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婚姻情况调查报告.doc
7页城乡婚姻状况调查报告一.一.前言前言为了深刻检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所遇问题的思维分析和探讨解决问题的 能力,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丰富自身所学,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并期本篇报告 能够对生活中的婚姻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也希望相关学者能够对此丰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从逐步解决温饱问题到 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大跨越物质资源已极大丰富,而人民对幸福的期望值却 并非与经济发展异步同趋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中阐明:效用与欲望的比值就 是幸福水平衡量一个国家的幸福水平并不是简单的当前的经济数据除以人口 这么简单,必须从微观中发现引起理查德.伊斯特林悖论(经济发展与幸福增长 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趋势)的深刻原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婚 姻的状况又关乎家庭的幸福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离婚率却高速增长,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02 年—2005 年每年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统计:2002 年全国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和法院调解、判决离婚的共有 117.7 万 对,2003 年共有 133.1 万对,2004 年共有 166.5 万对,2005 年共有 178.5 万对。
大批的离婚是引起我国幸福水平长期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调查报告 的方式结合民政部门的数据初步探究引起婚姻中不幸福的原因,并将该类现象 通过博弈进行分析意图给与相关解释 在完成报告之前,我们在搜集相关资料时发现,对婚姻破灭后的一系列善后 问题所涉及的论述难以枚举,而对婚姻存续期间问题出现如何分析并解决却鲜 有相关文章提及由于可能过多干涉的是私权问题而不方便提及,但在从经济 学的角度对婚姻中问题出现的原因现象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是可行的,并因此 拟定了调查问卷对农村和城镇地区的部分街区村落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明光市女山湖镇 凤台县李冲乡 调查时间:2012.8.15—2012.8.27 调查对象:已婚者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与问询法内容概述内容概述:通过问卷调查与口头交流的方式对以上俩地共发出调查问卷 60 份,收回率 100%.这对被调查者的婚姻年龄结构和其目前婚姻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透过现象找出背后存在的问题最后给予总结和相关建议 由于所选取的调查与分析方法以及抽样的样本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所得出的 结论就存在误差,但经过咨询和修正,误差已减小,本文的数据分析结果对问题的解决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二.二.正文正文婚姻同经济联系起来,乍一听可能有些牵强附会,我们大都认为这是对神圣 婚姻的亵渎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真正的经济学只关心对家庭幸福 的追求在当代纯粹的大家庭已不复存在,代之的是以婚姻为基础的二人小家 庭婚姻是家庭成立的核心,因此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就关乎家庭的幸福状况,“God's eyes and can be traded“,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直接阐明了婚姻关系的经济本质,所以婚姻的缔结就是满足双方效用最大的最简单方式,撇 开偏见让我们共同探讨: 1. 