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在写作中的应用-高考作文指导(共19页).doc
19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哲学在写作中的应用_高考作文指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哲学在写作中的应用 一、过程与结果 思想1: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阐释:凡事有个过程,做事必须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成,不能好高鹜远 “揠苗助长”中的古人为了追求“禾苗快快长高”的结果,而人为地改变禾苗生长的周期和过程,结果事与愿违,禾苗全枯死了 思想2:事物个体存在的过程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阐释:人生就是一个由若干小过程联结而成的大过程,每一个小过程都有相应的结果如诗人总感叹人生过程的渺小、短暂,李青莲感叹:“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苏东坡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这一过程,相对天地、长江来说,当然太渺小,太短暂,但我们大可不必悲伤,为客观规律而悲伤,这不是上帝的意思相反,明白了人生只一瞬的道理,我们当更加珍惜人生,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些我们应当选择积极的界定,而积极的界定体现在三点:一是爱,一是快乐,一是奉献。
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爱得充实,快乐得充实,奉献得充实 思想3:一个过程的结果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发展中前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的中介点,一是最终消亡 阐释:人生过程中有许多结果,一年有一年的结果,一天也有一天的结果,一天中的每件事也有一个结果,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上一阶段和下一阶段之间的一个点,而不是人生过程的归宿 思想4: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复杂的过程,前进中也有波折 思想5:事物发展是一个始终运动的变化的过程,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 阐释: “刻舟求剑”中那个“可爱”的古人想以“不变应万变”,结果眼睁睁地丢了自己的剑《易经》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谁要做守常者,谁就是失败者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以此为哲学根据的 思想6:有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过程的内容充实,结果也充实形式和时间意义上的过程带来消极的结果 阐释:事物发展过程本身的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谁违背,谁受过程本身的规律惩罚 二、整体与部分 思想1:整体和部分互为条件整体由若干部分组成,部分从属于整体 思想2:整体中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不可或缺,甚至起决定作用 思想3: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有的局部破坏了,全局就有变化。
阐释:“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昭君的一生的改变仅仅因为一张画画师毛延寿因昭君未贿赂他,在画像时给点了一颗痣,以致昭君不能得皇上临幸,最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正如莫泊桑在其小说《项链》中所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思想4: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阐释:佛说,一滴水要永恒,那就把它放到大海这是对的,部分总要依赖整体才能长久但是,这并不等于部分就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了,由每一滴水汇成的大海的颜色是蔚蓝的,但每一滴水却是无色的,而浪花却是洁白的 思想5:系统的整体不仅大于任何部分,而且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 阐释:“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柏杨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这种精神能使自己与整体保持和谐,发挥个体的最大功能 三、原因和结果 思想1: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关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 思想2:因果地位相互转换,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就成了原因。
反之亦然另外因果本身也可相互转换,相互作用 思想3: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等形式 阐释:一个原因可以导致许多结果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就导致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家长制、领导终身制等多种结果一场“***”给中国人造成的灾难哪里仅仅是经济的滞后呢?民族的文化,国民的灵魂……有时,一种原因还会同时带来正负两面的结果李白丰富多彩的诗篇,既是其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的反映,更是儒家、道家、佛家、纵横家、名家等多种思想影响的结果2003年SARS的产生的原因就是复杂的、多样的,环境污染,领导渎职,民众陋习,等等同样,造成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多样的,经济的,教育的,心灵的,民族的,国际的,等等 四、必然与偶然 思想1:必然与偶然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必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伴随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的发展 阐释:种瓜只能得瓜,得不出豆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种瓜没有得到瓜或得到的瓜太小(因为气候、土质、肥料等因素的影响),这是偶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诗句里包含了季节更替的必然 我们看待事物,万不可把偶然的当作必然的,像“守株待兔”里的农夫一样。
