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40122869
  • 上传时间:2023-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情夫殉葬: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历史的缔造者秦宣太后  历史人物往往分为这么几种,层次比较低的是那种跑龙套的角色,这些人的作用就是当符号用,即便把他们的名字换成别人的名字也和历史的走向没有太大的关系  再高一个层次的就是历史的推动者,这些人对历史事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历史人物的最高层次就是历史的缔造者,他们开创了一个时代,并最终改变了一个时代  而秦国的历史上,秦宣太后,就是这样一位可以改变时代的女性她到底牛到啥程度呢?这么说吧,到现在都还有学者坚信,秦始皇的兵马俑其实不是给秦始皇陪葬的,而是给这位秦宣太后的  秦宣太后本是秦惠王身边地位比较低下的女人,她是楚国人,从种种迹象来看,她很有可能是陪嫁来的媵妾秦宣太后在秦惠文王的时代被称为芈(琇)八子,这并不是啥名字,而是一个封号  这里来简要地谈一下,秦汉后宫的等级,秦汉后宫比起后世的明清来说,皇帝的女人封号还是比较简单的,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后来汉朝也沿用了这套制度,并把八子等同于男性官员中的中更一级,比五大夫还高两级,等于侯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张良给刘邦立下了多少功劳,最后就是个留侯的爵位,可是在秦汉时代一旦皇帝喜欢这个女人,就很有可能被赐予侯爵待遇,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正式开始讲这位传奇太后之前,我们还是要复习一下功课,把秦国在战国时的发展的背景简要地说一下。

        在第一卷中,我们讲到了秦穆公及其女性故事,谈到了那位著名的晋国女子穆姬嫁给了秦穆公,并且给秦穆公带去了秦国第一位外籍雇员百里奚从此,秦国开始走了一条比较有意思的发展路线,他们靠外援打天下  这个传统一直被延续到了战国,战国开始后,三晋韩、赵、魏率先变法,体制的改革,实际都要早于秦国但是秦国继续发挥他们的优势,雇佣军模式,结果一个改变历史的重要人物登场了,这就是商鞅  商鞅,姬姓,是卫国的公族最初,商鞅的首选并不是秦国,而是他师傅李悝所在的魏国,但是魏国看不起商鞅,那没办法了,找工作是件挺困难的事,哪给发工资去哪吧,就这样商鞅来到了秦国,因为商鞅知道,秦国人不排斥外来知识分子而让商鞅没想到的是秦国是知识分子的天堂,这里不仅发工资,还给上五险一金,这下可是把商鞅美坏了  商鞅来到秦国的这一年正好是公元前362年,也就是秦孝公即位的当年  很多人认为商鞅是法家,主张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商鞅一直劝孝公学尧舜禹汤的仁义,行所谓帝王之道可是这套东西,就像我们小学时上的思想品德政治课一样,太死板,都是理论,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听的  政治家的思路是广阔的,既然这种老套的思想不能打动秦孝公,那么就换一个思路。

      商鞅大谈富国图霸之术,秦孝公立刻被打动了  怎么富国呢,照抄一下中学历史课本,商鞅是这样做的,编制民户,加强刑赏;鼓励小农生产,崇本抑末;奖励军功,按军功重新规定给予名位的标准;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推行县制;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等等  这次变法里的很多条款实际是一次政治利益的重新洗牌,财富的再分配商鞅的新法虽得秦国民众的欢迎,却严重地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旧贵族的顽强反抗毛泽东同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革命革到自己头上,那就是不革命,甚至是反革命了而对于秦国的旧贵族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在秦孝公死后,商鞅知道情势不好想溜,但是没跑远,被逮回来了,最后被五马分尸处死了  虽然商鞅死了,但是他所留下的变法精神,却没有因为秦国政权的更替而改变,这是难能可贵的这种治国精神得到了传承,一直到秦国统一中国,甚至秦国最终的灭亡也和这种商鞅的治国精神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秦宣太后,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  夺位  秦宣太后是一个比较受秦惠文王宠爱的女人,从她生孩子的数量上就能看出来,当时王宫中的女人,能够得到秦王的一夜宠幸都实属不易,可是秦宣太后却为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可见秦惠文王对她的恩宠。

