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实习与工作的一点看法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doc
8页关于实习与工作的一点看法(精华推荐)关于实习与工作的一点看法(精华推荐)下文主要根据我自己读书的经历和在一家外企 HR 部门的见闻写成 首先说两个个例 一个是反面教材,就是我本人的大学经历 我在一个很不错的大学读中文系,中文是这个学校最好的几个专业之一,但想当然,也是最不好就业的专业之一 我在四年里几乎没有想过找工作的事情,大一大二两年拚命修完了 90%的学分,做了一阵子学生干部,大三大四两年基本全都用来看动画片了 到了大四,我对什么时候开始找工作也没有概念,结果错过了大规模的招聘期因此拿到的 offer 自己都不满意,最后选择了考研 HiAll 求职社区大学生求职第一社区 另一个例子是我同寝室的同学,她在中文系读了四年之后进了四大,做起了审计现在四大已经一点都不热门了,不过在当年,尤其是对一个中文系本科毕业生来说,也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我们在大一下半学期,有一个机会可以选修第二专业 当时我选了法律,她选了会计 直到毕业以前,我都挺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选择读会计专业的, 那个时候觉得,学法律是学一门知识,学会计是学一门手艺,在大学里学这个挺没劲的 后来才知道,在企业里工作,有商科背景,对于任何职位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个姐姐在大三开始,通过师姐的介绍,先是在电台做实习编辑然后又通过亲戚的介绍,在一家日企的会计部做实习 在这两份实习结束后, 以上面两个实习为基础, 她很容易地又拿到一家时尚杂志和一家大型外企财务部的实习职位 现在看来,这几项实习工作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电台和杂志的实习经历,加上她的专业背景,为以后从事媒体工作打下了基础 而财务部的实习工作,无疑是她进四大的一个铺垫 大学生求职第一社区 写这两个例子,说明的问题很简单 一个规划好的大学生涯,和一个缺少目标的大学生涯,是完全不同的 我觉得,从大二末大三初开始,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规划; 经过一两次实习,就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到时可以做出具体的调整和设定 有些人到找工作的时候会问“简历应该怎么写?” 其实重要的不是简历怎么写,而是简历上写了什么 而简历上能写些什么, 你的成绩在班级里的排名, 你从事了哪些校园活动, 你有怎样的实习经历, 这些在你写简历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所以, 做规划,要趁早 大家最初对工作的事情还很模糊的时候, 可以开始上 BBS 了 实习版,找工作版等等 精华区里会有历届学生实习和找工作的心得体会。
这些是一手资料 虽然不完整,不准确,但很直观以上对于本版的 XDJM 来说都是废话^ ^) 看 BBS 的目的, 一是为了搜集信息 信息包括:1>哪些企业会大规模招聘应届毕业生 像联合利华等人员流动性特别强的公司,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应届毕业生 再比如四大,大家为什么经常提到它们,因为它们招聘应届生的比例很高 而有一些知名公司,它们只做少量的校园招聘,大量的职位是通过社会招聘(针对有工作经验的人)填补的它们虽然也在校园招聘季做大规模的广告和宣讲,在学校里树立自己的品牌,但招收的数量其实有限 有一些公司在全国几个城市做宣讲,但可能只招 1~2 名应届毕业生 500 强名企官方答疑专区 2>招聘季什么时候开始? 前几年的招聘主要从 9/10 月份开始,10 月到第二年的 1 月是高峰(大概的数据)但近几年的趋势是,大企业从暑假前就开始招“暑期实习生”,再从其中选择正式录用的人 这些“暑期实习生”表现好的就会留用,也就是说,在暑期前应聘到“暑期实习生”,是未来留用这家公司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HiAll 应届生毕业生求职 HiAll 求职社区因此,想要在好的外企找到好的工作,从大三下班学期的 4/5 月就要开始注意招聘信息了。
的确,在大四下班学期开学以后,还有一些公司会招聘 但错过了大型企业的招聘高峰,其实就错过了应届毕业生招工作的黄金阶段一些比较小型的企业不太喜欢高不成低不就的应届毕业生 大型企业通常比较看重学生的潜力,至于工作能力,公司会提供培训来弥补 但小型企业通常希望你上手就能干活,同时怀疑高校毕业生是否能长期安于现状,所以录用比例反而不高 HiAll 求职社区HiAll 求职社区,大学生求职第一社区,是广大应届生毕业生或在校生求职、交流、互动的论坛 3>各公司/各岗位招聘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最看重的素质是什么? 像进入中资银行,一个必要条件是当地户口,这几乎是公开的要求 像四大,比较重视学校的品牌,而不太重视专业 像一些咨询公司,因为门槛比较高,所以它们连一般公司不太看重的专业成绩都看得很重,可能只要年级前几名的学生 再比如人力资源/行政这一类职位,明显偏爱女生,因为专业限制不高,所以实习经历/学生活动经历等其他指标就特别重要 销售类职位,最好有产品相关的专业背景而且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性格方面很有要求内向性格的人,可能过不了面试关 技术类职位,除非是技术支持类的,公司可能会偏向于招聘研究生 这些东西从学长学姐的经验贴里都可以总结出一些。
