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6748194
  • 上传时间:2018-10-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教案 篇一:历史微课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 一课《宗法制》 东莞市中学历史教学能手微课教学设计模板 - 1 - - 2 - - 3 - 篇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教学案 第 1 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编写:江萍 审:高一历史组 时间:XX-2-2 教师寄语:成功的时候,不要因为成功而得意忘形; 篇三:高一历史:第 12 课 鸦片战争教案(岳麓版必 修一)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 12 课 鸦片战争 (一)课标分析 课标: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课 标要求掌握的是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包括 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学好本课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教材在前言中指出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第一目虎门销 烟主要讲述战争的导火线,而对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一句话 带过,第二目中主要讲解过程和影响第三目讲解第二次 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从整体史观 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 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鸦片战争》是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 近现代史的门槛初中的教材第一主要讲述鸦片战争爆发 前中国和世界的概况,其中主要与政治和外交比较为主; 第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第三,林则 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第四,英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 过第五,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南京条约》 与高中教材相 比较,初中的教材更注重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整个过程,高 中简略了战前中国和世界的比较,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 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 影响 (三)学生分析 《鸦片战争》一课,学生在初中时已学习过,学生对 鸦片战争概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教材内容讲述过于简 单,对其背景和影响等的表述不够全面高中的学生已基 本具备了理性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要是学习中照搬课 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 史问题的能力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的知识内容感兴 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通过利用网络 资源、历史资料等材料创设历史情景,进而了解历史,感 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 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 、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 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 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 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全面客观的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 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 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2)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深刻 地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 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 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 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 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两次鸦片战争的 原因和性质 难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教学方式 (1)引导学生分析概括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 、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 料,帮助学生学习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与辨析历史资 料的方法 (七)教学用具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按小组的形式摆放课 桌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多媒体打出罂粟花、林则徐、虎门炮台三幅图片,让 学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深情导入: 可以说美丽的罂粟花结出了漂亮的罂粟果,晶莹的果 浆制出的却是黑色的鸦片,鸦片引起 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自鸦 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开始了近百年的屈辱史,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段历史, 一同回顾、反思这段历史 (点评:用图片导入,创设氛围,开篇点题,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深情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师生产生共鸣。

      ) 教师:可以说鸦片引起了战争,那么鸦片是什么?他 对人体、社会有什么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发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教育,大屏幕出示一段资料介绍鸦片的危害、 国际社会禁毒的情况 教师:正因为鸦片对人体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19 世纪的英国法律也禁止公民吸食和贩卖毒品,那它为什 么还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 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去回忆那先进与落后并 存,文明与野蛮同在的悲怆时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鸦片战争前的英国和中国(鸦片战争的背景) 在幻灯片上分别给出一些能反映中国和英国当时社会 发展基本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和英国的差别 第一张幻灯片给出四张图片,分别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 纺织图、英国工厂的机器大生产、中国传统的牛耕图、英 国田间的机器耕作引导学生分析战前中国和英国社会生 产力发展水平,中国还是传统的男耕女织,而英国是及其 大生产第二张幻灯片是也给出四张图片,分别是清政府 的军机处、英国议会大楼、清政府的战舰木船、英国的铁 甲舰引导学生分析战前的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而英 国则朝着现代民主制度的方向发展。

      在军事上中国还是传 统的木船,而英国则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最后在再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完成下表: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设计的意图:通过学生对历史图片的直观感受,再 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比较得 出鸦片战争前英国和中国的差别,让学生认识到鸦片 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2.虎门销烟 (1)让学生结合课本归纳中国和英国的贸易特征, 得出英国处于出超的地位,从分分析得出英国向中国倾销 鸦片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让学生归纳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财政危机、吏 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面对鸦片的危害,清政府采 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引出了林则徐的广州禁烟运动,并观 看虎门销烟的视频 (向学生介绍林则徐的英雄事迹,面对 清王朝的落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并组织人翻译 西方书籍、报纸,向中国人介绍西方;面对鸦片的危害, 领导了禁烟运动,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 严) 3.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 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 点对吗?为什么?(请学生讨论回答) 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设计意图: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不同的历史观点,帮 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本质分析历史事件。

      ) 3 经过:(课件投出鸦片战争发生发展的过程,英军 的侵略路线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战争过程,形象直观) 结合《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简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根据示意图简述鸦片战争的过程顺势 4.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 让学生结合前面的课前探究和课本分析中国战败的原 因 (1)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主观原因:中国制度腐败、军备落后; ②客观原因:英国的强大; 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资 本主义制度 (2)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及附件;《望厦条约》 、 《黄埔条约》 ;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分析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 ) 5.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那些主权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完整 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东南门户大开,损害 贸易主权 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协 定——丧失关税自主权 ④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 ⑤《望厦条约》——破坏领海主权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中国跟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品 等条约的内容,认清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 ) 6.鸦片战争的影响 引导学生捷克课本和所学的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中国有一个独立自主、自然经济占 主导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权和 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社会矛盾: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 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 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侵略反封建; (4)思想文化:开始向西方学习; (5)历史阶段:中国近代史开端,进入旧民主主义 革命阶段;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爆发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 “一 想到和四万万人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他们满 以为打开了中国大门,就能大量销售商品,获得高额利润 材料二:鸦战前后中英贸易(单位:万英镑) 材料三: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