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鹅沟全线导游词例文.doc
8页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官鹅沟全线导游词官鹅沟全线导游词官鹅沟是甘肃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很多游客去游玩,导游也要做好官鹅沟景点的解说,详细介绍给游客知道下面是整理官鹅沟全线导游词的,欢迎阅读!官鹅沟全线导游词1.曲径通幽在第一停车场到第二停车场之间,东西群山形成一个峡谷,一边山势险峻峭壁千仞,另一边则山势平缓,四周秀丽宜人,峡谷中怪石嶙峋,并有潺潺流水萦绕期间,峡中植物景观、地质景观、气象景观、水体景观,尽览眼中,漫步期间,仿佛进入到天然的野生的植物园中,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有诗曰:山嶂青松含晚翠,激流清湍乱石间,一派浓墨重彩的山水风光2.青龙泻珠在第二停车场,可以看见一般清泉从半山腰的悬崖峭壁石洞内倾泻而下,水帘飞溅,如烟如雾,瀑布下为一盆状水滩,四面环石,绿树掩映,空气清新无比,环境优美,爽气袭人相传宗朝万历年间,羌人得罪上苍,大地连旱三年,颗粒无收,羌人背景离乡,流离失所,此时掌管司雨的龙王于心不忍,毅然违背天条,私自降雨,惹怒了玉帝,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他压于此石崖之下,化为山崖,龙口却喷泻出一股瀑布,终年飞泻,如青山绿水间随风飘荡的一道白练。
3.张爷洞张爷洞位于花儿滩和通天门之间,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山崖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天然的山洞,此洞虽然看似普通,但人们尊称它为张爷洞相传大明洪武年间,明太祖封天下诸神,张都龙王即被封为十二龙王之一张都龙王曾在官鹅沟修炼,他在张爷洞这个地方汲水修行由于龙王掌管司雨,当地群众为了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因而将张都龙王供奉起来,常年祭祀,以求灵验并把张都龙王汲水休息的这个石洞尊称为张爷洞张爷在官鹅沟家家供奉,尤以立界山和河家堡两村尤为突出4.栖凤岭沿摸子泉往上走,一座险峻的山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该山峰的岩石上耸立着一株株松树,整个山峰鸟语蜂鸣,石缝间处处都有鸟巢传说当地人供奉的凤凰山神在此栖息,故得名栖凤岭通天门、问天石、张爷洞在官鹅沟驮场茶马互市入口处,两山相对,石崖峭立,绝壁万仞,大有天门中断之势,是通往官鹅沟的咽喉要塞,当地人称通天门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名叫张都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羌人聪聆异常,广读经书,乐善好施,被羌人尊为头人。
官鹅沟内森林茂密,有千百种名贵中药材,也是守猎的好地方,但此地有一道山峦阻挡,与世隔绝,羌人要进沟,需攀岩绕壁,常遭不测于是张都在此地一个石洞内修行悟道,日日立于山峰前眼望绝壁,心问苍天,祈求通天之术,日日如此,后来感动上苍,有一天忽然雷鸣电闪,天空一片漆黑,忽闻一声惊天巨响,山峰从中裂开,形成一道天然石门人们跑去观望,但见张都已化作一巨石屹立峡中,人称问天石,张都已修炼成仙,被封为十二龙王之一,镇守此地脉命后人为纪念他,称此洞为张爷洞,称此峡为通天门5.蛤蟆嘴此处有一巨石形状似蛤蟆,嘴中为可容 10 多人相聚的石洞,大嘴张开,有欲吞天下之势相传,沟里沟外的人相聚驮场,交换各自的物品,有的成为朋友,经常在珍珠瀑下哗然交谈,惊动了水滩里一只修炼千年的蛤蟆于是就躲到水滩对面的山脚下,经常偷听人们谈话,久而久之,蛤蟆悟出了许多人间情理,最后大彻大悟,坐化成仙6.通天门此处左右两山对峙,山势如登天之梯,左右两山紧靠形成一个天然的山门,从远处看山形险峻而秀美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相传在大明洪武年间,官鹅沟住着木龙大王,木龙大王雄心勃勃,欲创大业,发现此处鬼斧神工,极有神势,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占此处为王,欲霸天下,故称此地为通天门。
7.鹿抬头素练瀑向北走,有一段树皮剥落且发黄的树桩,其姿态优美、造型独特,令游玩的客人眼前一亮如一哲人所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此树上半部形成一个鹿头形状,鹿角修长、完美,鹿头抬起、凝视天空树桩中部的两个枯枝环绕朝前伸展,整个树桩好象一个腾空跃起、抬头望天的梅花鹿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8.九天飞瀑尊敬的游客朋友,刚才我们欣赏了蔚然壮观的石壁天河,马上就要看到风韵万千的白石山了峰回路转,一道瀑流忽然从天而降,犹如一条银龙从空中飞下,悠悠忽忽,晃晃荡荡,神态潇洒自如细看这条瀑布,它是从几十丈高的山崖顶上落下的,自古只有水往低处流,而这里的山崖两侧沟内无水,崖顶却有瀑布,真是水往高处流随河风轻拂,它飘飘洒洒,飘逸而矫健,给人以无限联想,飞流直下三千尺,凝似银河落九天正是它的传神写照洁白的瀑流击在棱角突兀的岩石上,溅起串串晶莹的珍珠,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9向四面八方飞散而去道道涓涓细流,化成条条白龙,从岩石的四周蜿蜒游去。