接下来说一点找实习的体会 一份好的实习,有意义的实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功利性地说,它是未来找工作的一个铺垫; 此外,对于一个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实习也可以帮助自己开阔眼界,认识 business world,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重新修订自己的职业目标等等等等 HiAll 求职社区当然,起步可能是比较困难的 很少有好的公司愿意录用简历一篇空白的大三学生做实习生 它们在挑选实习生的时候,已经在用那些有相关实习背景的学生了 就我身边的例子来看, 第一份实习工作多半是通过同学、学长学姐、老师、亲戚朋友介绍的 所以,不要胆怯, 先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实习工作吧 HiAll 应届生毕业生求职对第一份实习的要求: 我觉得第一次实习的时候,追求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什么的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因此,工作再琐碎,再乏味,先把它做起来 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实习工作可以有以下几个要求: 1>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 这一点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以我身边的一个同学为例,她第一份实习在亲戚的介绍下做了 PR 的工作, 接下来她再找实习工作的时候,只要是 PR相关的工作,她都能轻易得到; 相反,其他任何类型的工作,她连面试机会都没有得到过。
所以她找正式工作的时候也只能找 PR 相关的工作虽然这个岗位跟她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也就是说,第一份实习很可能决定一生(危言耸听……) HiAll 求职招聘论坛 2>工作单位尽可能比较正规,各部门齐全.首先,你可以在一个正规的公司里体会到公司健全的管理模式,成熟的工作方式等等; 其次,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实习岗位,未来也不打算再从事相关职业的话,你可以在部门齐全的公司里看看,有哪些其他岗位是自己喜欢的,适合的 大学生求职招聘论坛3>个人觉得,发传单,做家教,肯德基麦当劳这一类工作都可以不必去做 当然,它们体现了你精力旺盛,乐于实践,吃苦耐劳等美好品德,还能赚到钱但它们对你了解企业的运行,一个岗位是做什么样的工作,企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员工,等等,帮助都不大家教无用论仅对找工作而言,还有我是不是太绝对了点啊……) 接下来,一份正式的实习 在第一份甚至前几份实习工作的基础上,找到一份正式的实习就比较容易了 你经过几次实习,可能是短暂的实习之后,你可能比较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工作了 其实每一种工作可能都没有自己想像中那么美好, 但你一定已经比以前更清醒了 HiAll 应届生毕业生求职HiAll 应届生毕业生求职 我所说“正式的实习”有以下几个要求: HiAll 求职社区,大学生求职第一社区,是广大应届生毕业生或在校生求职、交流、互动的论坛。
1>公司提供正式的实习岗位 我觉得有一些工作不可以称之为实习,而只是兼职工作也就是说,不是 internship,而是 parttime job 在兼职的岗位上,公司就是把你当成廉价劳动力, 它要求你做的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不会提高你的能力与价值 而有些公司会长期的,大量的招聘实习生 在这样的实习岗位上,你可以获得比较高价值的工作, 获得一些培训(虽然可能是非正规的),上司会给你一些反馈和评价, 你可以深入了解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等等等等 这样的公司其实挺多的, 因为很多公司的人员结构都快变成倒金字塔了, 就是经理级员工很多,但没有底层的正式员工, 真正在底层办事的,都是实习生 (不清楚为什么,可能是为了节省成本) 在这样的公司,你可能被当成一个真正有用的人使用, 尤其当你遇到一个好上司的时候, 会获得非常大的提升 2>比较长的实习期 非正式的实习可能是 1 个月,甚至是几天 我就在一个公司的市场部做过 10 天实习,工作内容就是打 短期的实习不可能教会你很多东西, 一来,很多东西要靠时间来领悟, 二来,有些工作短期内不能上手,如果你没有稳定性的话,公司不愿意花时间来 coach 你, 因此,如果一个实习设定的就是短期,它的工作内容必定非常单一。
比较合适的实习期可能是 3-6 个月 3>合适的岗位 综合上述两点,你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的一份实习, 几乎必然就是你未来职业的起点了, 所以慎重地选择吧 找实习的方式, 还是那几种: 大学生求职第一社区 1>招聘网站和高校 BBS; 高校 BBS 上的信息其实是非常有用的, 因为各大公司很可能在高校有联系人,会第一时间贴出招聘信息的 但请注意时效,这个职位一经贴出,可能在几天内就找到合适的人了 所以请经常关注招聘信息,坚持不懈地投简历 上面说过,我在本科阶段是很懒惰的, 从来不上学校的 JOB 版和 Parttime 版 但事后想起来,如果你在找工作阶段都如此懒散的话, 其实必然适应不了外企高节奏的工作方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的 2011 校园招聘官方交流区2>请同学和学姐学长介绍 这种途经的成功率非常高 当一个同学或者学姐学长结束实习的时候,可能会像公司推荐继任者,因为公司也想省时省力地找到合适的人选,所以多半就直接录用被推荐的人选了 当时,推荐的人选也必然是各方面素质都很好的人 同学或者学姐学长也不太愿意推荐一个不好的继任者,而给自己实习过的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推荐”只是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道路而已。
大学生求职第一社区 通过实习可以获得的:1>工作能力的提高 工作能力的提高不意味着你多学会几种 EXCEL 技巧,打字变快了等等,而是体现在一些非常抽象的层面上 像我在实习中,日常的工作确实就是处理表格,整理档案,负责联络等等很琐碎的事情,但是几个月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比如,我以前说话语速很快,我的上司说这样会让对方觉得,你对说话的内容没有把握,而且没办法很好的记住你说话的内容 所以我降低了说话的速度,而且谈吐看起来沉稳了一点:P 而且你用压迫的语气说话,还是用商量的语气说话,办事效果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