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柔道大外刈技术的联络形式.doc
9页浅谈柔道大外刈技术的联络形式【摘要】在奥里匹克发展的今日体育项目向着“更高、更快、更强” 的趋势发展,柔道作为奥运会项目突出了自己的特点“积极主动,快速联 贯,勇猛顽强”柔道的内涵体现在“精力善用”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学习 柔道才能领会柔道“精力善用”之道关键词】柔道;大外刈;联络形式1.刖B柔道是一种两个人贴身接触,对抗性很强的体育项目,不仅要有较好 的身体素质,顽强的意志品质,还要具备全面的技术,为了使柔道运动有 更好的发展,在比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根据本人从事十于年柔道训练 的亲身体会通过参加国内外大赛的经验和不间断理论学习相结合中发现 柔道靠单个技术制胜对手的机率很低,运用联贯技术就会有很高的成功 率,大外刈技术的联络形式在比赛中非常多,并且成功率高,所以本文对 大外刈联络形式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在《最佳柔道技术》一书中 发现大部分内容都是以大外刈的基本技术为主,对大外刈技术的联络形式 研究很少,与目前柔道的发展形势脱节,所以想通过木文将研究到的国内 外相关资料,针对大外刈技术的联络形式进行研究,找出规律帮助运动员 掌握大外刈技术的几种联络技术,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提供一些有价值 的科学参考资料2. 研究对象与方法4.4. 1研究对象:本人在对年柔道训练过程中使用大外刈的体会,和北 京与大学竞技体校使用大外刈技术的运动员.2. 2主要研究方法3. 2.1文献研究法:本人查阅了大量有关战术运用的国内外书籍和有 关的文献资料。
3. 2.2现场观察法:根据本人从事十于年的柔道训练,多年参加各种 大小型比赛的体会与不间断理论学习相结合中取得4. 讨论与分析3.1创造进攻机会,从人体的力学稳定角度分析物体的稳定性取决于物体重心的高度和重心在支撑面上的投影至支 撑面相应边界的距离,稳定角是由重心重线和重心及支撑面边界上相应点 的连线夹角构成的,重心投影至支撑面边界的距离,在不同的方向是不同 的.因此,不同方向上的稳定程度也可能不同,稳定角随重心的降低,基 底面的扩大和重力作用线远离基底范围的边缘面而加大•所谓基底范围就 是运动员两个脚底和其间张开的面积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因而运动员基 底范I判的大小是随两脚的位置和其倾斜程度变化而变化的•欲将对方摔倒 就必须首先缩小对方的基底范围和提高其重心高度,然后通过施加于对方 身体各个部位的各种作用力迫使对方的重力作用线超过基底范围而倾倒. 柔道中不同的站立姿势其稳定角随方向而异,稳定大且基底范围大,这样 就能保持稳定面不易被对方摔倒.4. 2柔道有三中常见的站立准备姿势这三种跤恣耍创造进攻机会就耍迫使对方的重心移动,对方重力线偏 到最小的角度或是超过基底范围而倾倒,可以推、払 侧払 上提、上步、 撤步等方法来破坏对方的重心而乘机用动作,把对手摔倒。
3. 2. 1正自护体站立姿势上体保持正自然体的姿势,两膝沿脚趾方向弯曲,身体重心在两腿间, 整个身体要均衡用力.5.5. 2.2右自护体:右自护体站立姿势是由正自护体站立后,右脚向右 前方边出一步,两腿弯曲,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成为身体向右前的站姿.3. 2.3左自护体:左自护体的姿势于右自护体相同,只是相反.3.4. 3大外刈的使用方法对方以正自然体站立,我以右自然体站立开始,我用左手抓住对方的 右袖中部,用右手抓住对方的左前领,右手往对方的右后方推挤,左手抓 对方小袖往对方右侧下方拉,迫使对方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两手推拉对 方的同时上左脚在对方的右脚外侧,然后右脚紧跟左脚抬起至对方右腿外 侧,然后屈膝用膝?N处向对方右腿膝?N处回打,双手同时向对手右后方 推拉将其摔倒.