        但是,芈八子的大儿子嬴稷,却被送到了燕国去当了人质燕国是个小国,也和秦国并不接壤,更谈不上和强秦抗衡秦国怎么会把一位王子派到那里去当人质呢?  我想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秦惠文王的王后很讨厌这个受到君王宠爱的女人,她想报复这个得宠的女人,怎么报复呢,她想到了把这个女人的孩子送到外国去当人质这种恶毒的办法  秦惠文王辞世后,嫡长子秦武王即位,这位秦武王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他任用的人也都是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主历史就是这样神奇,如果这位秦武王多活两年的话,整个秦国的走向很可能会向负面发展,而此时上天要把天命赋予秦国  秦武王很快就死了,他在位只有三年,这一年是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得非常搞笑《史记》记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他跟一个叫孟说的大力士比谁能把鼎举起来,人家霸王举鼎是因为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而秦武王纯粹属于健美教练的级别,连举重运动员都不算结果,秦武王没玩好,伤了气,不久就死去了,这么蠢的皇帝在日后还有很多,这些蠢皇帝的事迹请参看我写的《他们曾经这样蠢》一书  秦武王的王后是一位魏国的女子,这位女子并没有留下子嗣也没有史料记载其他女人为秦武王生过孩子好了,既然没有嫡子,那么秦武王的兄弟就成了秦国继承人的合法候选人。

      秦惠文王的儿子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秦宣太后的生育数量推断,应该不会少  王位这个东西永远是狼多肉少,想要得到它就要费尽心机机会往往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有准备的是两拨人,一拨是秦武王的妻子和母亲,她们很快推举了公子壮为王另一个集团就是以秦宣太后为首的利益集团,原来秦宣太后早就看着秦武王不着调,早晚有一天要出事,而自己的儿子也都在壮年,很有可能作为王位的有力争夺者,所以她做了细致的准备  首先,她私下联系了燕国和赵国,让他们在外围造势,推举在燕国的公子嬴稷回国即位赵国不知道正是这个举动让后来的长平之战毁了整个赵国在内部芈八子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成为了最可依靠的外戚势力  结果既意外也不意外,远在燕国的嬴稷回国即位了,经过长达三年史称季君之乱的王位争夺战以秦宣太后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胜利的一方笑逐颜开,失败的一方却只能接受悲惨的结局公子壮、惠文后,以及其他的惠文王王子们,都被魏冉杀得干干净净,武王后也被赶回了娘家魏国秦本纪》:“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  魏冉由于秦宣太后在助子夺位的功劳,被授予将军一职,嬴稷凭借母亲和舅舅的帮助,成为新一任秦王,也就是秦昭襄王  一个二流的后妃,一下子成了一个西方强国的太后,这种转变,有谁会想到呢?  可是谁又会想到呢,秦国从秦昭襄王到秦始皇,历代君王都非常有作为,他们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秦国是由秦宣太后缔造的,这又有谁能想到呢?  秦宣太后的眼光  此时,虽然秦国的大局已定,但是秦国实际是万分危险的,因为各国都在观察秦国的动态,而秦国自身也要面临多线作战的严重威胁。

       秦宣太后为了避免这种威胁,做出了大胆的联姻计划她命令儿子秦昭襄王娶楚国的公主为王后,同时也将秦女嫁给了楚国再加上赵、燕两国和自己关系不错,这就让秦国的局势顿时稳定了下来  在内政方面,秦宣太后大胆使用了外戚,也就是自己的亲戚在楚怀王的推荐下,秦宣太后让自己母族的寿担任秦国的宰相魏冉又升官了,他掌握军权,被封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邓县),后来又加上陶邑(山东定陶)还有一位秦宣太后的同父弟弟芈戎,被封华阳君,封地先是陕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变成了河南密县秦宣太后的另两个儿子,公子市被封为泾阳君,封地在今陕西泾阳,后来又换了一块封地是宛(河南南阳);公子悝被封为高陵君,封地在陕西高陵,后来又换封地为邓(河南郾城)  这些能看出什么来?秦宣太后任人唯亲,扩张自己的势力?如果只看到这点,未免就太小看秦宣太后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秦国的扩张,这些外戚的封地,其实都并不在秦国的疆域之内,很明显是掠夺来的穰、宛、邓三地,是公元前310年和前291年从韩国抢来的,而新城则是公元前300年从楚国掠来的山东定陶是齐国的土地  掠地只是表面,秦宣太后更为厉害的是她对人才的重视,比如后来的武安侯白起就是魏冉发掘出来的人才,其实如果当时没有秦宣太后的认可,恐怕白起也只能在魏冉那里做个马前卒。

