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戏曲中的武打戏.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85209453
  • 上传时间:2021-07-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0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 浅议戏曲中的武打戏李建军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应该在初始就将话剧的角色创作方法灌输给学生, 加上坚实的基本功更有利于人物的塑造凡是戏,都要讲求“情理”,只要合情合理,人物就会有更强的说服力,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盖叫天先辈的“活武松”、袁世海、尚长荣先生的“活曹操”、叶盛兰先辈的“活周瑜”就是戏曲中体验和体现的统一,将技术上升为艺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武打戏有各自的套路和打法通常戏曲中的 “打” 功就是武打戏, 表现一些武打的场景, 更需要有过硬的把子功以及软毯子和硬毯子功武斗场面有徒手对打、持械对打、有单打、群打常用的长兵器一般有枪、大刀、戟、棍等,短兵器有剑、锤、斧、鞭,更短的有匕首等,另有神鬼仙灵用的勾、叉、钺等,适用的兵器大多是根据历史记载、以不同的戏和不同类型的人物选定1. 套路和打法有很多传统规矩和要求各种兵器有各自的套路和打法, 这里面有很多传统规矩和要求, 对打路数和所用兵械的持法、甚至亮相都能看出不同术语、套路名目繁多,如:徒手对打就是赤手空 6的对打,常用的6法有:“斗虎扯”、“车牯辘 6”、“金刚头子”、“罗汉 6”、“叉6”等在《打瓜园》中武丑陶洪在教习徒弟习武时、“陶三春”和“郑子明”对打时就是用的这些 6法,不是完全套用?有路子,是从这些6法里摘出来灵活运用的;持械对打更是五花八门,多不胜数,成套的把子就有近百套,刀枪常用的有“小快枪”、“大快枪”、“双刀枪三十二刀”、“单刀枪”、“剑枪”、“枪架子”、“枪下场”;大刀常用的有“大刀枪”、“勾刀”、“大刀双刀”、“刀架子”、“大刀下场”;棍法有“十八棍”、“磕头棍”、“赶棍”、“棍破枪”。

      如《杨八姐盗刀》、《扈家庄》、《破洪州》、《打焦攒》等对打基本都是以上把子 套路中的东西2. 套路和打法根据人物进行动作设计剑法的对打较少, 基本根据人物进行动作设计, 如《挡马》 中“杨八姐” 用的长穗剑、 《盗草》中“白素贞”用的“单剑”、《霸王别姬》中“虞姬”用的不带穗双剑均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合理运用;戏曲群打中“档子”:一般有三股档、四股档、八股档、人再多了就是群档子,表现摆兵布阵的打斗场面;还有“出手”戏:《锯大缸》、《泗州城》等,表现一人被围困时躲闪兵器、脱离险境的技巧戏曲“打”之功法中自然少不了各种跟头的穿插,以此辅助各种阵脚中的激烈场面,配合、突出主要人物的塑造如“蹦子小• ”、 “虎跳前扑”、“飞脚”、“扫堂”、“旋子”、“前桥”、“扑虎”、“抢背”以及各种“下高”等常用技巧一个戏一套把子,套路雷同,但又不完全一样,“档子”也不重复,各戏有各戏的套路,各器械的持法和打法都比较严谨讲究,对打套路、布阵合理,舞台调度 ?面清晰D调,对打有极强的控制力,还要注意到部分剧目要“武戏文唱”,激烈与安静做到张弛有度,既虚拟逼真,又有戏曲身段的程式之美把子功多不胜数,以上例举只是常见的一小部分。

      二、武打戏在相对固定的规矩内可以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 演员必须要有精巧的动态设计和程式动作的独特组合, 包括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和人物行动线的贯穿,‘戏不离技,技不离戏’使表演不温不火,层次分明”②当然这种程式化并不是完全固化的,在相对固定的规矩内可以灵活运用所有的角色在运用“四功五法”时是根据人物内心体验流露出的外部状态,绝不是机械性的为动作而动作、为展示技巧硬加进去不适合人物的东西,在符合人物、符合程式化组合的前提下将技术上升为艺术现代戏的对白一般要注意生活化加舞台的韵律, 比如吕剧 《李二嫂改嫁》 中三个人物的对白:张大娘: 你看你这孩子说的, 你支前娘能不高兴吗?我是说你任性, 要是早娶个媳妇儿来家,娘也好有个做伴儿的,这可好了,爬起来就走,家里要真有个什么事儿 ??李二嫂:大娘,六兄弟走了不是还有我吗?有什么活儿,您只管说张大娘:不是啊孩子,我是说,你六兄弟早说一声也好准备准备,你看, 就是脚上那一双鞋,连双替换的都没有哇李二嫂:正好我那里还有早给六兄弟纳好的一双鞋底儿,我连夜给他赶一双吧张大娘:哟,那可好,那可好张小六:二嫂,你家的活太多,忙不过来就别做了你二嫂:不要紧,有现成的鞋底儿,绱,好绱啊。

