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共24页).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12267658
  • 上传时间:2021-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5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卫生第1节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其保健一 运动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起着支撑身体、执行动作、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作用1) 骨 1.骨的组成 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连接而成,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2.骨的生长发育方式 骨的生长发育有两种方式,即膜内成骨(如面颅骨)和软骨内成骨(如椎骨) 3.骨的特点 ①骨组织的成分 儿童的骨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较少的无机物,二者的比例约为一比一 青枝骨折为容易因不正确的姿势或其他原因导致骨骼变形 ②骨髓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 ③颅骨 乳儿的颅骨骨化尚未完成 囟(xin) 有些骨的边缘上尚未彼此连接起来,有些地方仅以结缔组织膜相连 前囟,六个月以后逐渐固化变小,大多在十二个月到十八个月闭合 后囟,一般在出生后六周到八周闭合 囟门闭合过早可能是因为脑容量小,头小畸形 ④脊柱 新生儿的脊柱仅骶(di)骨有弯曲;出生后三个月的婴儿会抬头时,脊柱出现颈部的脊柱前凸、即颈曲;6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坐时,出现胸部的脊柱后凸,即胸曲;1岁左右的小儿开始学习行走时,出现腰部的脊柱前凸,即腰曲。

      ⑤腕骨 新生儿没有腕骨,仅有软骨,因此在学前期腕骨是首选的检测部位,即根据腕骨的多少来判断骨骼发育的年龄 ⑥髋骨 髋骨与骶骨、尾骨及韧带组成骨盆,髋骨也还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髂(qia)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而成,很不牢固,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位移 ⑦足骨 足弓的作用在于缓冲行走时身体所产生的震荡,足弓还可以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如果婴儿站立时间过长、过早下地行走,或学前期经常长时间走路、身体过于肥胖、运动时负重过大,度都容易发生扁平足2) 骨连接1.骨的连接方式 骨连接的方式有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2. 学前儿童关节的特点 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如外力作用不当,容易发生脱臼3) 肌肉1.肌肉组织的发育呈现一定的规律 各肌肉群的生长发育不平衡,大肌肉首先发育,小肌肉发育较迟2. 学前儿童肌肉组织及其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肌肉较成人柔软,肌纤维较细,间质组织相对较多 肌肉所含水分也相对较多,蛋白质、脂肪、糖及无机盐较成人少,能量储备较差 学前儿童肌肉收缩力差,易疲劳。

      肌肉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人们常常根据学前儿童的动作发展情况来测量其智能发育水平4) 运动系统保健要点 注意培养学前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包括坐、立、行等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预防骨折、脱臼、肌肉损伤等伤害性事故的发生 经常晒太阳,促进身体对维生素D以及钙、磷等的吸收 学前儿童的服饰与成人应有区别,要便于骨骼的发育和动作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美观二 呼吸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泡1) 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1.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①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学前儿童的鼻泪管较短②咽 学前儿童的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③喉 学前儿童声带短而薄,不够坚韧,学前儿童的声门肌肉也容易疲劳,学前儿童的发音时间不宜过长3) 呼吸生理特点 学前儿童的呼吸与成人相比浅而快,因此效率低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4) 呼吸系统的保健要点1.用鼻子呼吸,使空气通过鼻腔,防止灰尘和细菌进入肺部,并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减少感冒; 2.掌握擤(xing)鼻涕的正确方法,防止由于鼻腔内压过大,而使细菌进入耳咽管,引发中耳炎; 3.注意保护嗓音,不要长时间唱歌、呼喊,防止声带因过度紧张而肿胀、变厚,感冒、咳嗽时要多饮水; 4.注意培养正确的姿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胸廓及肺的正常发育; 5.尽可能进行户外活动,室内要通风换气,寒冷地区或冬季尤其要注意吸取新鲜空气; 6.进餐时要小心,不高声谈笑,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三 循环系统的发育及保健(1) 循环系统的组成 氧气和营养物质(2) 心血管的解剖生理特点 1.心脏 新生儿的心脏约24g,1岁时的心脏为出生时的2倍 心脏发育过程中有两次增快阶段,即2岁以前和青春后期 2.血管 学前儿童血管相对比成人宽,毛细血管非常丰富,尤其是肺、肾、皮肤等处,血流量大,身体得到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十分充足 3.心率、脉搏年龄越小,每分钟心率、脉搏次数越多 4.血压儿童血压比成人低得多,年龄越小,血压越低(3) 淋巴系统的特点 学前期常有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学前期常见的扁桃体肥大往往是生理现象(4) 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1.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期改善学前儿童心肌纤维的收缩性和弹性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剧烈运动后不要喝大量的水,防止增加心脏负荷;注意不同体质的儿童在运动中的表现2.合理营养,防止贫血,注意摄入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避免过度的或突然的神经刺激,否则将会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机能4.儿童衣服和鞋袜不宜过小、过紧,以免影响心脏活动和血液循环5.应有正常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以利于保护心脏四 消化系统的发育及保健(1)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是指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吸收是指经过消化的食物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2) 消化管 1.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开始部分 在机能的发育过程中,先发乳牙,而后替换为恒牙 (1)牙齿发育的时间及顺序 各个牙齿的发育时间虽然不尽相同,但都经过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三个阶段 婴儿出生时无牙,胎儿时期已经钙化 乳牙出牙顺序: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下侧切牙、下第一磨牙、上第一磨牙、下尖牙、上尖牙、上第二磨牙、下第二磨牙 自6岁左右开始出现第一颗恒牙,长在全排乳牙之后,并不与乳牙交换7岁-12岁恒牙萌出顺序从前之后(尖牙例外)逐个替换同位乳牙12岁左右出第二颗恒牙,17-18岁以后出现第三颗恒磨牙(又称智齿,有人终生不出) (2)牙齿萌出的特点 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顺序,左右成对地萌出,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牙同名牙 (3)乳牙列阶段 儿童时期共有3个牙列阶段,(出生6个月至6岁)乳牙阶段;(6岁-12岁)混合乳牙列阶段;(12岁-15岁)恒牙阶段 (4)乳牙的作用及特点 乳牙是学前儿童的咀嚼器官,咀嚼功能的刺激,可以促进颌骨和牙弓的发育。