有人在生命里摔了一跤后就起不来,这就是错把失败当成人生的必然,败倒在“偶然”的脚下了 思想2:偶然中包含必然的因素,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和必然可以相互转化 五、内容与形式 思想1: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无一例外 阐释:一副臭皮囊,这是我们人存在的形式,而精神才是我们人的本质内容精神是最关键的,所以哲学家说,人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安宁,而非肉体的享乐生活中有些领导大搞形象工程,走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而不管实际内容的改变,结果损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 思想2:内容决定形式,反过来,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 思想3:由于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同一内容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阐释:同样一轮夜月,却有阴晴圆缺有人说,生活就是演出倘若真如此,那我们要演好多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母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 思想4:形式和内容沿着一个和谐——不和谐——新的和谐的辩证途径发展 六、现象与本质 思想1: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阐释:苹果落地是自有苹果树以来就有的现象,其现象背后也始终包含着万有引力的本质但只有牛顿最先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需要背景知识的储备,更需要积极的持恒的思维状态 思想2:现象有真相和假相,假相具有迷惑性,只有认清真相,事物的本质才容易被揭示出来 阐释:“口蜜”是假相,“腹剑”才是本质《聊斋》中的恶妖往往都是长着“桃花面”的《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也有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面孔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不断反复、深化的复杂过程我们需要客观,需要理性,需要时间 思想3:现象有主流现象和支流现象,支流现象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只有抓住主流现象,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阐释:我们看报,见这儿是凶杀,那儿是诈骗,便以为这社会黑暗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庄子秋水》中,河伯见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岸间不辩牛马,便欣然自喜,后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方才望洋兴叹飞河伯欣然自喜,是因为只见支流现象,便以为是天下之至美,殊不知还有北海,主流现象更是浩瀚,所以后来望洋兴叹只见支流,以小为大,及见到主流,知晓全局,方知天下有更大者,自己不过井底一蛙罢了 七、对立与统一 思想1:一切矛盾的对一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阐释:英雄渴望战胜对手,但一旦把对手打倒后,英雄反而怅然,陷入寂寞孤独,因为矛盾的对立面没有了。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是的,但一旦只剩其中一虎,这只虎也会退化成病猫的 思想2: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阐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相处,还是应当以宽容为本 思想3:矛盾的对立面始终处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过程中 思想4:矛盾的对一立面的斗争、冲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般要经历一个山隐蔽到鲜明的过程 思想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阐释: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老人说过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如果换一个说法,那就是人是为成功解决矛盾而生的人与自然有矛盾,由恐惧到顺从,由顺从到征服,由征服到合理改造和利用人与人之间,由斗争到宽容,由宽容到合作,由合作到无私帮助,人一天一天地高尚着人自身也是,本我的恶与超我的善矛盾着,人的心灵挣扎着,但终有身心和谐的一天 思想6:整个世界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是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体现,但每一个个体矛盾又具有特殊性 思想7:矛盾斗争的结果有三种: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替代;三是矛盾双方融合为一个新事物 阐释:矛盾双方势力悬殊,那结果多是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情况;如果势力相当,则多是两败俱伤;如果矛盾双方无本质的冲突,则容易走向融合。
梁山弟兄,不打不相识陌路人成了生死弟兄、这是融合经济币场上强调的“双赢”也是一种融合 八、共性与个性 思想I:个性包含了共性,共性也包含了部分个性 阐释: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据说,有一次他在宫廷讲学,说“天上人间到处都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纷纷走进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她们都失败了都是树叶,这是共性,但树叶各各不同,这是个性任何一片树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思想2:个性与共性可以相互转化 九、内因与外因 思想1:内因外因的辩证统一,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阐释:懂得内因是关键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意义我们只能做好可能做的事,而不能做完全不可能的事我们有些家长经济条件好了,就不管孩子自身的内因,如兴趣爱好、资质天赋等,一味要求学钢琴,学舞蹈,学书法,结果只能是一相情愿的事 思想2: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十、量变与质变 思想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阐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失败在接近成功的那一瞬有人把这种失败怪罪于命运,以为是命运在捉弄人,而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在临近成功的时候便以为成功的质变已经发生了结果我们的心松懈了,改变甚至停止了量变,没有足够的量变,成功便与我们失之交臂 思想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十一、主要与次要 思想l:在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各种矛盾力量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阐释:“胳膊拧不过大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我们要善于快刀斩乱麻,理出主要矛盾,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思想2: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在一定条件下,次要的会上升转化为主要的 阐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成语就包含着主要与次要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 思想3:解决矛盾问题,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矛盾均衡论 十二、个体与集体 思想1: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思想2:集体依赖于个体存在,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对集体有影响作用 阐释:“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