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理化复习内容科学归纳与有效辅导策略与研究报告研究.doc
11页《中考理化复习内容科学归纳与有效策略与研究》研 究 报 告攀枝花市 23 中小课题组成员:邓立清 李涛 谢小东 陈桂华 李进保 前言:本课题是 2009 年下半年度,在东区教育研究室有关领导的指导下(特别是刘兴权和唐勇两位同志)精心指导下确立的区级科研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主要解决了理化中考复习中(1)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物理化学复习效率, (2)如何让学生从厚到薄知识从易到难等问题,成果有:理化知识机构图集,一、二轮复习题集,三轮综合复习概要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 《中考理化复习内容科学归纳与有效策略与研究》课题研究的现状:中考复习课在中学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复习课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复习的成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中考的成败一方面,理化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并且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对未经复习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会逐渐遗忘,而通过复习来再现已经获得的知识,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在讲授新课时,往往不可能一次就把某些概念或规律揭露的十分深刻和全面。
通过概括而系统地复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则可进一步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既能达到温顾而知新,又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在初中三年的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九年级下学期、教师会对每章节安排复习课,因此在复习课在中学理化老师教学过程中所占课时数量相当大我们学生在复习前的现状是:我们的学校学生在没有经过复习前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很底,一般上完新课已经是三月中旬了,复习的时间短内容多怎样上好复习课?让复习课更有效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物理化学老师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复习内容科学归纳并进行有效, (下表是我们近年来月考成绩分析表表一化学月考成绩分析)九年级月考次数 1 2 3平均分 55 57 56及格率 48% 48% 47%优生率(80 分以上)15% 16% 15%(表一物理月考成绩分析)九年级月考次数 1 2 3平均分 61 58 57及格率 53% 50% 49%优生率(80 分以上)19% 16% 16%2、本课题的研究的重要价值:(1)近年来攀枝花市年中考物理和化学试题的命题政策依据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 》 、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 》 、 《攀枝花市中考考试说明》攀枝花市初中教研中心组确定的《攀枝花市 2012 年中考命题指导意见》 。
试题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考查“双基”知识,无怪题、偏题、超课程标准现象全卷兼有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功能,体现了“‘有利选拔、兼顾水平、平稳过渡、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利于初高中衔接”的命题指导思想命题角度新颖,紧密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作题材,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释自己身边的现象题目设问合理,难易适中,注重考查学生思维,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有积极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 2 个月的时间内,把物理化学的全部内容复习完,还要进行综合复习和分类复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方法和策略上进行研究2)历年来省内外教育专家教育专家在理科复习方法给我们提供研究的理论依据:例如江苏的教育专家指出理化中考复习中认为我们教师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复习让学生明白(1) 规律是如何建立的 (2) 规律的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 (3) 文字表达形式及重要词汇的确切含义(4) 公式表达形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和化学上的意义 (5) 表格和图象的表达(6) 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7) 如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安徽的教育专家就认为中考理化复习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复习方法不当、基础知识薄弱、答题缺乏规范、缺乏生活经验、实验操作缺乏,这也要求我们物理化学教师在进行复习时必须进行科学归纳和有效。
3)本课题现在国内研究的比较多,内容繁多,方法上不尽相同,比如安徽的老师强调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 有点则采用在复习中穿插框架结构图连知识点,还有点采用四轮复习法(单元章节查补、专题网络归纳阶段、题型综合训练阶段、查漏补缺,回归课本)这些最终还是离不开科学归纳与有效的二、本课题我们研究的设计:1、研究的目的:其一通过我们的研究让学生对中考复习有计划,解决好复习效率偏低,学生常出现上课“不想听” 、“只看不写”、 “只想不做” 等眼高手低的问题 其二重视理化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除了在试验考试中能缺的好的成绩之外,通过试验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在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各学科的知识网络,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我们在进行综合复习,一方面让学生把理化能综合到一起进行考核的知识进行讲解、练习、考查;另一方面多次模拟让学生找准位置,发现不足弥补缺漏,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综合能力,和学生临场发挥的应试能力,提高我们学校理化中考成绩。
