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麓版必修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word学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j****s
  • 文档编号:49499661
  • 上传时间:2018-07-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第第 3 课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导学案导学案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 1.依据知识结构,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 2.认真研究合作探究题目,在课本上勾划好,不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以备小组探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掌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影响2.通过了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提高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3.认识在我国古代,政治和思想是紧密相连的自学引导自学引导】】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1.内容: 一是 ;二是 2.特点:①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同时又兼采阴阳、儒、 墨、名、法等各家学说 ②它强调“无为而不为” ,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 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③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 ,是一种“积极 无为”的哲学观3.影响: 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汉初的“无为而治” 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基础4.衰落原因:①主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不适合强化中央 集权的需要. ②客观:儒家学说整合出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儒学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的建 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儒学的新发展(1)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 及法家思想2)内容:①神化皇权,宣扬“ ” ②强调君主施政要以德为主,以刑辅德,强调 王道之纲③大一统思想,强调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 割据势力 (3)作用思考:思考:1.西汉初实行黄老之学的原因有哪些?2.“萧规曹随”这一历史典故反映了汉初怎样的政治思想? 曹参做法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① 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天人感应”学说,对限制君主权力的过度膨 胀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③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确立了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 4.影响: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 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 大一统和稳定统治秩序 ②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禁锢了思想,扼杀了才智 【【合作探究】】1.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汉武帝时,黄老之 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试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黄老之学本身分析其原因?2.什么是“新儒学”?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怎样的区别?3.(附加题)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迁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 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说明在战国、秦、汉的不 同地位及其原因,指出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①主张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实行“大一统” ,强调君主的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的色彩② 在宣扬君权神授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③以传统儒学为核心, 兼采各家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孔孟学说④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有利于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 1.成语“萧规曹随”反映了汉初的施政特点 “萧规”制定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的思想 B.发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黄老之学思想 2. 对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统治者以“清静无为”的方式稳定统治 B.要求统治者不要统治人民 C.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享受荣华 D.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 3.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基础是 A. “仁”的学说 B. “天人感应”学说 C. “民贵君轻”思想 D. “克己复礼”思想 4.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是在 A.战国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5.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的渊源不包括 A.阴阳家的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6.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目的是 A.确立儒家的思想统治地位 B. 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 C.以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 D.打击其他学派的力量 7.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根本着眼点是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促进儒家文化的发展 C.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D.加强思想的控制 8 8、附加题、附加题 材料一:季康予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 焉 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 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予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3)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学后反思学后反思】】1.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汉武帝时,黄老之 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试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黄老之学本身分析其原因? 社会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统治者不再安于“无为” ,要求强化中央集权自身原因: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阻碍了其发展由于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是皇 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益尖锐2.什么是“新儒学”?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有怎样的区别? “新儒学”是汉朝董仲舒以《公羊春秋》 (宣扬大一统思想) ,吸收阴阳家、黄老之学、法 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体系。

      区别: ①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 改造了先秦儒学②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 汉儒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 ,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 护现实统治 3.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迁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 武帝却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分析说明在战国、秦、汉的不同地位及其 原因,指出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3)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揉同时,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的儒学应运而生,黄老之学由盛转衰地位:(1)战国时备受冷落,秦朝遭受压制,汉朝获得独尊地位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 实行“仁政” ,强调“民贵君轻” ,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保护农业生产这些主张虽 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时期,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 遥远,必然遭受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百万免费教育资源当下来,无须注 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合了多家学说,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藉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 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可获得独尊地位特征:思想文化的发展反 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思想文化必须为政治服务,才能生存发展1.西汉初实行黄老之学的原因有哪些?2.“萧规曹随”这一历史典故反映了汉初怎样的政治思想? 曹参做法的实质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当堂检测答案当堂检测答案: ①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大一统 ②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 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③正面影响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 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 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 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主观: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 客观: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1)黄老之学 (2)实质:坚持清静无为,不扰民生事,继续维持汉初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继续维持汉初 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 (3)影响:使西汉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3.有人认为,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放弃“无为而治”政策,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不正确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 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 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 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若没有汉武帝,其他帝王也会选取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政治思想 一方面,他神化王权,宣扬“君权神授” ,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应当“屈民而伸 君,曲君而伸天” 另一方面,如果人君无道,天将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DABBDCA。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