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题及答案.doc
9页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 B.Cl2 C.O2 D.N2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3、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C. D.4、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 D.葡萄“变”美酒6、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7、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长劲漏斗 B.量桶C.坩埚钳 D.椎形瓶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9、“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10、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1、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g2Cl2)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3、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14、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15、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1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7、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18、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20、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2、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 _______ 种元素的粒子;(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3)D中x= ___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________的吸附除去异味和有色物质;(2)日常生活中,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一种即可);(3)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4)生活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硬水软化;(5)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和实验装置,相信你已经使用过多次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C__________2)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__________(填序号)。
3)量取56.9mL的水,最好选用规格为_________(填序号)的量筒,如果在量取56.9mL水时,没有保持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水的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56.9mLA 50mL B 20mL C 100mL(4)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然后用手捂住试管,如果导气管口_____________,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从微粒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请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的知识,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分子),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_____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烧杯A装入浓氨水,B、C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提示: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一段时间后烧杯B液体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___烧杯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一个初中生每天大约吸入空气 440L,计算:(1)一个初中生每天吸入氧气的体积为多少?(2)标准状况下,一个初中生每天吸入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保留一个小数点)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中含有醋酸。
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1)该醋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一个醋酸分子中含__________个原子3)该醋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4)醋酸中氧元素所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用规范格式书写具体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A2、D3、A4、C5、D6、C7、C8、B9、C10、A11、A12、B13、D14、C15、C16、D17、A18、C19、A20、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碱性 2、5 3 2NaOH + H2SO4= Na2SO4+ 2H2O 2、3 B 8 3、活性炭 Ca2+ 肥皂水 煮沸 蒸馏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管 烧杯 D C 大于 有气泡冒出 2、分子之间有间隔 随着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不易被压缩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对比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92.4L;132.1g2、(1)3(2)8(3)6:1(4)53.3%页码 / 总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