最后就是想给我们攀枝花市全体理化老师探索出一条上好理化复习课的新路子,以提高理化复习效率2、研究的内容:( 1) 、研究内容大体上是三个主要方面《中考物理复习内容科学归纳与有效策略与研究》 《中考理化复习内容科学归纳与有效策略与研究》《中考理化综合考试方法科学归纳与有效策略与研究》(2) 、具体目标:为了落实和达到课题研究的目标构想,需要从中考复习的目的意义、内容体系建立、实施途径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形成物理和化学中考秘籍,指导、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以期达到决胜中考的目的我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在于针对物理和化学学科特点,进行科学的归类研究,提出物理和化学学科复习的归纳与研究的策略与方法适当选择 2—3典型个案例研究,以探究性教学为主线,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与的能力,并最终能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我们攀枝花市中考物理化学考试时间很短(总共 150 分钟)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中觉得时间很短,不够用,特别是在初始月考中第一次理综考试时更加如此,我们发现大概有 60%以上的学生在做完化学后只剩下 50 分钟了(我们的九年级的第一次月考虽然理化一起考,但考试卷子是分开的)一般大部分学生先做化学后做物理的,还有 30%的学生把物理中选择和填空做完后只剩下十分钟了,后面还有实验和计算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研究中设计在最后一轮理化复习中专门进行了理化综合考试训练方法研究,通过研究争取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综合能力,和学生临场发挥的应试能力;做到在考试中尽可能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
3、研究的方法: 首先物理和化学老师分别分析我们 23 中历年来初中毕业年级在复习出现的问题(学生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困惑点) ,教师来说我们觉得顾了基础牢固性就在综合练习的时间久不够了,学生在月考时写完物理化学时间又不够了,所以我们物理由邓立清老师主要主编在 2009 年 12 月以前就归纳第一轮复习需要知识框架结构,分章节编写,分类别,比如热学究把所有热学内容(热现象、分子运动理论、比热、热值、热机)编在一起;化学由李涛总结归纳化学知识结构图,并存档我们方法就是总结——-修改——实验(运用于复习)——发现问题——研讨;例如化学李涛的《考点分析》 、 《中考化学中 29 知识点与七大主题》 ;陈桂华的《中考高分宝典》和《中考化学中的疏与导》就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最后得到成果我们研究组成员经常是在归纳后去学生的复习,然后根据存在的新问题又归纳出出新的复习方法后再复习,例如邓立清在 2010 年 4 月复习光学时资料折射作图不完整,加入了三棱玻璃、玻璃砖、水中鱼、树变高等等作图问题在解决化学和物理中考中时间分配难题时我们通过月考不断摸索,发现时间化学用 65——70 分钟做,物理用 85——80 分钟完成比较合理,我们学校一般一到九年月考就化学物理一起考(150 分钟完成) ,所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很好的条件,我们 一般先化学和物理分开单独复习,快临近中考物理化学老师在课堂中不自觉地相互串联(化学课讲物理知识,物理复习也串讲化学内容)比如:复习分子有空隙时化学老师讲分子动理论,物理课复习纳米技术时分子问题,就要画出钠原子核式结构图,这样更有利于复习效果的提高。
4、研究的对象及周期:(1)研究的对象:攀枝花市 23 中小 2009--2010 年毕业班六个班全体学生, 2010--2011 年毕业班全体学生,2011--2012 年毕业班全体学生;其中研究人员全体理化组成员(物理组:邓立清、李进保、谢小东;化学组:陈桂华、李涛)任务分工如下:打印、撰写:邓立清 谢小东 李涛 陈桂华设计幻灯片:邓立清 李涛 谢小东 实验分析、论文撰写、查找资料:邓立清 谢小东 李涛 陈桂华成果发言人:谢小东(2)研究的周期(三年)2009 年 9 月——2010 年 06 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人进行调研及确定研究课题,人员分工和培训,开题报告撰写和开题 (2010 年 6 月---2012 年 7 月)实验与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初步确定复习计划和复习的指导思想,计划实施的具体的班级,调查学生现状、教师现状,撰写复习用各轮次资料,主要电子文档的准备(并在 2010—2011 应届毕业的六个班进行第一次实验,一查看我们的研究成果,并做好记录以备来年修改2011 年 7 月—2012 年 7 月)初步完善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的设想是调出上一届学生我们资料和记录材料进行修改,并制定修订后复习方案,在资料中加上上一年度全国各地中考典型题进行编写新的复习纲要和归纳出中考物理化学新的知识框架结构图和复习提纲、复习综合题进行实验。
(2012 年 7 月—2012 年 12 月)总结提炼,形成课题成果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尽可能多的把上年度的保存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理论知识和文档三、本课题我们研究过程:1、2009 年 9 月——2010 年 06 月为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研究人员进行调研及确定研究课题,人员分工和培训,开题报告撰写和开题这一阶段中我们研究组成员根据(1)攀枝花市理化考试说明需要我们在中考复习中一定要进行科学归纳复习和有效, (2)历年来我们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进行科学归纳复习和有效,才能挺高复习效率,从而与当年 9 月确定这个研究课题我们学校研究成员先上网查资料,分析总结各省市对理化中考科学归纳与有效经验和论述,特别是中考物理化学一轮二轮复习的指导与教育专家教学建议如江苏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丁玉祥老师的《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指导与教学建议》,俞中华老师的《浅谈 2010 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策略》 , 《赞皇二中综合理科中考复习策略》 ,本校李进保老师历年来准备的《中考物理考点.考题归类训练题集》邓立清老师中考物理考点知识框架结构图、李涛老师的章节复习题集等等作为我们研究的切入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纰漏与不足,并开始进行补充,制定个人研究计划,和研究成员之间联系方式(加 号)这是最佳的联系方式,这可以节约不必要的费用,资料传送既快捷又方便,有想法可以马上通气并修改。
并由邓立清老师组织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上报东区教育教学研究室准备开题工作2、 (2010 年 6 月---2012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