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doc

4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63038063
  • 上传时间:2024-02-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问题研究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 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 绿色食品知多少 / 第一单元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说课稿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知识内容】: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对于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该部分内容还要求学生探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在分析每一类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了解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  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 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二,说教法本节内容因为是接近我们生活,,目的主要是通过了解实际来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模式的转变,因此主要通过读图分析,阅读材料然后进行讨论总结来完成教学过程,在这过程当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读图,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自己分析的结论.同时让他们通过阅读归纳总结出一些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归纳的能力.三.说学法本节内容不难主要是与实际了解非常强的人口数量上的变化,没有深奥的理论和原理因此学起来也不难,主要可以通过阅读实例和读图表就能理解内容,然后通过对一些实际的安例进行分析来巩固和掌握所要求的知识内容.四,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用书上的图 1.1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诞生,说明世界人口在增长,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口的数量变化.讲授新课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板书)〔讲授)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引入,来说明人口的数量变化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板书)(讲授)1、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以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通过实例解释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通过课本第三页“活动”,学生可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 关 2、通过读图1.2及图1.3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二) 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是有差异的,在空间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板书)1、通过读图1.4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地理统计图的分析方法2、通过书本第五页“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再通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从而得出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人口增长原因人口问题对策 发达国家   缓慢  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发展中国家 很快  政治、经济、医疗水平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资源不足  计划生育  学生在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从人口增长统计图来看人口增长的快慢应该看人口增长的倍数,而不是看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板书)(讲授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的类型划分它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的人口增长模式1、通过读图1.6,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注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静态:各种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动态:原始型逐步发展成传统型主要是由于死亡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主要是由于出生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结合“案1例”芬兰人中增长模式的转变及书本第七页“活动”,综合分析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因素。

      3、通过下表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地区出生率(%)出生率(%)出生率(%)人口(亿)非洲3.81.42.47.84拉丁美洲2.40.61.85.19亚洲2.20.81.436.83发展中国家2.50.91.748.07     大洋洲1.80.71.10.33北美1.40.90.53.10欧洲1.01.1-0.17.29发达国家1.11.00.111.98     全世界2.20.91.460.5表注:北美指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包括加勒比海地区国家4、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时空差异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原始型 高 高 低 农业文 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 传统型 高 低 高 工业文明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  低  低 低 后工业文明 发达国家中国(基本上实现)活动设计: 活动一:课本第三页的活动题,把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让他们读图讨论,思考书上的几个问题,最后派个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活动二:课本第七页的活动,先让两位学生阅读第六页的案例结合活动题思考问题,让几个组学生讨论所给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最后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时间安排:由于本节内容不难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一节课的时间来完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时间的把握,在做活动和讨论时注意把握时间,自己尽量少说废话.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同学们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增长,增长模式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我们可以利用比较法、分析法来掌握,并了解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判断,化理论知识于实践之中五,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 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n 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是有差异的,在空间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人口增长原因人口问题对策 发达国家缓慢  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发展中国家  很快   政治、经济、医疗水平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资源不足   计划生育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原始型 高 高 低 农业文明 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 传统型 高 低 高 工业文明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现代型 低  低 低 后工业文明发达国家中国(基本上实现)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源于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该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人口的迁移和影响因素,对于这两部分教材的处理很简单,课标要求为:根据资料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而考试对于特点这方面也较重视,在本章的内容中这节算次重点,是基于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基础上讲诉的,进而结合教材和课标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内涵,能够根据有关资料说出国际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能够分析一地人口迁移的原因,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图表的展示总结归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索取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