      乳牙列阶段是龋病开始发生和逐年增多的时期 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对于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非常重要 2.食管 婴儿的食管由于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故容易溢乳 3.胃 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ben)门括约肌不够发达,吮吸时常吸入空气,这些因素均使婴儿容易发生溢乳现象 4.肠 结肠壁薄,升结肠、直肠与腹后壁的固定较差,因此婴幼儿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3) 消化腺 1.唾液腺出生3个月-4个月时,唾液腺分泌量明显增加,但由于婴儿口腔较浅,又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因而出现流涎现象,即所谓的“生理性流涎”(4) 消化系统保健要点 1.保持口腔卫生 2.保护好乳牙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保持进餐时的愉快情绪,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管的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5.定时排便,防止便秘 6.孕期要注意营养五 泌尿系统的发育及保健(1)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解剖生理特点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肾脏小儿肾脏的储备能力差,调节机制不够成熟,在喂养不当、疾病或应急状态时易出现肾功能紊乱年龄越小,肾小管越短,其重吸收和排泄功能越差,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尿浓缩能力越差,大量水负荷时易出现水肿,经常处于负荷过重状态,一旦遇到疾病或应急情况则又容易出现脱水现象。

      3.膀胱 婴幼儿膀胱容量较小,贮尿功能差,故年龄越小每日排尿次数越多,以后每次尿量逐渐增多,次数逐渐减少2) 泌尿系统的保健要点 1.每天为学前儿童供应足够的饮用水,尿液的形成有利于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冲刷 2.培养婴幼儿定期排尿的习惯,防止尿频和憋尿 3.保持外阴清洁,无论男女儿童,尽早穿满裆裤;大便后、睡觉前应清洗,并要注意清洗方式 4.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六 皮肤的发育及保健(1) 皮肤的构造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还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指甲等附属物2) 皮肤的生理功能 1.保护功能 2.体温调节功能 3.吸收功能 4.分泌与排泄功能 5.感觉功能 6.代谢功能(3) 皮肤的保健要点 1.为防止尖锐或坚硬的东西损伤皮肤,学前儿童不宜佩戴任何首饰 2.要根据气温变化、运动量大小等实际情况及时提醒孩子增减衣服 3.在学前儿童可触及之处,不可放置炉子、开水、菜汤等物 4.婴幼儿,尤其是婴儿,晒太阳时应尽量将皮肤暴露在温和的阳光下,不要在烈日下暴晒 5.勤洗澡、洗头,勤剪指(趾)甲,保持皮肤清洁 6.最好选择宽松、棉质、吸收、柔软的内衣,小男孩裤子不用拉链。

      七 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及保健(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性的成熟以及免疫力的增强起着很大的作用 1.脑下垂体 儿童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2) 内分泌系统的保健要点 1.要保证学前儿童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2.防治碘缺乏病,常食含碘食物,提倡使用加碘盐 3.不乱服营养品,防止性早熟八 免疫系统的发育及保健 免疫室人体与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相互作用,从而保持自身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反应,其本质是识别自身、排斥异己2) 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御感染 2.自我稳定 3.免疫监视(3) 免疫作用的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4) 免疫系统的保健要点 1.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减少污染源 2.通过户外活动、体育锻炼、合理营养等积极有效的方式,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3.积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九 神经系统的发育及保健(1)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延髓 大脑是中枢神经最高级的部分,是思维与意识的器官;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有关;延髓是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中枢。

      2) 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脑的发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