分村寨过农历六月六日节,有“尝6 月新谷米”的含意兄弟分家分炊的也惯在这一天进行桥头镇燕岩采摘燕窝进入高潮,一些身怀绝技的胆大勇者,攀登悬崖峭壁采燕窝,其惊险动作让游人感叹不止青年男女在晚间尽兴对唱南歌,上演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贵儿戏 ”这一天,当地政府定为“燕子节” ,广结朋友开展经贸活动0755-86153052 EMAIL:dchr04@中元节中元节 世间称为“鬼仔节” 过节日子各不同,一般在农历七月十四日,也有定在十五或其他日子的日间杀鸡宰鸭,备酒醴奉神入夜以香烛、水饭、豆腐、豆芽、通心菜和冥纸、冥衣在门前和屋后或路旁祭奠,称为“烧衣” 、 “施幽” 、 “撒水饭” 德庆县习惯用水竹叶包裹糯米制作“架桥糍” ,以飨鬼神怀集县一些地方俗例对新丧的亲人,男的在十三、女的在十四,请巫士诵经“超度亡魂” ,称为:“应目莲七“。

      此俗在建国后淡化,但“烧衣”在乡镇仍盛行,而形式简化中秋节中秋节 城乡盛行从农历八初开始,送月饼,多以猪肉、米、面条、糖果为礼物高要县回龙、蛟塘一带的新婚夫妇向大范围的长辈、亲戚“送饼” ,有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