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健康行业pest分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31417916
  • 上传时间:2018-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健康”行业 PEST 分析 曹娇娇 安徽财经大学 摘 要: 近年来, 经济水平稳健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进而引起大众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在“十三五”开局之年,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也表明“大健康”已经正式成为我国目前的发展战略之一经济的发展需求和政策的导向作用毫无疑问地说明“大健康”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对大健康产业进行详细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分析, 并且提出发展建议关键词: 大健康; PEST 分析; 建言献策; 收稿日期:2017 年 10 月 9 日Received: 2017 年 10 月 9 日“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 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人们在享受现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新的问题, 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生理状态, 这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花费大量的社会及财政资金, 占据较多的社会医疗资源因此, 人们迫切需要有相应的专业医疗机构帮助自己解决健康问题, 而政府已经建立的基础医疗设施还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为此, 政府在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 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 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 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实施, 将“大健康”带入人们的视野, 目的是为了消除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 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总而言之, 当前时代的经济背景下“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在已经迫在眉睫一、政治分析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下, 相对于发达国家主流医疗模式的发展, 中国医疗模式的发展存在较多的不足并且需要不断地改进以英国为代表的医疗政策大体具有零个人费用、医药分离、在社区医院零等待、在大医院手术等待时间非常长的特点;以日本为代表的医疗政策大体具有个人费用低 (个人费用<30%) 、医药分离、社区医院零等待、在大医院手术等待时间短的特点;我国的医疗政策具有前两者相结合的特点, 即为个人费用低 (个人费用占 10%~50%) 、医药分离仍在改革之中但基本达到已分离、在社区医院零等待、在大医院手术等待时间短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 并且经济发展虽然在稳步提升但仍然不能满足全体社会公民, 无法实现社会高度福利化。

      因此, 政府在医疗政策发展中需要引进大量的社会资金, 共同建设以当前基础设施为根本的“大健康”产业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指出, 预计健康产业总规模 2020 年将突破 8 万亿元, 2030 年将突破 16 万亿元继互联网产业之后, 将大健康产业带到公众视野, 我国将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医疗及服务的大型企业至此, “健康中国”成为我国在实现强国之路上的又一个重要战略, 其产业也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二、经济分析(一) 经济水平提高带来的物质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我国总体经济水平迅猛提升, 早已位居世界第二经济水平提高必然会带来人们对物质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 人们的基本物质水平已经得到满足, 而相对于相对主流的发达国家来说, 我国的医疗及服务行业仍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就给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前提下, 政府需要以政策为主导来引进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 改革医疗体制, 促进医药、保健、服务、咨询等全面、充分的发展, 从而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

      二) 消费力、购买潜力巨大众所周知, 我国目前人口数量达到 13 亿人, 成为世界人口大国但相对于健康产业来说, 我国医疗及相关产业的真正发展仅仅不到 20 年, 对于相对不成熟的健康产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来说, 还不能与我国的大量人口带来的巨大的消费力和购买力相匹配因此, 我国需要在目前的基础医疗水平上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及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 使其与中国潜在的巨大购买力相适应三) 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性有待加强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对相对基础的医疗服务方面的发展来说, 目前收集的数据显示, 近五年间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数在持续增多, 2015 年床位数与人口比例大概为 200, 卫生技术人数与人口比例大概为 170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知道, 虽然健康行业的发展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但相对于我国的总体水平来说, 力度还相对较弱, 无法与面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在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者群体, 健康行业的发展应尽快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从而实现经济产业的相互促进以及协调统一的发展四) 资金注入的推动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 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优势在减弱, 从而使其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并且在政策和需求的引导下, 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也开始逐渐转入到“大健康”产业领域, 资金的注入在很大程度上给健康产业带来了更为活跃的生命力, 从而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一大助推力。

      三、社会分析(一) 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 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 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 养老问题异常严峻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不只是有社会养老的相关问题, 还有对基础医疗设施服务的需求的增多等亟待解决的健康产业发展问题因此, 面对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来说, 增加对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建设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也成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二) 疾病种类的增多和危害性增强在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经济的高速发展却带来了环境污染、恶化等诸多问题, 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就包括因此引起的病毒等的变异, 从而导致疾病种类变多和慢性疾病的高危害性等等, 这就使得病患需要更为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救治, 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被占用, 以及在病情爆发前需要更为有效的医疗团队及物资进行预防三) 知识的普及带来观念的改变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升, 在当今时代知识的普及和高端问题研究的深入下, 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 从而带来对健康咨询和保健行业的大幅度需求观念的改变带来消费者消费和投资偏好的转变, 进而影响健康产业的发展。

      四、科技分析(一)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计划的实施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国家“互联网+”计划的不断推行,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必定会迎来产业创新的新形态,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备受瞩目首先,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带来资源的有效共享, 为当代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安全试想如果我们去医院只要输入相应的身份信息, 就能在电脑的一端显示出所有的关于疾病方面的全部信息, 并且根据信息推荐出最适合的治疗的方案及药品, 这就在确保安全的程度上实现了便利;其次, 搭建平台, 发展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产业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线上平台引起人们的注意, 如春雨 APP, 在这种平台上, 大众可以与医生进行“零距离、零时差”的咨询服务, 这就解决了很多病患看病难的问题, 给医生和病患搭建了一个快捷的平台;最后, “线上线下”产业结合的联动协调发展机制, 为健康产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线上的咨询等服务引导消费者在适当的时机到线下进行相应的体验及治疗, 将健康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上线下的相互配合下, 协调一致的发展使得“大健康”产业实现有序长远的发展二) 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在当前的人类智慧和知识水平下, 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发展, 在医药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实现“智能诊疗”或者“零误差智能手术”等构想,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卫生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五、几点建议(一) 加强对产业的立法监管,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必然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法制建设, 从而促进对从产业发展的监督, 实现健康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二) 鼓励科技创新, 实现科技带动产业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我们应积极鼓励科技的创新三) 加强教育, 培养专业化技术人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发展提供了高素质、高文化的人才, 面对人才缺乏的问题, 我国应加强知识文化的教育四) 实行政策引导, 促进产业健康全面发展由于“大健康”产业发展时间并不长, 必然会出现产业发展不全面的问题, 这就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者, 用政策的推进来促进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在经济上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 我们要准确地分析形势, 牢牢抓住机遇, 在新的政策经济的发展中提升我国的这一产业实力, 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

      参考文献[1]艾合坦木江·艾合买提.“互联网+”趋势下大健康生态圈商业模式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9. [2]陈士林.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推进建议[J].纳税, 2017.6. [3]王秀华.发展大健康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J].法制与经济, 2015.5. [4]范月蕾, 毛开云, 陈大明, 于建荣.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推进建议[J].竞争情报, 2017.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