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pdf
8页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一)教材上的重要实验 1、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 (2)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定实验:设计 明暗 不同但是其他条件都 相同 的两种环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 对照 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光 实验中的鼠妇数量以及实验的次数不能太少,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进行的 准确 性,减少误差实验完毕,鼠妇应该 放回大自然 (4)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取镜时,应一只手握住 镜臂 ,另一只手托住 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 7 厘米处,安装好 目镜 和 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 用较大的 光圈 对准 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 通光孔 、 物镜 、 镜筒 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 白色的圆形视野 为宜 (3)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 平 放在 载物台 上,用 压片夹 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物镜 为止眼睛看目镜,同时 逆时针 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 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 载玻片 和 盖玻片 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清水 ;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清水中,保持细胞的活性; (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气泡 (5)滴一滴 稀碘液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 (6)用 吸水纸 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 载玻片 和 盖玻片 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 ; (3) 用消毒牙签在已经漱口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把牙签附有的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 生理盐水 中,轻涂几下; (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气泡 (5)在盖玻片的另一侧滴几滴 稀碘液 ,用 吸水纸 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5、观察草履虫 右图中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 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 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 当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入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的时候, 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原因,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1)甲图中草履虫的运动是因为 食盐 是有害刺激;乙图中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因为外界对它的 有利 刺激。
(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中根据资料可以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将 10 粒大豆种子分别放入 1、2、3、4 四个瓶子内,1 号瓶子拧紧瓶盖,2、3 号洒一点水,4 号瓶子装满水,1、2、4 号瓶子放入橱柜,将 3 号放到冰箱里,过几天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结果发现 3 号瓶子里的种子萌发了1 号瓶内种子不发芽的原因是 没有水分 ; 3 号瓶内种子不发芽的原因是 温度太低 ; 4 号瓶内种子不发芽的原因是 没有充足的空气 ;由此可见, 1 、2、4 号瓶内是实验组, 3 号瓶内是对照组 通过实验得知,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除外因以外,种子萌发还有内因,那就是种子的 胚 是 完整的 且是活的,而且还要度过 休眠 期 7、观察叶片的结构 (1)徒手切片时常用手捏紧_并排_的两片刀片,沿着_横向_方向迅速切开 (2)切下的薄片应放在_清水_中,以免薄片_受损_ (3)用 毛笔 蘸出最薄的一篇,制成临时装片后,放在_显微镜_下观察。
(4)做观察叶片气孔实验时,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 下表皮 8、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 黑暗 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_淀粉_运走、耗尽;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 上下两面 遮盖起来,然后移到 阳光 下照射;目的是为了做 对照 实验;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 遮光 的纸片; (4)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隔水 加热,使叶片中的 酒精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了 黄白 色; (5)用 清水 漂洗叶片,然后滴加 碘液 ,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看哪部分叶片变成_蓝_色,就说明哪部分叶片产生了_淀粉_,因为 遇碘变蓝 是 淀粉 的特性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二)巩固练习 1、 鼠妇( 如图甲) 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有同学发现用不同的瓶装收集到的鼠妇时,瓶内的明暗程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又做了如下实验:八个研究小组在野外阴暗的地方各自收集了 10 只鼠妇, 第一组至第四组将鼠妇装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中,第五组至第八组将鼠妇装在褐色的瓶中,带回实验室实验时,各小组都把 10 只鼠妇随机均分为两份,放在如图乙所示的纸盒中,阴暗处中央放 5 只,明亮处中央放 5 只,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
下表是各小组在几分钟后观察到的鼠妇分布数及平均值: 无色瓶 褐色瓶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平均值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平均值 明亮处/只 8 7 9 8 8.0 1 2 1 3 1.8 阴暗处/只 2 3 1 2 2.0 9 8 9 7 8.2 (1)观察上表中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鼠妇喜欢明亮处”的结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回实验室的路上,用无色瓶带回的鼠妇已经与明亮环境相 ; (2)为了减少对“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的干扰,在将收集到的鼠妇带回实验室时应选用 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厘米处安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瓶 答案:(1) 适应 (2)褐色( 或深色) 2、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 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 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____, 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气体交换 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 (2)②相同 ③不采取任何处理; (3)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 3、 实验探究,分析回答: 陈光同学家因为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虫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家蚕黄粉虫幼虫营养价值极高陈光是一个善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同学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 观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于是他又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 燃烧、 浸水等实验,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 2 分)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2 分) (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提示?(2 分) 答案:(1)甲组; (2)黄粉虫喜欢吃塑料; (3)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黄粉虫体内存在着可以消化塑料的活性物质,还可以发展和强化; (4)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或废塑料难以降解)的难题 4、 随着去年 12 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 “低碳”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
20XX年 4 月 22 日第 41 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低碳经济绿色发展”我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又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突出优势,将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建设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12 分) 资料一:海南岛气候条件特殊, “四时常花,长夏无冬” 年平均气温在 24C左 右;雨量充沛,年雨量在 1600 多毫米左右;年太阳总辐射量约 110 - 140 千卡/平方厘 米,年日照时数为 1750 至 2650 小时,光照率为 50- 60% 资料二:据 20XX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全省野生维管柬植物有 4600 种,占全国的 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厘米处安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5% ,其中海南特有种 600 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6 种,国家二、三级保护 42 种;陆栖脊椎动物有 566 种,其中两栖类有 37 种,占全国的 18.8%;爬行类 104 种,占全国的 33%;鸟类 349种,占全国的 30.7%;兽类 76 种,占全国的 18.6%,其中 21 种为海南特有种;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102 种,省级保护动物 32 种。
资料三:我省森林总面积 179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54.5%,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热 带森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我省将继续加强林业 建设,增加碳汇能力将二氧化碳储存于生物碳库是建设海南低碳经济示范区的积极有效途 径通过实施热带雨林等天然林、沿海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进 一步增强海南林区作为碳库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资料四:我省有着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可发展生物物质能源;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可发展清洁能源;还有发展潜能无穷的海洋目前,6 万吨生物柴油、东方风 电、海口光伏发电等项目正抓紧建设 (1)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林区的植被类型属于 根据资料二,说明其显著的特征是 根据资料三,说明其主要功能优势是 (2)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省不仅有“绿色王国”之美誉,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从资料一和资料四可知,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我省风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 项目建设;阳光充足,有利于开发 项目建设。