      略)张大娘:他嫂子,那我给你拿布去下)你二嫂:六兄弟,你这一走,不知多会儿才能回来张小六:大概用不了几个月就回来吧张大娘上)张大娘:他嫂子,你看看,这布行不行啊?李二嫂:(接过布,有点慌乱)行啊大娘,我走啦张大娘:六啊,送送你嫂子去张大娘下)李二嫂:六兄弟,今晚上我能赶出来,你抽个空去拿吧,我还有句话想和你商量 (快步走下)张小六:(似乎感觉到什么,一下高兴起来)娘,我去开会去了,你给我把东西拾掇拾掇(跑下)在《打瓜园》中武丑陶洪在教习徒弟习武时、 “陶三春”和“郑子明”对打时就是用的这些e法,不是完全套用?有路子,是从这些e法里摘出来灵活运用的;持械对打更是五花八门, 多不胜数,成套的把子就有近百套,刀枪常用的有“小快枪”、“大快枪”、“双刀枪三十二刀”、“单刀枪”、“剑枪”、“枪架子”、“枪下场”;大刀常用的有“大刀枪”、“勾;大刀常用的有“大刀枪”、“勾刀”、“大刀双刀”、“刀架子”、“大刀下场”;棍法有“十八棍”、“磕头棍”、“赶棍”、“棍破枪”如《杨八姐盗刀》、《扈家庄》、《破洪州》、《打焦攒》等对打基本都是以上把子套路中的东西;剑法的对打较少,基本根据人物进行动作设计,如《挡马》中“杨八姐”用的长穗剑、《盗草》中“白素贞”用的“单剑”、《霸王别姬》中“虞姬”用的不带穗双剑均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合理运用;戏曲群打中“档子”:一般有三股档、四股档、 八股档、 人再多了就是群档子, 表现摆兵布阵的打斗场面; 还有 “出手” 戏: 《锯大缸》 、《泗州城》等,表现一人被围困时躲闪兵器、脱离险境的技巧。

      戏曲“打”之功法中自然少不了各种跟头的穿插, 以此辅助各种阵脚中的激烈场面, 配合、 突出主要人物的塑造 如 《夜奔》中“林冲”、《蜈蚣岭》中“武松”,讲究身手敏洁、灵巧、轻盈一般“走边”各行当都是“短打”扮相,同样需要较强的基本功,腾、挪、跌、闪等弹跳旋转要求“脚底下”要轻快敏捷以 上是戏 曲 成套 的 程式化 组合 也有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的表演,如《挂 ?》中“叶含嫣”挂 ?时跳上椅子在丫鬟手中接锤子、砸钉子、卷 ?、放 ?;《拾玉镯》中“孙玉娇”的“喂鸡”、“数鸡”、“轰鸡”、“做针线活”这些生活细节完全靠演员虚拟的表演手法表现的细腻、逼真,把古代青春妙龄少女生活中的细节虚拟又真实的表现了出来三、武打戏是运用夸张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一切体验都来源于生活, 不论古代戏还是现代戏、 文戏或者武戏都是演的人间故事, 都展现的是一个大写的人舞台创作既要符合生活逻 ? 更要符合人物性格逻 ? ,在这个前提下运用虚拟夸张的表演手法就会使人物更加形象化、典型化虚拟美化的夸张表演手法,目的是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演员动手更要动心,需要演员体察体验人物心理的能力、观察生活、洞悉表象背后隐藏的秘密和事物的本质。

      善于扑捉各类人物的典型特征,集藏于心,自然而然的将体验转化到程式化表演中,把握好尺寸,直击观众心底不论话剧演员还是戏曲演员,个人的文化水平、思想品质十分重要,有前辈曾说: “台上见人艺,台下见其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能把自己的影子带到台上可见,除了表演技术,演员的个人品德修养之重要!或许这正是一个匠人和一个艺术家的区别通过这两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学习,重新梳理了我从学戏到教戏的思路,从学生到教师,又从教师到学生,这两个角度更明确了我今后的艺术学习和追求,回忆自己所学的近二十出戏,在角色塑造方面更明确了方向回头望丝丝新意映入眼帘参考文献贾志刚 当代戏曲导演论集 [M]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2阿甲 戏曲表演规律再探 [M]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陆建荣、王佩孚 戏曲把子功 [M]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5邹慧兰 身段谱口诀论 [M]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6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