不同年龄段当前婚姻状况与游离人群 在不同年龄段和婚龄的统计中发现婚龄在 1-3 年的占 42%,3-5 年的 占 24%,6-10 年的 18%,10 年以上的为 16%,其余配偶的年龄差统 计为 3 年以下的为 42%,3-7 年的为 45%在对当前的婚姻满意状况的 调查中发现 30%的认为比较满意,49.2%的持一般态度,离婚的占 9.2% 通过问卷调查的纵向分析我们发现婚龄 1-3 年且年龄差距在 3-7 岁的所 有被调查者有 91%是满意自己目前的婚姻,年龄差距亦在 1-3 岁的被调 查者有 79.1%也是十分满意目前婚姻状况,在对这些人的配偶满意度调 查中发现仅有不到 7%的感觉一般,幸福婚姻总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 化解出现的矛盾,婚姻中因为太熟悉,都不太注意。
经过恋爱拥有幸福 婚姻的的占 82%,经过介绍则为 76%略低于经恋爱的,由此是否说明 恋爱要优于介绍则需要后文将另行分析 1.1 斜线定理与效用分析 假定人都是理性的,在可供选择的状态下,理性选择都会趋向于选 择好的适合的,有所谓之‘好’之评价即说明资源是稀缺的,那么竞争将 必不可免我们假定把所有人群划分为 N 等,最优秀的男性群体为 X1 次 优的男性为 X2,最后一等男性为 Xn.女性以同样定义分别为 Y1`Y2 到 Yn. 那么最优一级的男女我们认为其自身所觉效用为某一常数 M,假定各个阶 层的男女界限严格,那么整个状态为 X1Y1`X2Y2………XnYn.其状态是十 分稳定的,而当被优势心理因素影响时其所形成之均衡就会被打破,就会 形成 X1Y2…….Xn-1Yn.等交叉组合,这有利于满足男性的自尊心理而女 性则会因为对方的相对优势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获取更多的资源此时他们 的效用相比同级别会增加一个单位,理性的人都会做如是选择(效用最大 选择) 这种组合无疑是双赢的,但却是有前提的,即次优的组合群的人 群数量能够达到完全饱和,在 X1 人群等于 Y1 和满足 X2 大部状态下 Y2 之和时组合才是最优的,而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故基于心 理因素和事实真实状态 Y1 人群与应略多于 X1 人群,这也是所谓女博士 等高眼光构成第三类人的原因吧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各阶层都不能完全组 合,因此每个阶层都会出现游离人群,这部分人群没有婚姻的稳定必将对 婚姻的稳定造成威胁 2. 在调查中发现因家务问题争吵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为 8.7%二次部分人群 却以非农业户口且婚龄为 1-3 年的居多通过询问我们了解此部分人群 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鲜明或不会做家务基于懒人心里谁都想搭便车! 然而细考其人群此部分由多位经介绍的,而因恋爱的基于生物特性能够 忍耐对方的懒惰创造了外部的经济性男性对环境不太注重,通过纳什 的博弈理论我们做如下假定;男女双方都做家务其效用为(5,5)双方 都没有怨言,男做女方不做(3,7) ,女做而男方不做(7,3) ,都不做 则效用为(-3,-7) ,由于传统家务多由女性来完成,男性付出劳动在外 界则反映为女方的勤快,女方不做则会招致外界的批评,双方都不做, 女方的效用支付的成本仍就高于男性,在此情况下一向不愿打扫卫生的男性的最优选择是无论女方做什么选择就是不做,搭便车的效用支付成 本最小这就是纳什均衡点,这个博弈对双方都是可知的,均衡点都是 唯一的,即这个结果对于理性人的选择是最优的,但这不是完全的,必 须是可控的。
因为人都是具有忍耐限度的,忽视这一情感因素赔上的就 是感情假定人的忍耐是可累加的,家庭家务矛盾设共有 X 件,而对每 一矛盾都有其对应函数 f(x),f(x)为对方之忍耐值,那么在一方对已发生 之所有矛盾(m 处)的忍耐达到极限时即如图至阴影部分面积 F(x)=∫[f(m)- f(0)]dx(m>0) 函数 f(x)与 X 轴和 Y 轴共同组成的部分为忍耐极限 F(x)XYf(x)m m1F(x) 忍耐 极限XYf(x)m m1F(x)而在此临界点将出现俩种状态基于其他因素 m 值扩大,整个极限再次扩大, 或在此时爆发,争吵,必不可免双方如果互不让步,持续冷战冷漠,就会影响 双方的情感,因此必然要在可控的范围内,突破这一范围赔上的是感情 3. 婆媳类家庭矛盾 婚姻中婆媳矛盾是一个老话常提的问题,据调查当代中国这种矛盾已经不再是首要矛盾,小家庭都市化生活已经使这一矛盾的发生空间狭小化, 思想的解放开明又使得这一矛盾没有太大的发生几率婚姻处在正常状 态时婆媳不会爆发矛盾, (当然这是在排除儿子与父母矛盾外的情况下) 只有处在衰落状态时可能存在的不满情绪会借某一推力爆发,而在正常 状态下婆媳的博弈对于作为儿子又是丈夫的俩种角色的第三者来说是一 个负和博弈。
