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情感体验式主题阅读教学法.docx
6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情感体验式主题阅读教学法 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再为写作发愁,是我一直在不断思索和探讨的问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我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风格的课堂教学法——情感体验式主题阅读教学法所谓“情感”,是指教师运用创设情境、情感共情等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唤起学生的阅读情感,让文本能够深入学生内心,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好的为理解文本内容打下基础当然,这要求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喜爱文本,深挖文本,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才能更好的给学生以引导所谓“体验”,有两层含义,既指文本体验,也指生活体验文本体验又与“主题阅读”息息相关,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本材料来解读文本,实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不断丰厚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阅读兴趣,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所谓生活体验,是指文本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和创作的源头活水,但对于缺乏丰富生活经历的学生们来说,达到与文本的情感对话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将文本内容放置在现实生活中,启发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深入文本,唤起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对话。
在日常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加之自身在生活体验与学科特长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与作者及文本之间的情感对话与交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透各种文学思想及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慢慢地在轻松愉悦中开始喜欢语文,并爱上语文以散文教学为例,具体做法如下: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阅读情感对于散文类的阅读教学,“创设情境”是最好的教学策略,在教师充分的情感调动下,能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周密的《观潮》一课时,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潮,课堂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段激情澎湃的导游词,我扮演导游,让学生充当游客,通过视频回放,带领学生进入浙江海宁、盐官等“观潮”现场,感受钱塘江潮的波澜壮阔,然后以记者的身份现场采访观潮的“游客”,让其谈亲临现场的感受通过情景再现,模拟身份演练,很自然的调动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浓厚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唤起了他们内心的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这就为更深入地学习文本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如教授袁宏道的写景抒情散文《满井游记》一文时,为了创设春意浓浓,春意盎然的美好情境,课堂导入时,我通过播放自己拍摄的《鸢都春景》美图系列(选择白浪河湿地公园、虞河边、玉兰花园等有代表性的场所),再配以轻松欢快的《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旋律,立刻将学生带入到春天的情境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再加上拍摄的是学生们较为熟悉的家乡的美景,会马上唤起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美景,寻找春天的踪迹,从而为学习文本,理解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奠定了充足的情感基础又如教授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文时,除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MTV,补充大量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资料与视频,唤起学生内心对那段饱受屈辱的惨痛历史的认知与了解,对当时流离失所的广大的关东爱国青年的理解与同情,同时我还根据自己拍摄的当下东北的美丽风情画卷,精心制作了一组图片联展,通过今昔对比,往日的破败与荒凉,今日的繁荣与富饶,行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同学们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创作本文时的处境与心情,与作者产生浓厚的情感共鸣二、以身示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学习是需要榜样的,而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要做好示范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需要教师准备至少一桶水那这“源头活水”哪里来?来源于教师丰厚的阅读和对生活的独特体悟在教授一篇新课文前,我都会翻阅大量与文本有关的资料来作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同时,通过自身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来引导学生与我产生情感共情,从而更好的引导他们去理解文本,解读文本。
如教授《满井游记》一文时,我将自己仿写的两篇游记《青州九龙峪记》和《清明时节,湿地踏青》与学生们一起分享,讲授自己在文本的启发下,进行文言创作的过程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走出室内,走向户外,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拿起手中的笔,勇敢的进行文言创作,学生的表现定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惊喜这样及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唤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萌发了自己创作的欲望,让文本得到最大程度的外延和伸展再如教授郭沫若的《石榴》一文时,我将自己创作的托物言志类随笔拿来与学生一起分享,如《守望天使》 《爸爸的花儿开了》 《石榴红了》 《好一朵茉莉花》 《又是桃花盛开时》等来丰厚他们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细节,用心品味生活,我手写我心,书写自己的真性情学生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他们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这种以身示范的做法,会带给学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让他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不但有助于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还增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与动力又如教授何其芳的诗歌《秋天》一诗时,正值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金秋十月,乡村的田野里一派丰收的热闹景象。
我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创作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秋天的童话》,并将它作为本课的主题阅读材料发放给同学们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唤起同学们的生活情感,以身示范,给同学们做好榜样,激起他们也去创作文学作品的兴趣与欲望三、由内而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将文本知识延伸到课外,充实学生的文学世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我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教授《石榴》一文后,我让学生们漫步校园,仔细观察校园里的石榴树,然后将自己的观察与体悟诉诸于笔端,《五月榴花照眼明》 《火红的石榴花儿》 《梦里花开》等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从学生们的笔端自然流淌当金黄的石榴果挂满枝头,害羞地压弯枝桠的腰,学校每年一度的“金秋十月石榴采摘仪式”开始了,我们摘石榴、吃石榴,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共同写下《石榴红了》我还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中的竹子、法桐树、白杨树等树木,以“校园有佳木”为话题,托物言志,吐露真情当校园的上空掠过白鸽的身影,当可爱的鸽群在花丛中觅食,当低年级的小学生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喂养鸽子,当一幅幅人鸟和谐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我不由得写下《守望天使》一文,来赞美这群孩子们的守望者。
学生们也置身于鸽群中,喂鸽子,看鸽子,写鸽子,用纯洁的心灵来赞美这群可爱的校园精灵当学完《满井游记》一文后,我让学生们走出家门,观察潍坊,书写潍坊,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宽敞大气的人民广场,秀丽可人的张面河,风光怡人的人民公园,时尚前卫的商场大厦,绿草茵茵的白浪河广场,景色如画的小虞河,人潮如织的东苑公园,民俗味儿十足的杨家埠年画,集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十笏园,文化底蕴深厚的风筝广场……满城尽是好风景!游潍坊,画潍坊,写潍坊,学生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写着对潍坊的喜爱当然,每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之后,结合学校“演讲育人”的办学特色,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主题的演讲活动,将创作的文章改写成演讲稿的形式,与课堂学习进行充分的整合,锻炼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与拓展由解读文本到文学创作,由课内到课外,多途径,多方位的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实他们的文学世界,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氛围,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目的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