(3)走进“低碳生活”,你的行动是 答案:(1) 热带雨林 动植物种类丰富 碳—氧平衡能力强; (2)风电 太阳能光伏; (3) 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 骑自行车、乘公交车 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与“低碳生活”有关的保护环境行为 5、(8 分)某学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非常有兴趣,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他们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 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 30 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 3 份,分别放入 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 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如图 11 甲所示 (4)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一段时间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 请回答问题: 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厘米处安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 A、B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 ___ ,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A、B、C中,除了 A与 B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 ,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萌发后的大豆种子继续发育形成了幼苗(如图 11 乙)请写出图乙中①②③各部位分别来自大豆胚的哪些组成部分 ① ;② ;③ 。
答案:(1)光 光 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关 ; (2)A与 C 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 (3)①胚芽 ②子叶 ③胚根 6.(6 分)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用培养皿 A与 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__ ___? (2) 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_ 和_____ _ 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 如果用培养皿 A(有空气) 和 D(无空气) 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 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 (4) 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人两组培养皿中( 温度控制在 20℃) ;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 ( 填“没有”或“有”) 影响。
答案:(1) 温度; (2)A C; (3)空气( 或氧气) ; (4)光照 没有 7、 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 800 粒,培养皿( 直径 90mm) ,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 6 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 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②挑选 600 粒种子并随机分成 6 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 8 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 6 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48 74 82 94 86 75 请分析回答: (1)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 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吏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
(3) 为了在 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培养皿编号 种子的数量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A 50 培养皿底部有浸湿的滤纸 20℃ B 50 培养皿底部有浸湿的滤纸 -10℃ C 50 培养皿底部有干燥的滤纸 20℃ D 50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 20℃ 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厘米处安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答案:(1) 2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或“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2)进行重复实验,即选择该品种的小麦种子再做 1 次或多次分组实验; (3)在 20~30℃之间分别设置 5 组不同温度即 21℃、23℃、25℃、27℃、29℃,重新进行以上实验并测得各组发芽率 8、 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 结构是(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 ]__________ 的效率 (3) 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能量来自于过程[ ]____________ 所 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__ __ ___中 (4) 过程 B的强弱受______________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6) 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 ]______________ 中 (7) 水稻苗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 而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 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答案:(1)1 、2、4 ; (2)[C]光合作用; (3)[A]呼吸作用 [5] 线粒体 ;(4) 光照强度(或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等); (5)染色体的复制(或染色体的变化、遗传物质的复制)(6)[2]液泡; (7)细胞膜 9、(6 分)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由图中箭头所示 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 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
淀 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的场所请据图回答: (1) 图中【A】__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_ (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 (4)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叶绿体; (2)水 二氧化碳 ; (3) 淀粉 氧气 ; (4)叶 10、 右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 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 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请回答下列问 (1) 甲处 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2) 乙处 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3) 丙处 蓝(填“变”或“不变”),原因是 。
(4) 此实验中的两组对照分别是 和 答案:(1) 不变 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2) 不变 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3)变 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4)甲丙 乙丙 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厘米处安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1、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请根据光合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2) 请写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物质① ; ② (3)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 .有光无光均可 B.有光 (4)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 .线粒体 B.叶绿体 (5) 图中的①和②进出叶片的“窗口”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____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答案:(1) 叶(叶片); (2) ①二氧化碳(C02) ②氧气(02) ; (3)B ;(4)B ; (5) 气孔、筛管 12、(7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 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 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 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 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 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水分是通过 叶片上的 散失的 答案:(1)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乙 二氧化碳 ; (2)黑暗 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 气孔 13、(7 分)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 移至光下数小时, 再将这三片叶取下, 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玻璃罩 清水 氢氧化钠溶液 甲装置 乙装置 塑料袋 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厘米处安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4)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这说明 。
(5)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密封好,目的是 答案:(1)消耗掉叶片内的淀粉; (2)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液体的蒸发( 只答一项不得分) ; (3)铝箔遮盖的部位不变色,其余部分变成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光; (4)乙叶片不变色,丙叶片变成蓝色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5)防止二氧化碳进入瓶中 14、(7 分)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因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但实验要在认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进行,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1) 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之为 ,实验的变量是 (2) 甲同学提出的检验方法,应该是受“ ”实验的启发,利用了 的特性 (3) 丙同学是对实验结果的猜测,猜测或假设一般是根据 作出的。
(4) 丁同学的观点是消除叶中原有淀粉和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消除叶片中原有淀粉的方法是 答案:(1)对照实验 光 ;(2)观察种子的结构(测定种子的成分) 淀粉遇碘变蓝 ; (3)已有的知识或经验 ; (4)叶绿素 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 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实验中的鼠妇数量应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厘米处安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