这正如婆媳二人同时落水,要这个第三者进行选择(不存 在都救起来的可能性)在此条件下,无论做如何选择所得到的支付都为 负值,采取沉默损失达到最大而这种博弈是建立在完全信息的状态下, 双方对结果都是可知的,而这种结果是外部不经济的,没有失去理智的 情况下,婆媳之间不会较量,因为婆媳博弈无论输赢受伤的必然是这个 她们共同关心的第三者 4.婚外情问题 婚姻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拘束,看到权利会产生激动,拘束之中总是平淡! 七年之痒,十年之坎不是空穴来风,随着婚龄的增长责任也越来越大,蜗居, 收入,医疗问题等一系列矛盾使双方之情绪不再那么平静,积下的矛盾会开 始逐渐让对方疏远,我们在调查中总结发现担心婚外情问题的总认为自己不 够优秀,而自身对其配偶对其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其配偶持积极评价也许是 基于婚龄较短,对婚姻的未来充满着好奇与激动,没有对婚姻进行充分认识, 故不对此做深刻评论,在婚姻的岁月中彼此已经熟悉,双方的新鲜感也逐渐 下降 (新鲜感的效用满足降低)加之由于生活中的行为问题或不可控的生 理原因对对方不满的情绪也在不断增加,所产生的效用也就成边际效用递减, 道德的约束力下降,也就使婚外情的发生具备了初步基础。
斜线定理在不饱和情况下所产生的游离人群,在“女性的黄金期从生理 角度来评定,男性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评定”的共同观点指引下,欲望开始 不断的膨胀成熟男性的吸引,年轻女性的魅力,这种游离优势群体与稳定 状态群体双方互相吸引,婚姻出现了危机当然由于这种状态是隐蔽的,所 以在不完全信息状态下对婚姻家庭构成威胁的第三者不具可非难性而当在 此隐蔽状态被了解后,仍然持继续状态的就与一开始就与破坏家庭的第三者 等同竞争总要支付一定的对价,当转化为完全信息状态时,婚姻的守护者 就会采取对抗行动曹国正在其著作《国正论》中说“当一个人面对未知博 币的国正归属时,通常会把幻觉当成现实,有时会陷入无法解脱的的刺激和 迷乱之中,甚至越来越狂热” ,第三者要参与此次博弈就必须尽可能掌握信 息,在婚外情的一方是如何态度,对抗者手中有多少筹码,其双方之间的感 情如何,其破裂后善后问题是否成本过高婚姻双方是了解的,而第三者信 息甚少,只能通过归纳观察因此偶然性较大,其博弈结果的误差也就较大 然而就陷入此种状态的多为女性,男性甚少,女性更为感性基于先期的情感 与资金投入而不愿放弃,即使在劣势的情况下毅然选择博弈,狂热使其失去 理智,最终把自己陷入协和谬误之中(出自《国正论》即自己先期投入成本 过高不可收益的情况下,退出所得收益为负,不退出继续僵持双方的损失更 大) ,一方自愿退出在狂热之中都是极不可能的,理性的选择是自愿退出与 婚外情者协商补偿,这也是最优方案,因为出现婚外情的一方尤其是成功的 男性是不愿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重新组建一个家庭所耗费的成本与得到的 支付形成强烈反差,导致其要做出理性的选择——维持婚姻。
经济学的最终 目的就是尽可能追求幸福,在国的概率极大的情况下,不退出就意味着会损失更多 4.1 婚外情的其他推力 本篇问卷调查之所以设计婚龄与年龄,就是为了测算年龄对婚姻幸福状况的 影响,生理年龄女性以 7 为生长周期,男性以 8 为生长周期,女性法定的婚龄 为 20 周岁男性为 22 周岁换句话说出现幸福婚姻应该在女为 23-28 男为 25-32 岁,此时生理优势达到最大状态,婚龄为 1-3 年的因新鲜感出现婚姻问题的可 能性就会大大缩小,由于各方面都具有极大魅力,双方都会持积极评价,婚外 情并非必不可免最初的端倪就是因为情感淡化更年期等不可控的生理情绪要 做好相应的准备,不明此理,或多或少要伤害感情 5.离婚-帕雷托最优状态的背离 婚姻本是一个效用优化的状态,但不是一结合就会产生的,婚姻的过程需要 投资而投资的资本是感情与责任离婚是双方维护婚姻博弈失败的必然选择,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采取一行动,在没有人受损的情况下自身能获取收益的最 大状态婚姻本身就是一种效益最大化的均衡状态,而由于双方婚姻过程中的 一系列过错,致使维持婚姻的成本开始高于离婚的收益,离婚成了此时的最优 状态,当然要排除假性离婚(如因逃避债务而形成的名义离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