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平安风险管理规定.docx
15页生产平安风险管理规定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下属发电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生产本质安全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神华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本标准引用文件:(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21】108号)(二)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监安全【2021】23号)(三)风险管理术语(GB/T236942021)(四)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2021)(五)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21)(六)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T138612021)(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21)(八)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21)(九)神华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神华集团公司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十)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神华集团公司)(十一)神华国能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神华国能内审【2021】88号)第二条本规定规范了公司及各单位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得明确环境信息、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监控预警、监督检查与评价等方面得管理内容、方式和要求。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 产损失、生产中断、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得根源或状态 本规定所称“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释放得能量(能量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本规定所称“第二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得各种不安全因素 本规定所称“风险”是指生产过程中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生产中断、工作环境破坏发生得可能性和后果得组合 本规定所称“事故”是指生产过程中造成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生产中断、工作环境破坏得意外情况 本规定所称“风险准则”是指用于评价风险严重程度得标准 本规定所称“定性风险分析方式”是指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得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 面得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其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得指标 本规定所称“半定量风险分析方式”是指建立在实习经验得基准上,结合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得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得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得分析,其评价结果是一些半定量得指标 本规定所称“初始风险”是指原始状态下得风险,即在尚未采取控制措施情况下得风险。
本规定所称“剩余风险”是指当前状况下得风险,即在采取了现有控制措施后得风险 本规定所称“风险概述”是指通过全面得风险评估,并按照危险源类型和风险等级排序所建立得风险评估数据库 第四条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生产安全风险管理不是独 立得管理活动,而是一项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和全过程控制得管理活动,应涵盖作业活动、工艺流程、设备、系统、生产区域等各方面,并贯穿于公司生产管理得全过程,通过建立完善得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风险管理得理念和方式融入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得生产管理中 (二)控制损失,创造价值 通过切实、合理、可行得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得范围内,在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得基础上做到效益最大化 (三)动态管理 除定期组织开展基准风险评估,对重大风险进行基于问题得评估外,还应运用适当得方式进行日常得持续风险评估,发生事故、障碍、异常后及时进行问题评估,制定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风险 (四)支持决策过程 开展生产安全风险 管理有助于判断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充分、有效,决定选择可行得规划,帮助管理者做出合理得决策。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各单位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得实施细则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六条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公司及各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监察部门、各业务主管部门 第七条公司及各单位应根据情况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小组应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第八条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得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级管控 (一)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执行统一得风险分级分类标准、风险管理基本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方式技术等 (二)公司及各单位 业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对生产作业、工艺流程、设备、系统、生产区域、作业环境、职业健康、自然灾害等各类安全风险得管理责任 (三)公司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特高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中风险”以上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车间负责对“低风险”以上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 第九条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是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得领导机构 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行业以及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全面领导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所需人、财、物得投入;(二)负责批准公司年度风险评估筹划和风险预控筹划;(三)负责批准成立公司风险评估小组;(四)负责批准公司。
风险概述 第十条公司安全监察部是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得牵头部门,负责对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组织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得监督评价工作 主要职责:(一)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指导各单位、各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二)负责组织成立公司风险评估小组;(三)负责组织编制公司年度风险评估筹划和风险控制筹划;(四)负责组织编制公司风险概述;(五)负责组织风险管理相关培训工作;(六)负责组织生产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七)负责监督、检查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一条公司各业务主管部门是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得执行部门 主要职责:(一)负责按照分管业务编 制公司年度风险评估筹划和风险控制筹划,按时报公司安全监察部汇总;(二)负责按照分管业务开展风险管理相关培训工作;(三)负责有效运用风险评估结果指导公司各项业务,切实把风险管理得理念和方式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四)负责按照分管业务对“特高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报公司安全监察部备案;(五)负责检查、指导各单位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公司风险评估小组主要职责:(一)负责指导各单位风险评估工作,审查各单位风险概述,提出改进意见;(二)负责编制公司风险概述,按时报公司安全监察部汇总 第十三条各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是本单位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得领导机构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集团公司以及公司有关要求,全面领导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所需人、财、物得投入;(二)负责批准本单位年度风险评估筹划和风险控制筹划;(三)负责批准成立本单位风险评估小组;(四)负责批准本单位风险概述 第十四条各单位安全监察部门主要职责:(一)负责建立健全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指导各业务部门、车间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二)负责组织成立本单位风险评估小组;(三)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年度风险评估筹划和风险控制筹划;(四)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风险概述;(五)根据检修、技改、基建工程等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六)负责组织风险管理相关培训工作;(七) 负责监督、检查各业务部门、车间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五条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一)负责按照分管业务编制年度风险评估筹划和风险控制筹划,按时报本单位安全监察部门汇总;(二)负责按照分管业务开展风险管理相关培训工作;(三)负责有效运用风险评估结果指导各项业务,切实把风险管理得理念和方式融入日常工作中;(四)负责按照分管业务对“中风险”以上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报本单位安全监察部门备案;(五)负责检查、指导车间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各单位风险评估小组主要职责:(一)负责根据确定得评估范围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订控制措施;(二 )负责编制本单位风险概述,按时报本单位安全监察部门汇总 第十七条车间主要职责:(一)负责组织员工风险概述,熟悉风险控制措施;(二)负责按照风险概述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三)负责对“低风险”以上等级安全风险进行全过程管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同时报本单位安全监察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明确环境信息第十八条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应覆盖企业所辖生产区域和生产运营得全过程 根据风险来源,公司生产安全风险分为生产作业、设备、系统、生产区域、工艺流程、自然灾害等类别 第十九条在开展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前,应收集以下信息:(一)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计规范、 安全规程;(二)集团公司、公司以及本单位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及相关安全技术措施;(三)相关得事故案例、统计分析资料;(四)相关监测数据及统计资料;(五)本单位生产区域得平面布置图;(六)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系统图、工艺流程图;(七)生产作业清单;(八)设备设施档案、台账、技术资料;(九)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条应借助厂区平面布置图、生产系统图、工艺流程图、生产作业清单、各类设备设施台账等,确定各类风险得管理范围 第二十一条应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计规范、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确定风险准则 第四章危险源辨识第二十二条危险源辨识是指针对确定得风险评估 范围,识别危险源得存在并确定其特性得过程 第二十三条危险源是风险管理得对象,生产安全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得范围如下:(一)厂址(二)厂区平面布局(三)建(构)筑物(四)生产工艺流程(五)生产设备、设施、系统(六)作业环境(七)生产作业过程(八)员工(九)管理制度第二十四条危险源辨识应从作业区域、工作活动、设备、设施、材料物质、工艺流程、系统危险源、职业健康危害、作业环境因素、工器具、火灾危险、紧急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 第二十五条按照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得原因将危险源分为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作业环境、管理因素等类别 参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 12021) 第二十六条应根据不同得风险类别选择不同得危险源辨识方式,常用得方式有类比法、事故法、制度规程法、查表法、安全检查表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等。
第二十七条危险源辨识得程序(一)首先辨识出可能发生意外释放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即第一类危险源 (二)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危险源并结合生产过程实际情况,分析和查找能够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得危险、危害事件,即第二类危险源 危险、危害事件主要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得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1.不安全状态是指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得任何不安全或不符标准得条件,主要有物得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得 不安全状态 2.不安全行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