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合价说课稿.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j****5
  • 文档编号:103025407
  • 上传时间:2019-10-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单元 《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另外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二册中《酸、碱、盐》的学习也就是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贯穿着化学学习的始终从教材方面看,化合价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只知道了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则,还不会确定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因此对九年级学生说,学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并掌握其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据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使学生认识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②、培养学生对化合价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的能力③、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写出它的化学式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通过对《化合价》第一课时的学习,不但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化合价的实质,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在后续课中应用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快速而准确的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据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教学难点: “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定义都抽象难懂,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本节的难点二、教法分析: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本着体现新的教育方向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原则,我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模拟微观变化,优化概念的形成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化合价规律   利用集体的智慧,寻求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方法三、学法分析:1. 认知状态:在本课题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化学式及化合价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2. 技能状态:学生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掌握3. 情感状态:学生对前面所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化学知识,又对物质成的奥秘有浓厚的神秘感,心理特点上会有很强的探索求知的欲望依据本课教学方法和本节课概念性强的事实,我依据本班学生的接受情况确定了本节课的学法为注重指导学生实施“六字方针” : 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议――学会交流、记――巧妙记忆、索――勇于探索四、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依旧带新,引入概念“化合价”概念的建立和定义都抽象难懂,是本节的难点由于初中同学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学中先通过复习回忆学过的大量的化学式,使学生意识到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他们之间的原子个数比可能是不同的,但不是任意的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至今,我们已学过许多物质的化学式,其中有单质,也有化合物,当然化合物的种类要比单质多得多本节课我们把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放在一起,作些比较,看看还能从中总结出点什么,从而学一些新的知识,好不好?这时我投影学生写的化学式,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总结:这许多化学式告诉我们,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互之间不是以任意数目结合的,而是具有确定的数值的那么,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从而引出“化合价”的概念 二)模拟微观变化,优化概念的形成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价?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模拟NaCl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弄明白化合价的由来,并在此基础上对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最终真正明白为什么元素具有化合价和化合价的确定方法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化合价规律: 在学生了解了化合价的概念后,本节课还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如何使学生及时尽快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自己寻找那些规律呢?我又一次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生动的呈现功能,先由电脑屏幕一次性地展示出几十种化合物和单质的化合价,引导设疑,启发学生观察、讨论和寻找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学生发言完毕后,化合价的一些规律也归纳了出来并用多媒体将其展示四)利用集体的智慧,寻求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方法:这时让学生认真讨论,积极发言,提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的分析和出示有关资料:(1)可从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记忆2)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忆3)可以用分类法记忆还有几个原子团的化合价要提,比如,碳酸根负二价、硫酸根负二价,硝酸根负一价,磷酸根负三价,氢氧根负一价还有一个,铵根是正一价,可用分类记忆法记忆,也可以依据原子团口诀记忆另外,还需要同学们注意:原子团的化合价是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五)强化对元素化合价的应用:例、试确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思路】先写出化学式KClO3设未知数解:设KClO3中Cl的化合价为X列等式(正负总价和为0)+1+X+(-2)×3=0解答 X=+5答: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5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己整理出依据化学式标元素化合价的方法课堂练习;标出下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H2 Cu H2O CO2 SO2 NaCl CaCl2 NaOH FeCl2 H2SO4 ZnSO4 Cu2(OH)2CO3这样可让学生掌握根据化学式如何推求元素的化合价及单质的化合价为0,作 业: 标出下列物质中,加粗元素的化合价Na2O Cu(OH)2 WO3H2SO4 Na2CO3 SO2 COKNO3 NH4Cl Zn H2通过典型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依据化学式推求化合价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一、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用来表示原子之间化合的数目二、元素化合价的确定: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并且失电子为正价,得电子为负价结论:元素的化合价由正、负和数值的两个方面来表示3.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三、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和读法:四、化合价规则和一般规律:五、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的记忆:这样提纲式的设计板书,有利于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更有利于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3 特岗动物招聘会》精品教案.doc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 参观动物园》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我为集体做贡献》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看医生》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童年生活美术作品欣赏》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童真时光》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童年艺趣》精品教案.doc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 茶叶能溶解吗》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班集体》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四个精品教案).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生活》每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五个精品教案).doc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活》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我们都是热心人》(教学设计).docx 《奇妙的想象》习作训练题.doc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可爱的我们》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 爱科学》每课(教学设计)汇编(含三个教学设计).docx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班集体》大单元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同学相伴》(教学设计).docx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老师 您好》精品教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