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三百首吴孙皓初童谣.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74611956
  • 上传时间:2022-04-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三百首:吴孙皓初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赏析  三国时期,地处东南的吴国是立国时间最长的国家但在孙权病亡前后,统治集团内部在继承权问题上就乱开了朝官分成拥嫡、拥庶两派,为废、立太子斗争特别锋利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内部冲突很快外表化,宗室和大臣间彼此屠戮,长期进展争权夺势的斗争孙权之后,由孙亮、孙休先后称帝,为时不长公元264年,由孙皓执政这个吴国的末代皇帝凶顽残暴,穷奢极侈他用剥面皮、凿眼睛、灭三族等酷刑杀人后宫已有数以千计的宫女,还在民间掠夺少女甚至明令年年上报“将吏家女”的名册,女孩子一到十五、六岁就要“简阅”一番,供其选择暴虐的政治,苛酷的剥削,激起人民不断起义,最终将吴国推动覆灭的深渊  在吴国历曾有过屡次迁都大事公元211年,孙权从吴迁都秣陵,并改名建业(即今南京),后来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进展,孙权迁都鄂,改名武昌229年,又还都建业很有进取精神的孙权,非常重视这两个军事重镇,通过建都,使两地经济日臻富强;尤其是建业,成了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到孙皓时代,公元265年,他在西陵督阐的建议下,也来了一次迁都什么缘由呢?据说“荆州有王气”而建业宫殿已破旧这个贪欲无度的暴君但求享尽人间欢快,于是吹吹打打地从建业搬到武昌,并下令扬州地区的人民远道从长江送去供享乐的一切耗资沿江人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政事多谬”,加上“公私穷匮”,虽然孙皓还在醉生梦生之中,可国政已是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了左丞相陆凯是孙权留下的旧臣,对孙权的治国之道有切身感受,对孙皓的腐配专横有冷静观看,算得是个统治集团中的糊涂者凭借旧臣身份,还敢于直言疏《吴孙皓初童谣》就是陆凯在武昌劝孙皓时引用的一首童谣陆凯在这个奏疏中,痛陈国衰民弱之现状,力劝孙皓“省息百役,罢去苛扰,科出宫女,清选百官孙皓固然非常不悦,只是慑于陆凯的“宿望”,才没有加害于他  《吴孙皓初童谣》仅短短四句,却从中透露出了人民的苦难、怨恨和不平尽管武昌有美鱼可烹食,有房屋可停居,但百姓宁愿到建业去,即使在那里只能饮水充饥,以至如履死地,也心甘情愿,在所不辞为什么呢?就由于武昌为孙皓所居,人民苦于*久矣,已不能共存于一处固然,这里还有一层深意,那就是建业曾是孙权的古都,人民憧憬建业,实是思念创业皇帝孙权。

      当时为了备战,孙权虽然也曾强赋厚税,然而他个人尚能自持节省在提倡进展农业生产时,他不但赞同陆凯开垦农田的命令,而且主动提出他和儿子们亲自受田耕种,“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公元247年,建业宫年久失修,武昌宫已用了二十八年,这些材料不能再用,建议采伐新材以筑新宫孙权不许认为正是战斗期间,百姓负担已重,如若再有通伐,就会妨损农桑坚决让臣下搬来武昌宫材瓦改作太初宫比照孙皓的暴虐贪残,人们能不痛恨万分吗?童谣正是通过憧憬建业、远避武昌这种直率的语言责孙皓以宁死而不愿留居武昌的激愤之声,揭露了当时“苛政猛虎”的血淋淋社会现实,控诉了孙皓集团的滔天罪恶,*了他们的胡作非为  当时永安山区的农夫忍无可忍,在施但领导下发动了一场起义初则数千人,进展到万余人,直杀至建业城里,给孙皓政权以极大威逼,就在这种怨人怒的境况下,孙皓不得已于266年冬天灰溜溜地还都建业,一方面血腥镇压施但义军,一方面以此平静朝野抵抗但是,他的骄奢*欲并就此收敛一到建业又消耗数以亿计的资财筑起了一座显明宫,“大开园囿,土山楼观,穷极伎巧陆凯也曾强劝,而孙皓至死不悟,最终弄到财竭国亡的地步  这首歌谣为陆凯作为例证引用于奏疏中,但保存着民谣朴实生动的面貌。

      它用剧烈比照的手法,从正反两方面突出反封建*的主题思想相近的句式,相近的韵脚,成为在民间口相传、不胫而走的有利条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