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六教师职业道德及其解释.doc
11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 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 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 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 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 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 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 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六条解读一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 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 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 止的事情●“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 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 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 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 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 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 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 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 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 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新的变化永恒的主题 ——解读报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样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 在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了要“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2007年召 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样一个奋斗目标,这是了不起的一 个决策从这个目标出发认识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更突出了而且,十七大报告把教育放在 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章中,显示党中央已经把教育作为民生议 题来看待当前,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 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因此,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强调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尤其重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所以教师的师德是 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 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党的十七大还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 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工作性质和肩负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 习的先行者率先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这就是重新修订《中小学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背景 2、2004年中修订《规,第三条中指出: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教师 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十条中明确规定: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四点希 望”一个精神:就是“教师应该体现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默默耕 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四点希望:就是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 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进行修订 3、规范本身是动态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一次颁布和修改《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距2008年相距11年,原《规范》条款中许多内容不能满足新时代要求,许多内 容需要不断完善。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2008.9.3日表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 要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做人和 师德素质的内在要求很高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需 是“终身学习”的“学者”规范的修订对教师职业本身也提出了和时俱进的要求 4、少数教师师德缺失和滑坡 趋势: 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 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 于是有些教师心态浮躁,热衷于吃喝玩乐,热衷于麻将、三皮,赶工作想问题总是“利”字 当头,用商业化的规划对自身价值进行衡量和定位,以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作为自己是否成功 的标志,这就使我们一些教师这一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具有较强使命感和道德操守要求的职 业日趋平庸化和泛商业化 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看法) 人心思变跳槽忙, 热心家教为孔方 以教为媒作交易, 体罚学生没商量 学有所厌底子薄, 校园造假施伎俩 应试教育酿苦果, 学生代劳隐患多 言行出格难为师,健康状况令人忧 表现: ⑴、不爱生 上联:听狗叫,看猪脸,课时加重,收入在减 下联:教畜生,哄笨蛋,生不逢时,侮人不倦 横批:人民教师 不爱学生的表现: 一是不把学生当人看,而是当成盛装“知识”“美德”的容器; 二是不和学生沟通。
师生感情淡薄,有如呢菩萨高高在上,毫无表情 三是重智轻德,只教书不育人,只做经师不做人师; 四是亲疏倾向明显爱富嫌贫;爱乖巧听话,厌个性鲜明学生;爱成绩好的,厌恶成绩差的; 亲家长有权势的学生,疏家庭贫困学生,疏普通百姓家庭学生;爱白天鹅,不爱丑小鸭等等; 五是动撤给学生贴标签伤人一刀,身上留痕伤人一语,心上留痕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 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掉一个天才教师成了学生心目中的“魔鬼教师” 六是体罚学生没商量教育学生的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谩骂、讽刺、挖苦、羞辱学 生,体罚甚至变相体罚,不尊重家长,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和心灵虐待; 教育拷问:谁来拯救“灵魂工程师”的灵魂 镜头一:2007年3月19日上午,一名19岁的女教师刘丽娜第一节课便让41名学生全部站 着上,不允许写字第二节课更为离谱,竟让学生依次伸出手,而她则用削铅笔的小刀子划 孩子的手心刚开始,她还是用刀背,但从第二个开始,便改用刀锋,在每个学生的掌心用 削铅笔刀划伤出血,全班顿时哭声一片…… 镜头二: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的要求,重庆市一名字叫丁婷(化名)的学生应于上午 8时到校补课,但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询问她迟到的原有资格。
12时29分左右, 丁婷从该校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中午12时50分死亡经过重庆市 渝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宣判,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镜头三:2000年10月20日,云南玉溪市北城镇夏井小学四年级一班数学教师潘光礼因不 满学生何卫被打后骂其为“潘狗”,遂提出4个惩罚条件让其选择,第一是让每个学生依次 打1000棍子;第二是老师亲自动手打 100棍;第三吃下1000只活苍蝇;第四吃树上的绿虫 何卫选了第一项何卫怕老师又下重手,表示愿让同学打,一女生迫于无奈,边打边哭,一 共打了何卫200余棍何卫当即被打得皮开肉绽,由于受不了如此体罚,他又只得哀求选择 吃苍蝇潘光礼听后,当即就叫几个男生到外面捉来了10只苍蝇,强迫何卫生吞下去慑 于潘的“威严”,何卫一边哭泣一边抓起7只苍蝇放进嘴里,吞下了3只后,由于恶心引起 了呕吐,剩下的4只也被吐了出来潘光礼认为分量不足,又让何卫吃下吐出来的4只苍蝇, 后在何卫的苦苦哀求下才作罢 从这些新闻媒体曝光的桩桩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教师道德素质在迅速滑坡,已经出现 严重的“师德缺失症”这种“师德缺失症”多表现为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出现那些有悖于 教育法规和教育道德的行为,同时也包括教师心理堕落腐败的特征。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 个事实: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尽管只是少数,但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崇高的职业声望!这 些“灵魂工程师”频频“出轨”的案件,已经为我们的社会敲响警钟! ⑵、不敬业 具体表现在: 一是工作没有事业心,责任感,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 当着和尚还老想着能不能不撞钟! 二是个人利益至上,功利心太强,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再小也干,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再大也不干,见活就推,得空就蹓,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教学成绩一塌糊涂 三是缺乏教学激情,倦怠心理严重 四是课外、因材施教,这些基本的职业要求对他们来说都成了过高的奢望干起工作讨 价还价,缺失奉献精神 五是不爱岗,从事厌恶教育事业、厌恶学生谈不上乐业、勤业、精业 ⑶、不进取 主要表现: 一是抱着“老本”不放,不求上进,弄虚作假,观念陈腐(“一张文凭打天下”) 二是课外时间,热衷玩耍,根本没有自我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概念,消极对待学校的教研活动,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或其它岗位培训心不甘情不愿,采取应付态度 三是家里麻将桌、麻将牌、扑克等娱乐工具应有尽有,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外,难 以找到其它的书,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奢侈。
江苏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他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 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怎样 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 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吴非老师写了一本书〈不跪着教书〉中说: 《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30日的《读书周刊》有篇文章,题目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专 业素养阅读大面积空白》文章说,记者在多所学校问同样一个多余的问题:“您了解陶行 知吗?”但回答“好象听说过”的只占58%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经典教育名著中, 发行较好的卢梭的《爱。












