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汕头市金信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7页广东省汕头市金信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C,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1V/m 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C.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 D.AB两点的电势差UAB=-5V参考答案:AD2. (单选)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那么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12mB.90mC.12.5mD.162m参考答案:C解:v0=36km/h=10m/s,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取a=-4m/s2,可得汽车停车时间为: 所以汽车刹车后3s内的位移即为汽车刹车后停车位移,根据速度位移关系为: 可得汽车位移为: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3. 如图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极变速”的示意图,它由固定于主轴上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转速,从动轴转速、滚轮半径为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A. B.C. D.参考答案:答案:A 解析:平盘上滚轮所在位置的线速度,由于不滑,滚轮边缘的线速度等于,而对滚轮,,所以,得。
所以正确选项是A4. (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在电场强度E的匀强电场中,以初速度v0沿直线ON做匀变速运动,直线ON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若小球在初始位置的电势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且mg=qE,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方向竖直向上 B.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 C. 小球最大高度为 D. 小球电势能的最大值为参考答案:解:A、因为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小球所受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知,电场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斜向上.如图所示.故A错误.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相等,两个力的夹角为120°,所以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相等,等于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的加速度为g.故B正确.C、小球斜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则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s=.故C错误.D、在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qEscos120°=﹣mv02,电势能增加mv02,所以小球电势能的最大值为mv02.故D错误.故选:B.5. (多选题)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C=tD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B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参考答案:ABC【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本题是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不同位置的速度、时间等物理量的比较,根据选项中需要比较的物理量选择正确的公式把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解答】解:A、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得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有v2=2ax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B:vC:vD:vE=1:::2,故A正确;B、根据运动学公式x=v0t+得:t=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B:tC:tD:tE=1:::2即,故B正确;C、由于vE=2vB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B故C正确;D、vB:vC:vD:vE=1:::2,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D错误.故选:AB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条细线下面挂一小球,让小角度自由摆动,它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数据估算出它的摆长为________m,摆动的最大偏角正弦值约为________参考答案:(1)T=2 s答案:(1)1 0.047. 如图所示是匀强电场中的一组等势面,若A、B、C、D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都是2cm,则电场的场强为__________V/m,到A点距离为1.5cm的P点电势为__________V.参考答案: (1). ; (2). -2.5;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并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作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场强的大小 P点到B点的距离为 x=0.5cm=0.005m,P点的电势:φp=-Exsin60°=-×0.005×sin60°V=-2.5V【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理解电场线与等势线、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等基本关系,注意公式U=Ed中d是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8. 一列简谐波在t=0.8s时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其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简谐波沿x轴 ▲ 方向传播(填“正”或“负”),波速为 ▲ m/s,t=10.0s时刻,x=4m处质点的位移是 ▲ m.参考答案:9. 若测得某一物体质量m一定时,a与F的有关数据资料如表所示:a/m·s-21.984.065.958.12F/N1.002.003.004.00(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a-F图象.(3分)(2)根据图象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_______.(3分)(3)若甲、乙两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后得出如图所示的a-F图象.试分析甲、乙两同学可能存在的问题: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参考答案:(1)若a与F成正比,则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同时,因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研究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减小误差,增大实验的准确性,则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可.连线时应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予考虑.描点画图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a与F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3)图中甲在纵轴上有截距,说明绳对小车拉力为零时小车就有加速度a0,可能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所致.乙在横轴上有截距,可能是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答案:(1)见解析(2)正比例关系(3)平衡摩擦力时木板抬得过高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10.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___.(取g=9.8米/秒2) 参考答案:2 0.70m/s11.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
①为使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近似等于小桶和细沙的总重力,除需要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以外,还需要保证 小桶与沙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②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为了使用图象的方法得出小车的加速度,需要计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利用图乙中的数据计算出的打计数点C时小车瞬时速度大小为 0.37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2. 11参考答案:11113.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经过O处的光电门,最后停在了木板上的M点,重力加速度为g.①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②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还需要测量出OM间的距离s,由动能定理可知又,解得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简答)如图13所示,滑块A套在光滑的坚直杆上,滑块A通过细绳绕过光滑滑轮连接物 块B,B又与一轻质弹贊连接在一起,轻质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开始用手托住物块 .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位置但无张力。
现将A由静止释放.当A下滑到C点时(C点 图中未标出)A的速度刚好为零,此时B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 ,滑轮质量和大小及摩擦可忽略不计,滑轮与杆的水平距离L=0.3m,AC距离为 0.4m,mB=lkg,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1)滑'块A的质量mA(2)若滑块A质量增加一倍,其他条件不变,仍让滑块A从静止滑到C点,则滑块A到达C点时A、B的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1) (2) (3),功能关系.解析:(1)开始绳子无张力,对B分析有kx1=mBg, 解得:弹簧的压缩量x1=0.1m(1分)当物块A滑到C点时,根据勾股定理绳伸出滑轮的长度为0.5 m,则B上升了0.2m,所以弹簧又伸长了0.1m1分)由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又弹簧伸长量与压缩量相等则弹性势能变化量为零所以mAgh1=mBgh2(2分)其中h1=0.4m,h2=0.2m所以mA=0.5kg(1分)(2)滑块A质量增加一倍,则mA=1kg,令滑块到达C点时A、B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A、B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2分)又有几何关系可得AB的速度关系有 vAcosθ=vB(1分)其中θ为绳与杆的夹角且cosθ=0.8解得:(1分)(1分)(1)首先由物体静止条件求出弹簧压缩的长度,再根据几何知识求出物体B上升的距离,从而可求出弹簧伸长的长度,然后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求解物体A的质量;题(2)的关键是根据速度合成与分解规律求出物体B与A的速度关系,然后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15. (简答)如图12所示,一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劈形物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高h=4m,a=37°,一小球以Vo=9m/s的初速度由C点冲上斜面.由A点飞出落在AB面上.不 计一切阻力.(Sin37°=0.6,cos37° =0.8,g=10 m/s2)求.(l)小球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 (2)小球由A点飞出至第一次落到AB面所用时间; (3)小球第一次落到AB面时速度与AB面的夹角的正切值参考答案:(1)1 (2) 0.25s(3) 6.29N机械能守恒定律.解析:(1)从C到A对小球运用动能定理],解得v0=1m/s(2)将小球由A点飞出至落到AB面的运动分解为沿斜面(x轴)和垂直于斜面(y轴)两个方向;则落回斜面的时间等于垂直于斜面方向的时间所以(3)小球落回斜面时沿斜面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