(加图解说明)3. 3.1大外刈动作要点:双手同时用力,步伐与手法同步进行,右脚 往后打时方向要同对方右脚尖方向一致,对方身体紧贴自己.3. 3. 2大外刈动作分析:右手顶住对方的右胸使对方身体方向右后偏, 左手向对手右下侧拉,迫使对方中心点落在右脚后跟上,这时对方的稳定 角最小,最容易倒地,欲将对方摔倒就必须缩小对方的基底范围和提高重 心的高度,使稳定角变小,然后通过施加于对方身体各部位的各种作用力, 迫使对方的重力作用线超过基底范围而倾倒•这时对方的全部重心在右脚 后跟上•如果我双手不向对方右后方向推压,而直接向后推,那么对方的 基底范围还没冇改变即运动员只是用全部脚底立在地面上,这时它的基底 范围就等于两个整脚底和其间所张开的面积在地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对方 仍可以保持不倒•因此双手要同时向对方右后方推拉,使对方右脚不能移 动,在上右腿向对方膝?N处冋打将其摔倒.3.4. 4大外刈的几种联络技术1大外刈变内股(内股的联络方式)当用大外刈过程中抬起右腿向対方右腿膝?N处回打时対方迅速抽回 右腿,避开大外刈进攻,这时右手抓对方的前领向前上侧拉,左手往对方 的右侧平行拉,双手同时用力,同时上右脚在对方两脚之间,左脚跟进背 步脚尖在右脚后跟处,然后摆动右腿扎头转体使用内股动作将対方摔倒.5. 1.1动作要点:破坏对方重心,移至左脚上,迅速拉手,插脚, 转体,摆腿,使股后肌群及右侧臀部紧贴对方小腹部•使对方不能移动, 将其摔倒将其摔倒.6. 1.2动作分析:在使用大外刈技术时,对方的右腿往后逃,此时 对方的重心偏向于左脚,然后攻者左手抓住对方右小袖往平行于自己左肩 方向拉,右手往前上方拉使对方重心升高,稳定角变小,左手平行侧拉使 重力作用线偏重于两脚尖前,如果左手不平行于自己的肩拉,而是向斜下 方拉,那么此力的分力就有一部分通过对方的脚作用与地面而不起作用, 平行拉时拉力与重力作用线成互脚,因此所发力全部起作用•重力作用线 偏向于前方,稳定角很小,此时把右脚插在对方的双脚内侧,左脚跟进背 部脚尖在右脚后跟处,然后摆动右腿使用内股动作将对方摔倒. 3.4.2双手背负投变(同上)大外刈的联络技术双手均以右自然体站立开始•用右手抓住对方的左胸领,左手扎住对 方的右手小袖下部,把自己的右脚尖迈向对方的右脚尖处,左脚随着跟进 背步在对方两脚内侧Z间,同时向左转体,屈膝,臀部贴在对方的右大腿 内侧,双手向对方前方拉,右肘顶在对方的右腋下,使用背负投技术•这 时对方防守向后挺,同时迈右脚使身体滑出,英右腿在攻者身体的右侧, 攻者迅速向右转体抬右腿猛力回打对方的右腿膝?N处,同时右于-往对方右 后方推压,左手抓对方的小袖向対方右下方拉,双手同时向対方右后方发 力将对方摔倒.[1] 4. 2. 1动作要点:在对方滑出背部的一瞬间,双手迅速向对方右后 方推拉,转体,抬腿,回打对方膝?N处.7. 4. 2. 2动作分析:在使用背负投技术时,对方防守滑出背部,使其 右脚在攻者身体前方,攻者迅速用双手向对方的右后方推压,使对方重心 作用线偏于右腿上,对方右侧稳定角变小,此时用身体紧贴对方的右胸部, 把自己身体重量加在对方的右腿上,使其无力转体逃脱,将其摔倒.3.4.3大外刈变抠腿联络技术(同上)使用大外刈进攻时抬右腿向对方右腿膝?N处回打,对方抽腿避开大外 刈进攻,这时攻方松左手,弯腰去抓对方左腿裤子向木体内怀拉,右手抓 对方左前领,向对方左下方拉,左脚上到对方左脚尖前向前冲使用抠腿动作将对方摔倒.7.4. 3.1动作要点:左手抓对手左腿裤子向内怀拉,右手抓对手右前 领往右下方拉,左脚迅速上步到对方左脚尖前,双手发力配合一致,向前 冲.8. 4. 3. 2动作分析:在使用大外刈时,对方的右腿往后逃,此时对方 的重心偏向于左脚,攻防右手抓对方的右前领望右下方拉,左手放开小袖 弯腰去抠对方的左小腿,右手往右下方拉是使对方重力作用线向左下方 偏,稳定角变小,左手去抠对方的左小腿使对方失去重心,将其摔倒.8.4. 