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识记(思维导图版).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凯和****啦
  • 文档编号:289710200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3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进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精华识记 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新个体)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2.花的布局与有性生殖图解 3.无性生殖的类型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 (1)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片面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精细结合,以确保成活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苹果、梨、桃等果树常举行嫁接繁殖 (2)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片面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

      甘薯、葡萄、菊、月季等举行扦插繁殖 (3)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操纵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举行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4 .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3)列表对比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对比 家蚕 相 同 点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不 同 点 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布局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布局、生活习性好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 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布局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1)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2)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3)列表对比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对比 形状特征 头部 躯干、四肢、尾 四肢 感觉器官不兴隆,头后两侧有鳃 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摇摆产生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 早期蝌蚪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没有成 蛙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上生活 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腾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6.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卵的布局和功能 ★留神: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由于胚胎发育已经开头 (2)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3)鸟类生殖特点:体内受精,卵生(有性生殖的一种形式) (4)列表对比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昆虫 两栖动物 鸟类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卵生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发育方式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 其次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精华识记 1.基因操纵生物的性状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好像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生物的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布局、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操纵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基因超级鼠) 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操纵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转基因技术的特点: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操纵的性状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操纵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布局 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条DNA上有许大量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操纵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大量基因如下图: (2)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确定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操纵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5)举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裁减一半,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如下图 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测验 (2)孟德尔对杂交豌豆测验现象的解释: ①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② 隐性性状操纵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操纵基因组成为:DD或 Dd ③基因组成是Dd的,d(隐性基因)操纵的性状不表现,d(隐性基因)和D(显性基因)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遗传 DD × dd Dd × Dd D、d D、d DD Dd Dd dd 1 : 2 : 1 ★ 基因型比例: DD:Dd:dd=1:2:1 ★ 表现型比例: 3 :1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遏止结婚。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 所谓三代内的旁系血亲,是指从自己上溯至同一血缘的亲属,再向下数三代凡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女等均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均遏止结婚 遏止近亲结婚的理由:假设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假设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展现的机遇就会增加 4.人的性别遗传 (1)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44+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44+XX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2)生男生女机遇均等,为1:1 生男生女的机遇均等 5.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抉择于遗传物质根基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由遗传物质的变更而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叫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根基,是不遗传的,叫不遗传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高产奶牛的选育——人工选择 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杂交育种 太空椒——诱变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精华识记 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科学的揣测需要:①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有严密的规律;③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2)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生命起源的条件:原始大气、原始海洋、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 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有机小分子物→有机大分子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测验结果可以揣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 的2.生物进化的历程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对比法 对比是指根据确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一致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对比,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熟悉事物的本质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理由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繁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古生物学上的证据 ①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依次对比: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朴、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繁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②郑氏始孔子鸟的身体布局既与爬行动物有一致之处,又和鸟类有一致之处,是爬行动物向鸟类的过渡类型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③蛋白质分子差异对比: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确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那么越大——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3)植物进化的历程: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4)脊椎动物进化历程: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动物 鸟(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朴到繁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布局和生活习性。

      3.生物进化的理由 (1)模拟养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动物的养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 养护色、防备色、拟态等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过度繁殖(条件) 生存斗争(动力) 遗传变异(根基) 适者生存(结果) (3)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根基(内因),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外因)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精华识记 1.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