在官鹅沟众多的瀑布中,九天飞瀑以它的凌空飞泻,潇洒自如而独树一帜9.梯子崖梯子崖是庙沟胜景之一进入庙沟,远远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峥嵘突兀的暗门,犹若一座天然的山门给人们敞开,石山之上冷杉伫立,苍翠挺拔,仿佛守卫山门的士兵进入山门,山势悄然开阔,沿路而行,山势又陡然变窄,形成锁控咽喉之势,两山崚嶒直上云天,中间横亘着一个巨大的将台,宽阔硕大,堵塞了入沟之路这个将台分左中右三部分中部光滑湿润,一股湍流自将台顶部冲激而下,自右侧纵贯而出,呈三级落差,击落于水潭之中,扬起层层水浪,飞花四溅,轰然巨响,声势震天,隆隆不绝定晴细看,将台左侧紧贴左边山峦,似乎无处可攀,却又紧挨着山峦处横着一道一道的石痕,宛如一副细巧的石梯缠绕在将台上,仅容一人小心翼翼方可攀援而上,通过将台这样的将台在此峡接连有十几个,阶阶而上,可谓天工巧设,布局精妙,当地人称之为梯子崖甘肃旅游导游词麦积山石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最初从十六国后秦(公元 384 年至 417 年)时期开始营造的据梁《高僧传》载,南朝宋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9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三百余人,可知当时佛事之盛。
五胡十六国后秦(公元 384-417 年)时期,始修凿石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多个朝代,1500 多年的开凿重修,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 194 个,其中有从 4 世纪到 19 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 7200 余件,壁画 1300 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 15 米多,小的仅 20 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9塑和壁塑四类。
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 15 米高处的七佛阁,是我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 50 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 6 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 1300 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 16 米,最小者仅为 10 余厘米其中第 44 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 窟、128 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甘肃旅游导游词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
位于甘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9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南的红山岔中距离白银市约 70 公里,国道 109 线从侧而过是集道、释、儒三教于一寺,融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园林艺术、文学艺术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位列中国佛教百大名寺第 39 位风景区内有龙骨、墨池、月牙三泓清泉喷泻,又以陕西大刹法门寺为上院,法泉寺为下院,以法门与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始建于北魏,鼎盛唐宋,代有增修唐初大将尉迟敬德曾修法泉寺,宋代崇宁五年( 1106 )钦赐法泉寺与西安景云寺为上下两院禅寺后又几经兵燹, 1988 年开始维修增建,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法泉寺风景旅游区总面积 3.86 平方公里寺院建筑面积 5200 米 ,院内建筑呈南、北两路分布格局,依崖而建,气势宏伟有山门、门楼、万佛塔、五百罗汉堂、玉皇洞、王母宫、八仙宫、文昌阁、天峰塔、魁星阁等 60 多座石窟殿阁其间殿阁金碧辉煌,宝塔高入云天,湖水波光粼粼,山幽林静,石冽泉清,被佛家视为修行善地,证道胜境,誉称法泉地灵。
明代兵部尚书彭泽在此游学,近代张大千、于右任、何裕等文化名人寻访古寺并留下墨宝 20 世纪 60 年代,这里曾珍藏国家一级文物《四库全书》 景区内每年农历 4 月 8 日 举行浴佛节盛会农历 7 月 15 日 举行中元法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