4大内刈变大外刈联络技术(同上)对方以左自然体站立,我以右自然体站立开始,我用左手抓对方的右 小袖中部,用右手抓住对方的左前领,右手往对方的右示侧推用,左手抓 对方小袖往对方左后方推,同时上右脚在对方两脚前,然后左脚紧跟右脚 在左脚跟方向背步同右脚呈八字型,接着右脚屈膝插进对方双腿用右腿 膝?N处缠打对方左腿膝?N处,使用大内刈技术,这时对方迅速抽回左腿, 右腿在前•攻方迅速上左脚到对方右脚外侧,抬右腿用膝?N处回打对方右 腿膝?N处,同时右手往对方右后方推压,左手抓对方右小袖往右下方拉, 双手同时用力摔倒对方.动作要点,在对方撤腿的同时,双手的发力方向迅速改变,右手向对 方的右后方发力,左手向対方的右下方发力.3. 4. 4. 1动作要点:在对方重心很稳泄得情况下,使用大内刈动作大 破坏对方重心,对方重心移至右脚上,迅速拉手上步,回打对方支撑腿.3. 4. 4. 2动作分析:在使用大内刈时对方抽左腿,对方的重心点落在 右脚后跟上,这时对方的稳定角最小,攻方双手的发力方向应立刻改变, 在用大内刈时,右手发力方向是往对方作后方推压,左手是往对方左测推, 变大外刈时右手向对方右后方推压,左手抓对方小袖向右下方拉,如果双 手发力方向不变,那么対方的重心就会落在左脚上,所有力与大外刈的力 相反,所以必须改变双手的发力方向,使对方重力作用线偏重右下方,右 侧稳定和变小,这时迅速上步,抬腿回打,就很容易将对方是摔倒.3.4.5大外刈变夹颈背的联络技术(同上)使用大外刈进攻时,抬右腿向对方右腿膝?7处回打时,对方身体向前 顶,右腿绷紧顶住大外刈进攻,这时,攻方右手松开対方左前领,用右臂 夹住对方的颈部,向前方发力,左手抓住对方小袖往本体内侧拉,双手同 时发力•左脚背部到対方左脚内侧然后转体背部紧贴对手,甩脸扎头,向 前发力用夹颈被动作将对方摔倒.3. 4. 5. 1动作要点,右臂夹紧对方颈部,左手向本体内侧拉,转体用 背部贴紧对方身体,双手同时用力,丿11脸扎头•向前发力.3. 4. 5. 2动作分析:在用大外刈时,对方身体向前顶,右腿绷紧顶住 进攻,此时对方的重心偏向于前方,重力作用线向前,攻方右手松开前领 用右臂加紧对方颈部,控制对方的方向,使其不能移动,左手拉紧对方右 手小袖,使对方身体贴紧自己,•如果右臂没有夹紧对方颈部,,那么对方 身体就会有空隙左右动,使作用力不能打到一个点上动作作用线就不稳 定,因此作用力就起不到作用•此时动力作用线偏向于前方,稳定叫很小, 右臂夹紧对方颈部,左手向本体内坏拉紧小袖,向前发力就很容易将对方 摔倒.3.4.6还有很多关于大外刈技术的联络技,女h大外刈变扫腰,大外刈变单手低背负投,大外刈变外卷入等,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但借力用力的道理是一样的.4・结论与建议9. 1进攻的方向应是稳定角最小的方向,用改变对方“基低范围”来 创造进攻机会.10. 2在使用大外一十两只手是关键,其次是右腿向后回打,此时一定 要猛•狠,让对方贴紧自己向前发力摔倒对方4.3在于其他动作配合使用时,主要是找对方稳定角最小的方向来使 用下一个技术动作,并且,在对方防守前一个进攻动作时正是使用下一个 动作的机会.[2] 4要提高“联络技”的能力,必须有全面技术作基础,敏捷的思维 和灵活的战术作指导,这些只有加强科学的训练才能解决.3.5. 5打外刈技术组合起来使用的人不多,但组合动作威力大,效率高, 所以在增强单个技术基础时要加强培养使用联络技技术的能力,达到进 攻,反攻,再进攻的条件反射和战术意识,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参考文献:11. 最佳柔道技术12. 李其彪•柔道入门•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期13. 石瑜•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新变革•湖北体育科技,1997年第214. 李贤英•柔道•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