      秦宣太后也继承了秦国先辈爱引入外援的特点,很想在外国引入更多的人才,她率先看重的就是齐宣王的庶弟孟尝君  秦国要请这位强力外援来当国相,是下了血本的,秦宣太后命令自己的儿子泾阳君去齐国当人质,换孟尝君过来泾阳君毫不在意,大摇大摆地去了,他有母亲和强大的秦国在后边撑腰,去齐国,没关系啊,就当公款旅游了可他到了齐国才发现,原来齐国压根就不敢留这位爷好吃好喝游览了一番后,齐王让孟尝君和泾阳君一起上路回国去了  有些人天生就有亲和力,孟尝君就是如此,一路上孟尝君和泾阳君成了要好朋友但是孟尝君的门客们劝住了他,他们认为此次去秦国是凶多吉少,而孟尝君接受了这次建议,他第一次去秦国实际没有去成  就我看来,孟尝君一步错,步步错  最初,秦国请孟尝君来,确实是有诚意让他来当国相的,所以当第二次来请孟尝君的时候,孟尝君答应了但是这时候,秦宣太后很可能已经去世了,所以当孟尝君到达秦国后,事情发生了变故  首先,秦国内部出现了重大的分歧,有人对秦昭襄王说:“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孟尝君列传》)秦昭襄王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不但闭口不提聘相之事,反倒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而且还要杀了他  泾阳君与孟尝君私交甚好,他知道了昭王的意图,便把真实情形告诉了孟尝君。

      孟尝君吓得魂飞魄散,本想到秦国来当公务员,这倒好,有可能被人当成死尸来处理了,恨不听那些门客的劝阻啊其实,我倒认为是早来两年就好了泾阳君此时告诉孟尝君,去找我嫂子燕姬帮忙,好使!原来燕姬是秦昭襄王的宠妾,秦昭襄王是日夜离不开她  孟尝君托人跟燕姬搭上了关系,燕姬答应为孟尝君说情,但是燕姬知道,孟尝君来时送给了秦昭襄王一件千年白狐裘,所以自己也想要一件孟尝君这下可为难了,这千年白狐裘,世上只此一件,而且已经送给昭王做见面礼了,怎么办?  正在愁苦之际,孟尝君宾客中有一人挺身而出,前往秦宫内库盗裘这位门客学着狗叫,迷惑了守库人,果然将白狐裘盗回  孟尝君大喜过望,连忙请泾阳君拿着去贿赂燕姬女人会使男人智力低下,特别是男人喜欢的女人燕姬很快把秦昭襄王的智力搞得极低,秦昭襄王答应放孟尝君回国  孟尝君出来后,一路更名带着食客们跑到了函谷关,此时秦昭襄王的智商突然又恢复了正常,不对啊,干嘛要放孟尝君走呢,他身边可是奇人异士极多  追,秦昭襄王下令  孟尝君赶到函谷关时,已是半夜,照规矩是要清早鸡鸣之时才能开关放行眼见前边大关挡道,后边追兵将至,孟尝君手下又一位奇人学起了鸡打鸣士兵本来就困,听到鸡叫,也分不清是何时辰,以为天快亮了,立即开门放行。

      孟尝君大喜带着人马逃出了秦国  其实孟尝君来齐国本来是秦宣太后的建议,让秦国可以多一个贤士,没想到让自己的儿子秦昭襄王给办砸了,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但是我们丝毫不能怀疑这位太后的眼光,因为如果能重用孟尝君,他带来的绝不只是他个人的智慧,而是一个可以称得上完美的团队这支团队如果在秦昭襄王的时期就归秦国拥有,秦统一六国的步伐很可能会更快一些但是可惜,秦昭襄王没有母亲那样的眼光和见识同样可惜的是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既没有在秦国发生作用,也没有在齐国被重用  复杂的情感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的秦宣太后是一个复杂的女人,我们也同样能看到这个强势女人背后的那种平凡的情感  著名演员王姬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秦宣太后的人生是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