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docx
3页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布性公文的一般特点是:公文一经形成即直接公之于众,无保密要求 ; 受文者不仅包括各种机关团体等社会组织,而且包括个人甚至主要是个人 ; 所涉及事项性质重要且具有普遍意义或重复发生的特点 ; 除少部分公文为重要消息只需国内或国内国外各方面广泛知晓外,大部分公文对有关方面的行为具有强制约束力,要求严格遵守施行 ;有关规范多为政策且是反复适用的,所涉及的是多数人和普遍性事务而非特定具体的人或事,有效适用期限虽不如规范性公文长,但比一般的领导指导性公文要长远 ; 公文公布形式多样,可直接张贴、广播,可在报刊上发表公布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需由有关人员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公布需有关人员周知的事项的通告,主要是使受文者了解重要情况、重要消息,因此,文中不提出直接的执行要求,这种通告的正文一般包括:行文的根据或目的、有关消息、情况的具体内容 ( 对象、过程、结果、原因、主张、有关政策的内容及实施的时间、范围等 ) ,结语,常用结尾词“特此通告”等表达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这一部分是指红色反线 ( 不含 ) 以下至主题词 ( 不含 ) 之间各要素的统称主体部分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组成。
1) 标题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它位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下空 2 行,用 2 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 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等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在撰写公文标题时,发文机关名称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果文件首页有发文机关标识,其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是标题的主题部分,应准确、简炼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文种是公文的种类名称,用以概括揭示公文的性质与制发的目的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部具备的公文标题二是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三是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四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2) 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主要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要同时报送另一上级机关,可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若干机关有些公文,如周知性公文可以省略此项主送机关的书写位置是:标题下空 1 行,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 ; 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 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用来表达公文的具体内容,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5) 成文日期公文成文日期一般以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法规、规章类公文以依法批准的时间为准 ; 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成文日期要用汉字标注,并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O”6) 公文生效标识公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右空 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 ; 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 7 字 ; 主办机关印章在前 ; 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印章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 ( 可用简称 ) 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 3 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 ; 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 ; 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 ; 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 2 字标识成文时间。
7) 附注附注是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如需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是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公文如有附注,用 3 号仿宋体字,居左空 2 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看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的人还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